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思考

2013-11-08曲翠平

市场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全球化会计人员

◇王 颖 吴 穷 曲翠平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是国际化,而人才国际化则是国际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培养生产、贸易及其管理第一线人才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调整思路,抓住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这一契机,在服务全球化的同时,使自身在发展中壮大。

一、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发生变化

(一)经济调整,企业呼唤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

随着新一轮产业大调整,我国具有国际背景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优秀国际人才也会越来越多。这将带动国内相关企业对人才提出国际化的要求,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

相对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国内企业目前的会计人才队伍普遍只具备单一的传统会计专业技能,对现代化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缺乏企业管理、金融保险等全球化视野必备的专业知识。同时,他们缺乏世界眼光,不懂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缺乏跨文化操作能力,不能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

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曾走访广州市部分企业,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54%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会一门外语,有38%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必须精通一门外语。这表明随着企业国际化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多,会计人才掌握外语知识是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的基础性条件。在会计人员最重要的三项综合素质中,有76%的企业选择具备迅速处理问题能力、有66%的企业选择具备沟通能力,有50%的企业选择具备组织协调能力。也就是说具备迅速处理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被认为是会计人员最重要的三项综合素质。

总之,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发生这样几个变化:在技能上要求“专才”向“通才”转变,要求会计人才从“内当家”素质向“决策者”素质转变。

(二)国际化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要求具有更高的“通才”素质

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经营模式,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对全球发展的洞察力,要有在全世界收集会计数据、会计资料的能力,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有关贸易法规、外汇汇率、税法规则等。

国际化会计人才要能够根据企业和业务特点来进行职业判断,合理、准确地处理复杂的会计业务。

作为国际化会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操技能,还要善于将各种方法灵活、多变、系统地运用,为会计理论发展服务,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同时,国际化会计人才还应具备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与贸易、投资学等综合知识以及充足的法律知识,能为企业发展做出正确决策,给其他职能部门做好参谋。

2.要求具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

国际化会计人才首先必须熟知中国文化,因为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所有国际化人才立身的本钱。其次,要求在熟知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能够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再次,要能够在会计专业方面具有跨文化的操作能力。

国际化会计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新知识层出不穷,新问题比比皆是。会计人员要有“开放式”的胸襟,善于运用创新的财务处理方法解决问题。

国际化会计人才还要具有较好的交流与协调能力,做到对内能有效协调、沟通,对外能积极联络、交际,取得他人的支持,并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3.要求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策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它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际化会计人才,要熟知国家及国际经济政策,要正确理解会计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与观念的关系,正确理解和处理企业、本民族与国外企业的关系。

日趋国际化的会计工作,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国际化会计人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自觉抵制假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国际化会计人才在力求使用会计语言尽可能地正确反映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及涉外经济活动时,还必须加强法治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不受其他经济主体的非正当竞争的侵害。

4.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工作作风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会计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会计人员高效工作的关键,尤其是对国际化会计人才来说更是如此。要求会计人员恪守财会职业道德,注意保持心理的独立性,在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中,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遇事沉稳,保持理智,学会自我调节,加强心理磨练。

会计工作作风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力量,是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连续贯彻的体现。国际化的会计人才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要具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及良好的团队意识,要具有坚韧顽强、不怕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意志和品质。做到忠于职守,严谨仔细,一丝不苟,廉洁清正,勤俭办事,文明办事礼貌待人,对内树立自身威信,对外展示国人形象。

二、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现状与对策

(一)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但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狭窄

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的表述是:面向什么区域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应该说,这样的定位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调整。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该相应地将培养目标从面向本地或本经济区域企业,向面向全球化企业转变。同时,全球化企业不仅要求有熟练掌握会计技能的人才,而且需要掌握国际会计技术应用能力、熟悉一般会计技术转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从培养具有“高技能”会计人才向培养具有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转变。

2.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国际化会计人才成长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上仍沿用多年的老套套,突出安排培养具体会计岗位的实际能力的课程,缺乏国际视野与综合业务素质课程的设置。具体来说,就是涉及国际化的一些通用课程少,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衔接的课程少,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少。培养的学生不仅外语水平较低,对国际会计知识缺乏,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不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难以放开眼界看世界,不能适应国际化会计人才的要求,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

3.师资力量薄弱

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有国际视野和一定的国际化会计经验,对外语的要求也较高。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能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很少,有全球化企业工作经验和有一定国际会计教育背景的更少。

另外,会计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在国外企业或全球化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这是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一块短板。

(二)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对策

1.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视野要开阔

我们在制订国际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重新设定人才培养规格,要克服“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把“国际化”与“会计专业”结合起来,并加强人格精神塑造,培养的会计人才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为熟练的会计技能,还应该能够对一般的会计技术进行转移;熟知并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具备一定的领导素质,能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当好决策参谋。

2.在培养模式上要有创新的思路

一是在设置课程时构建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优化组合而形成的“集群化课程体系”。“集群化课程体系”中的目标核心课程群应该由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涉外会计、财务管理、商务英语、经济法等课程组成。围绕着目标课程群,设置由廉洁修身、国学、国防教育、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义工等课程组成的思政博雅教育子群;设置由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BPO英语/日语等课程组成的职业基础子群;设置由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工作中的沟通与技巧等课程组成的职业拓展子群;设置由准职业人导向训练、职业定向与发展、求职能力提升训练等课程组成的职业素质子群;设置由会计综合技能实训、ERP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项目实训或顶岗实习等课程组成的综合技能训练子群。

二是学校与国际化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针对国际化企业对会计人才规格的需要,学校要与国际化企业联合开发相关课程,注重职业态度、国际经验、会计规范等素质的培养,走“短平快”路线,以适应国际化企业需要。

三是开发利用国际化企业教学资源。聘请具有国际教育背景与工作经验的企业会计专家以及ACCA、CGA、CIA等人士,开设各种专题讲座,主讲会计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与国际化企业深度融合,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相关会计项目与顶岗实习。

四是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价要与国际通行的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方式接轨。比如,成立由学生代表、任课教师代表、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成立由校企人员组成的考试委员会,成立会计专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等。

3.实施“走出去”战略

请全球化企业会计专家进校当参谋开讲座搞教学,属于“请进来”,“请进来”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增强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活力,但要解决师资力量不足与学生视野不开阔等问题,还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与国外同类院校合作开设国际班,加大国际化合作办学力度,通过与国外会计专业标准认证机构合作,引进国际会计行业标准或国际认证的证书;可以安排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弹性学分制度安排下到国外企业,边学习边工作,使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理解国际社会公共价值理念和多元文化的礼仪、风俗。暂时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到全球化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国际化企业会计工作能力;可以通过与海外同类院校签署互派师生的交流合作协议,逐步建成学生国际化学习、就业、升学的配套体系,加速提升国际化会计人才的成长。

[1]曲晓辉,杨钰等.会计国际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沈颖玲.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J].会计之友,2008(03).

[3]杨学东,王向前.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初探[J].财经界,2008(09).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全球化会计人员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全球化陷阱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浅谈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