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2013-12-09陈爱莹

中外医疗 2013年35期
关键词:烯酮腺肌病司酮

陈爱莹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社区全科,福建厦门 361008

目前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发病率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势[1]。传统手术切除子宫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根本方法。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探索一种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成为必然。为探讨和评价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分析2011年4月—2013年6月间该院采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获得较为肯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并确诊的8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年龄20~52岁,平均(33.4±4.2)岁;对照组43例,年龄21~51岁,平均(33.6±4.7)岁;所有患者经阴道B超或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排外。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给予米非司酮10 mg,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2.5 mg,口服,2次/周。两组患者均在月经第1天服药,连续服药6个月。

1.3 观察项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发应(肠胃反应、肝功能异常)及停药1年后复发情况。临床疗效标准:明显缓解:症状、体征在治疗后均消失。缓解:症状、体征在治疗后有所缓解。无变化:症状、体征在治疗后无变化。加重:症状、体征在治疗后加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 软件分析观察项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缓解率为87.5%稍高于对照组8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肠胃反应、肝功能异常方面发生率分别为12.5%、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6%、2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复发方面复发率为32.5%稍低于对照组3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临床疗效在两组间的比较[n(%)]

表2 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在两组间比较[n(%)]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生长所致。其发生、发展与体内雌孕激素的水平有关。手术切除子宫是治疗子宫腺肌病最有效的方法。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的患者愿意选择药物治疗而保留子宫。目前发现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有治疗作用。其为人工合成19-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是具有抗孕激素的合成甾体类激素。有学者认为米非司酮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基因调节物NFB 的表达,从而降调PDGFA、TGF13表达,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增殖[2]。也有有学者认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推测可能由于孕激素受体亚型存在着不同的转录活性及其组织特异性所致。孕三烯酮是三烯类合成激素,具有抗孕激素和抗雌激素的作用。并有雌激素样活性,能抑制促性腺激素(FSH、LH)的释放,引起卵巢分泌功能抑制,降低血清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3]。其能直接作用于异位子宫内膜受体,发挥抗雌孕激素的作用,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孕三烯酮可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的产生,通过其抗雌激素作用诱发子宫肌内异位内膜萎缩[4-5]。

该资料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缓解率为87.5%稍高于对照组8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在肠胃反应、肝功能异常方面发生率分别为12.5%、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6%、20.9%,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复发方面复发率为32.5%稍低于对照组3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在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无差异,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率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优势:①不良发应少,病人易耐受;②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③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张贯姣.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11):1722-1723.

[2]彭珍枝.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5):658.

[3]李勇,薄明艳.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J].淮海医药,2010,10(5):384-385.

[4]伍海鹰.不同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8(4):552-553.

[5]林素兰,王岚.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5):2265-2266,2278.

猜你喜欢

烯酮腺肌病司酮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异长叶烯酮合成条件优化及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