APP下载

吲达帕胺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9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12-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江西省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抚州 344000

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关系。高血压患者易引起心、脑以及肾方面的并发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冠心病是高血压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状,其随着年龄以及病史的增长而呈现较高的发病率[1]。笔者为对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疾病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7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3.4岁;病程5~22年,平均病程13.6年;所选患者符合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平均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吲达帕胺药物治疗,每次5m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药物治疗,每次1.5mg,每日1次,并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每天30mg,每日1次。患者连续服药42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天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并记录,对高血压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记录[2];对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给予处理。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10mmHg,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少;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10mmHg,但是患者血压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患者的血压大于140/90mmHg,且血压无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升高现象,患者临床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面色潮红患者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8例,以上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

3 讨论

当前国内高血压患者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发病因素,高血压具备较高的死亡率,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成为患者主要死因,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医生采取良好措施来控制高血压发病率,同时降低冠心病并发症的出现,来进一步减少患者死亡率[3]。

氨氯地平属于长效的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其主要对患者血管平滑肌处起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外周血管的阻力以及血压,以此来降低患者冠状动脉的痉挛率,降压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肌氧消耗率,缩小心肌缺氧范围,以此来添加患者缺血心肌关注率,从而获得心脏保护作用。吲达帕胺能够抑制患者远曲小管皮质的再吸收,以此来保钠排钾,从而起到利尿作用。此外通过有效调节钙离子,能够转变患者血管平滑肌松弛程度,从而降低外周血管对其阻力,最终实现降压效果。两者联合能够发挥协调合作作用,以此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接受并且可以实现长期有效用药。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服药时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小。由此可见,吲达帕胺合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更加有效与安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洪敏.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舒张压升高为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明显优于单用氨氯地平[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02):70-71.

[2]马一平,孟林.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或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天津药学,2008,20(02):61-62.

[3]郝建文,李飒,尹建芳,等.吲达帕胺缓释片联合氨氯地平更好地控制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08):745-746.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吲达帕胺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吲达帕胺片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引起嗅觉和味觉丧失一例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