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姑叶片结构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2013-11-12叶元英柯卫东李峰刘玉平刘正位付婧匡晶黄来春李明华

长江蔬菜 2013年18期
关键词:气腔慈姑扫描电镜

叶元英,柯卫东,李峰,刘玉平,刘正位,付婧,匡晶,黄来春,李明华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430065)

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L.)属泽泻科,原产中国,是一种经济价值及观赏价值很高的水生草本植物[1,2]。慈姑在系统演化进程中,长期适应水生生态环境,叶形成了独特的异叶性,无论是用种子繁殖还是用球茎繁殖的慈姑均有3种不同形状的叶片:最初发芽长出的第1~2片叶沉在水中,为沉水叶,呈带状;第3~4片一面漂浮在水面上,卵圆至椭圆形,为浮叶;以后长出的叶挺出水面为挺水叶,呈箭形。国内有植物学工作者对慈姑的根、茎和花部结构有过详细研究[3~5]。笔者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显微技术,对慈姑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为慈姑的独特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分类地位及个体发育方面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慈姑资源刮老乌2013年实生苗。在慈姑生长周期中不同时期选取沉水叶、浮叶和挺水叶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①叶表皮临时标本制作与光学显微镜观察从3种不同叶片的脉间区域上剪取若干约1 cm×0.5 cm的小块,沸水浴20 min;再浸入20%次氯酸钠溶液中,在35℃左右的温箱中浸泡4~5 h;取出叶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镊子撕下叶片中部或近中部中脉附近的表皮,1%番红染色3~5 min,用IX70显微镜观察(奥林巴斯,日本)。随机选取10个左右视野,对气孔器记数并选取20个左右气孔测量大小,观察倍数均为5倍。

②叶片石蜡切片观察 取3种类型叶片,用卡诺固定液固定24 h后,乙醇逐级脱水,氯仿透明,石蜡包埋。手动切片机切片,厚10~12 μm,番红-固绿双重染色,中性树胶封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叶脉及叶片均为横切结构,观察倍数均为10倍。

③扫描电镜标本制作及表皮气孔形态观察 从上述3种叶片的脉间区域上剪取若干0.5 cm×0.5 cm的小块,经2.5%戊二醛液固定,丙酮逐级脱水,醋酸异戊醇处理,CO临界点干燥,真空喷镀黄金,S-570扫描电镜(日立,日本)观察叶表皮气孔,其观察倍数均为1 500倍。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表皮细胞

3种类型叶中,同一类型叶片上下表皮结构相似,本文以叶片上表皮为例进行比较。

沉水叶表皮细胞呈规则矩形,细胞间排列紧密,气孔器极少,观察多个视野才有1个气孔器。气孔器在叶脉处纵行排列,其气孔细胞也呈矩形,气孔较小,平均大小3 μm,周围有4个细胞,形成不定细胞型气孔器,且气孔多闭合(图1A)。

浮叶上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有较多的弯曲和褶皱,气孔细胞为6边形,排列整齐,气孔半开,平均每个视野含气孔5~7个,气孔大小悬殊,为3~10 μm,平均大小为 6.4 μm(图1B)。

挺水叶表皮细胞细胞壁略有弯曲,较浮叶的褶皱更少,每个视野气孔6~8个,比浮叶气孔数稍多,气孔大小一致,为(10±1)μm。气孔周围通常有4个表皮细胞呈田字形排列(图1C),气孔多为张开。

2.2 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结构

沉水叶叶片厚100 μm左右。上表皮细胞竖长矩形,排列整齐,朝外壁稍具角质加厚,无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分化,未观察到气孔(图2A)。下表皮细胞扁平,仅一层,细胞壁薄,无角质膜和表皮毛,有气孔分布,叶片内部则形成较大的气腔,占叶肉组织的3/4,未见机械组织和维管组织。

浮叶叶片厚170~180 μm。上表皮细胞排列整齐,这与沉水叶相似,其他部位细胞排列不规则,叶肉增厚,含一层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海绵组织发达(图2D),且大多形成空腔(图2B)。浮叶机械组织增强,中部维管束增大,使下表面往外突起,气腔占叶肉比例1/2,叶片近外围气腔较小,愈近中部气腔愈大。

挺水叶叶片厚300 μm左右。上表皮细胞长矩形,排列整齐,紧贴上表皮有垂直排列的2层栅栏组织(图2C),且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厚,含大量叶绿体,其下方为海绵组织,结构紧密,气腔明显减少,约占叶肉的2/5,常有单宁细胞分布、以靠下表皮的组织中分布较多。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遍布整个叶肉中,以中部叶脉最多,纵向排列有5个,中间一个最大。初生木质部在上脉由1维管束向2维管束分化时,首先是木质部的分化,然后是韧皮部的分化。边缘维管束在末端相互连成网状,叶脉小,组成分子简单,常只有管胞及薄壁细胞(图2E)。

2.3 扫描电镜观察叶表皮气孔器

慈姑3种不同叶片各有3种不同气孔器分布和类型,沉水叶气孔数少,闭合,小而凹陷,保卫细胞和副保卫细胞排列不平整,皱褶(图3A)。浮叶气孔器突出,开放,边缘不规则,较粗糙,其表面布满了蜡质颗粒(图3B)。挺水叶气孔同样突出,开放,气孔饱满,边缘平滑,有较少的蜡质颗粒(图3C),有时还观察到并列相连的二气孔器,其周围有 6~7个表皮细胞包围。

图1 慈姑叶上表皮光镜照片

图2 慈姑叶片石蜡切片

3 结果与讨论

慈姑在发育的过程中,3种异形叶的叶片由沉水叶到浮叶再到挺水叶。其形态和内部结构均有不同,体现了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①气孔从少到多,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沉水叶气孔量少且闭合,表明此时可能不需要气孔承担气体交换的功能,气体交换主要靠薄壁细胞渗透完成。其浮叶有较多的开放气孔,表明已具备了气体交换功能,但气孔大小较为悬殊,可能部分气孔发育仍不完全。更为特别的是浮叶气孔周围常常含大量的蜡质颗粒,这可能有助于浮叶在波浪和雨天环境中避开水珠,发挥其气体交换功能,充分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挺水叶则具备成熟、整齐的气孔,其气孔附近的蜡质颗粒较少,和一般陆生植物气孔相似。

图3 慈姑气孔电镜照片

②叶片中气腔量从多到少 沉水叶叶片中的大量气腔可储备较多的空气,让沉水叶在水中能充分展开,接受阳光。而从浮叶到挺水叶,其气腔逐渐减少,表明在水下到水上的发育过程中,随着周围空气的增加,其叶片对空气输送的要求逐渐减少,体现了沉水植物到陆生植物的发育过程。

③叶片组织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沉水叶仅由几层细胞构成,结构简单,疏导组织和维管束均较为简单,机械组织不发达,体现了沉水植物的特点。而挺水叶则有完整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疏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这又和陆生植物叶片较为相似。

笔者观察到慈姑沉水叶到挺水叶的结构变化,反映出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解剖结构与生态条件相通应的辩证规律,也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叶片从沉水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进化过程。此外,慈姑属于泽泻科慈姑属,有不少人认为泽泻科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科之一,目前对该科在系统学上的位置仍有着不同的意见。本文对慈姑叶片发育形态的观察为其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489-495.

[2]赵有为.中国水生蔬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徐祥生,施国新.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L.)形态研究(三)胚和胚乳发育及种子形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1):78-82.

[4]施国新,徐祥生,陈维培.慈姑主茎和匍匐茎的形态解剖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2(1):73-81.

[5]施国新,徐祥生,陈维培.慈姑匍匐茎的起源和球茎的膨大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院,1989,7(3):205-209.

[6]李坊贞,程景福,何宗智.莲(Nelurnbo nucifera)叶片结构的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 [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3,17(4):91-96.

猜你喜欢

气腔慈姑扫描电镜
咸菜慈姑汤
用于电动工具的气压自平衡气缸结构
掘得茈菇炊正熟
基于Fluent 的小孔节流式空气静压轴承特性研究
曝气装置结构对多孔板鼓泡特性的影响
高速破片撞击充液容器拖拽阶段气腔特性研究*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扫描电镜能谱法分析纸张的不均匀性
稻田杂草野慈姑的发生与防治
慈姑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