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香丹片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2013-12-05梁君昭贺延丽

吉林中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冠心心血管病颈动脉

王 华,梁君昭,贺延丽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2.西安市中医医院,西安71000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患病率较高,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1]。动脉粥样硬化系全身性病变,颈动脉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笔者应用冠心香丹片临床干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颈部斑块的发生、发展,预防心血管疾病,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住院的不稳定心绞痛且颈部有斑块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60~79岁,平均(65.5±12.1)岁。治疗组42例,男20例,女 22例;年龄 60~80岁,平均(67.9±11.4)岁。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组成的专家组制订的中国《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和椎动脉管腔狭窄<70%。排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病、重度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颈椎病、胆心病、胃及食管反流病、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及颈动脉狭窄>70%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冠心病心绞痛标准拟定,证型属心血瘀阻或痰浊壅塞型,对症状分级量化。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血脂水平、中医辨证分型、颈部血管斑块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检测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处理。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冠心香丹片(药物组成:太子参、瓜蒌 、檀香 、丹参 、五味子 、枳壳 、延胡索 、鸡血藤 、清半夏等),由我院制剂中心提供,3片/次,2次/d。2组疗程均为3个月。

3 结果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形态、面积,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3.2 疗效标准 1)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拟定[4]。显效:心绞痛发作减少80%以上,心电图ST改善>80%;有效:心绞痛发作减少 50%~80%,心电图ST段改善>50%;无效:心绞痛发作数减少<50%,心电图无改善。2)超声诊断标准[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和椎动脉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标准为斑块质地与周围组织比,低回声为软斑块,强回声为硬斑块。

3.3 治疗结果

3.3.1 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s) mmol/L

表1 2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s) 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例数 TC TG HDL-C LDL-C治疗组 42 3.62±2.11#1.63±0.22#1.12±0.71#3.27±1.32#对照组 39 6.02±2.12 2.35±1.23 0.76±0.42 5.12±1.24

3.3.2 2组治疗后颈部血管斑块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42例,面积减少19例,消失6例,数目减少10例,转为硬斑块4例,无变化2例,恶化 1例;对照组39例,面积减少9例,消失2例,数目减少6例,转为硬斑块5例,无变化13例,恶化4例。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3.3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4 讨论

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心脏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6]。有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患者中85%合并冠状动脉硬化。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在中医学属“胸痹”,关于其病因病机,古人亦有论述。《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曰:“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医门法律·中寒门》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金匮要略》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病位在血脉,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肾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寒凝为主,活血涤痰为其主要治疗大法。冠心香丹片由我院张素清教授积累多年临床经验研制而成,其组方配伍设计精巧,以补益心脾作用的太子参为主药,配合瓜蒌、檀香、丹参,祛痰化浊,活血通脉;佐以五味子、枳壳、延胡索、鸡血藤行气止痛,养血活血;清半夏升清降浊,生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全方共奏养心通络、祛瘀行滞、化浊排毒之功效。

现代药理证实,太子参含有糖类、苷类、环肽类、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微量元素、磷脂类、脂肪酸类、油脂类、甾醇类等,可降低大鼠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7]。瓜蒌有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大耳兔血清总胆固醇等作用[8]。丹参、延胡索能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9-10]。五味子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的作用[11]。鸡血藤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酚类、三萜及甾醇等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的双重作用[12]。全方中各药物具有抗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等作用。

本研究发现,冠心香丹片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症状,降低血脂,并可使颈部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数目减少、消失或逆转为稳定斑块,可作为临床治疗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常用药物。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77-2772.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2.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3):226.

[5]智光.冠心病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社,2001:131-132.

[6]张志辉,朱文辉,张梦玺,等.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3):178-180.

[7]王文凯,贾静,丁仁伟,等.太子参近年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264-267.

[8]姚丽萍,苏伟.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痰浊闭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机制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2,32(6):620-622.

[9]陈惠,孙朦朦,安然,等.丹参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3(1):27-30.

[10]鲁春梅,张春森,姜立勇.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126-127.

[11]高雁,李廷利.五味子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1,39(6):104-106.

[12]周天祥.鸡血藤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0):50-51.

猜你喜欢

冠心心血管病颈动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冠心舒通胶囊对心肌细胞Ca2+ -CaM-CaMPK Ⅱ δ信号系统的影响
冠心七味丸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再狭窄的治疗作用研究
蒙药冠心七味片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