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腺苷钴胺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2013-12-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血塞通腺苷神经病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修订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是2型糖尿病(T2DM)并DN患者,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受损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神经病变。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0~55岁,平均年龄51.5岁;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5~18年,平均病程8.5年;空腹血糖9.10±3.20mmol/L。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2~58岁,平均年龄53.2岁;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5~20年,平均病程9.5年;空腹血糖9.30±3.20m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都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特征:①具有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②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症状或体征,以下肢为主;③检查所见改变为对称性;④神经生理及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指标中,至少有两项以上检查结果异常。远端对称性神经病变常以足背的音叉震颤感消失、跟腱反射消失或神经性疼痛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药物降糖治疗的同时,给予注射用腺苷钴胺(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研制)1mg肌肉注射,1mgqd,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00mg/瓶)0.4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联合治疗。

1.4 疗效判定[2]显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四肢运动好转,四肢感觉障碍消失,血糖<7.0mmol/L;有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四肢感觉障碍部分消失,四肢运动有所好转,血糖<7.0mmol/L;无效:治疗后症状部分消失或不消失,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仍存在或血糖>7.0mmol/L。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肌电图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n(%)]

表2 两组患者肌电图比较表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众多的学说中微血管病变所致的神经缺血、缺氧是导致糖尿病神经病的一个重要因素[3]。传统西医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不太理想。本文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在西医传统基础上采用中药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 三七总皂苷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含三七皂苷等成分。药理研究表明:显著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改善血流动力学,可舒张末梢血管,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4]。减少组织的缺血、缺氧,促进细胞修复及再生等[5]。注射用腺苷钴胺在转化为甲钻胺后作为辅酶参与一碳单位循环, 从而促进核酸、蛋白质和卵磷脂的合成,甲钻胺为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物,它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 从而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6]。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787-817.

[2]王维治.神经病学[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94.

[3]牟善初,郑秋甫. 新编内科学[M].人民出版社, 2002.1185-1187.

[4]胡志洁,张志耘.三七总皂苷对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研究[J].天津药学,2006,6(18):52-54.

[5]吴雨平.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50例临床观察[J].内科,2007, 2(3):365.

[6]胡小姜.甲钻胺的药理及临床作用[J].中国药师,2000,3(2):100-101.

猜你喜欢

血塞通腺苷神经病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