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胃散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50例

2013-11-14白爱风龚丽萍严张仁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痤疮皮损显著性

★ 白爱风龚丽萍严张仁(.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颜面及胸背部发生与毛囊一致的丘疹,可挤出淡黄的脂栓,伴皮肤油腻为特点。好发于颜面部,且以青壮年居多。

笔者于2011年7月-2012年1月期间应用清胃散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共100例,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6-34岁,平均(20.35±6.48)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7.53±2.12)年。对照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15-32岁,平均(18.25±9.26),病程3个月-10年,平均(8.26±3.17)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经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诊断标准[1]中痤疮的标准。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痤疮”的有关标准。年龄在15-35岁的寻常型痤疮患者。

1.3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过敏体质或对本药物成分过敏者;(3)近30天内服过治疗本病的药物;和/或7天内外用过治疗本病的药物;(4)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5)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药物引起的痤疮;(6)已知对维胺酯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清胃散加减口服,药用:生地、当归、丹皮、桑白皮各15 g,生石膏、知母各10 g,黄连、升麻、甘草6 g,用本院自动煎药机煎成水剂,取200mL,分两袋装,口服,1袋/次,2次/天,早晚分服。若丘疹泛红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口干唇燥加玄参、花粉、麦冬;月经不调加柴胡、香附、女贞子、旱莲草;血瘀型加赤芍、丹皮;便秘加芒硝或火麻仁、郁李仁。治疗期间应忌辛辣、油腻食品,平时养成素食为主、荤食为辅的饮食习惯,防止复发。对照组口服维胺脂胶囊(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842),成人每次25mg,每日服2次。2组均同时配合玫芦消痤膏(佳程药业(贵州)有限责任公司,30 g/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273)外搽,每日2次。2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忌食辛辣厚味及荤腥之品。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5 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患者总皮损、非炎性皮损(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及炎性皮损(丘疹、脓疱和结节)进行分类计数,根据皮损数目进行计分,并计算疗效指数。8周后进行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痤疮”的疗效判定标准制定。临床痊愈:皮损消退,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化验指标正常,积分值≥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或化验指标接近正常,积分值减少≥7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积分值减少≥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临床症状反见恶化,积分值减少不足5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7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经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所有计量资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中途退出2例,故对照组实际为48例,治疗组5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经X2检验,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8.580,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比较皮损数量变化的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皮损数量比较(s)(8W)

研究结果表明,2组治疗前相比丘疹、脓疱、结节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有一定优势。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患者口服中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主要考虑为不能耐受中药的苦味,但停药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有2例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皮疹、胃肠道症状,考虑为维胺酯胶囊的副作用,嘱患者停药后,症状即消失;2例不能按疗程耐受胃肠道反应故退出治疗。

3 讨论

对于痤疮,西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有以下:(1)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有关;(2)与细菌和螨虫感染有关;(3)与皮脂腺代谢有关;(4)与皮肤过度角化,堵塞腺管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等。对于炎症反应严重的,抗生素治疗显效较快,但是很容易复发。

清胃散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书中曰:“清胃散治因服补胃热药,致使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足阳明之别络入脑,喜寒恶热,乃是手足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其齿喜冷恶热。”中医学认为,青年人生机蓬勃,血气方刚,素体阳热偏盛,若过食肥甘厚味,鱼腥辛辣之品致胃有积热,热循阳明经而上熏于面,则引起面部痤疮。方用苦寒之黄连直泻胃府之火,升麻清热解毒,升而能散,有“火郁发之”之意,与黄连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的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可抑制阳明之热,知母味苦性寒质润,两者相须为用,加强清热生津之功;桑白皮清热凉血,既能清上焦热毒,又可宣通肺气,祛除湿热之邪,清三焦之火;胃热则阴血亦必受损,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消肿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清胃散的治疗作用,可能不是直接对细菌的抑制,而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3],因此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知母具有解热、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生地还有提高免疫的作用[4];牡丹皮有抗炎、提高免疫作用[5];当归有养血活血引经改善局部供血;升麻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和镇痛作用。

本观察结果表明清胃散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患者平日的生活饮食亦应注意,如清洁面部要彻底,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水,放松心情,避免使用油性化妆品,饮食宜清淡,切忌挤压,亦可减少痤疮的发生。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3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版社,2002:292-293.

[3]程化奇.中医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11-112.

[4]梁爱华,薛宝云,王金华,等.鲜地黄和干地黄止血和免疫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1):663-666.

[5]王晓光,傅江南.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5-107.

猜你喜欢

痤疮皮损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