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鞠通天根月窟膏探析

2013-11-08卞文伯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命门易学阴阳

朱 杰 卞文伯

兴化市中医院,江苏兴化 225700

·学术探讨·

吴鞠通天根月窟膏探析

朱 杰 卞文伯

兴化市中医院,江苏兴化 225700

上海王庆其教授援引他的老师、国医大师裘沛然(1913年―2010年)的话教导笔者:“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学习中医,不能从文化母体中剥离开来,要学会“用文化阐释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即植根于“易学”。阳化气,阴成形,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生理、病理、辨证、论治,无一不依于阴阳。刺灸、砭石、汤液,治疗的目的皆为纠正机体阴阳之偏胜,以期“阴平阳秘”。试举以阴阳平补、通守兼施为特色的名方、清代温病巨匠吴鞠通[1]的“天根月窟膏”,简介临床应用浅见,并审视其易学精义,剖析其文化内涵。

1 天根月窟膏的组成、修合、主治

天根月窟膏方出自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五《解产难》之《保胎论二》,方用:鹿茸1斤,乌骨鸡1对,鲍鱼2斤,鹿角胶1斤,鸡子黄16枚,海参2斤,龟板2斤,羊腰16枚,桑螵蛸1斤,乌贼骨1斤,茯苓2斤,牡蛎2斤,洋参3斤,菟丝子1斤,龙骨2斤,莲子3斤,桂圆肉1斤,熟地4斤,沙苑蒺藜2斤,白芍2斤,芡实2斤,归身1斤,小茴香1斤,补骨脂2斤,枸杞子2斤 ,肉苁蓉2斤,萸肉1斤,紫石英1斤,生杜仲1斤,牛膝1斤,萆薢1斤,白蜜3斤,上三十二种,可根据服药时间长短调整药量。

本方煎熬法要求将方中诸药,有情归有情,无情归无情,分锅文火次第煎炼三昼夜,然后取汁合于一锅炼九昼夜成膏,再下胶蜜,而将方中有粉无汁之茯苓、莲子、芡实、牡蛎、龙骨、鹿茸、白芍、乌贼骨八味研极细末和调前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每日三服。

是方酸甘咸而微辛,阴阳双补,主治:下焦阴阳两伤,八脉告损,急不能复,而胃气尚健(胃弱者恐不能传化重浊之药),无湿热证者;男子遗精滑泄,精寒无子,腰膝酸软之属肾虚者;老年体瘦,痱中,头晕耳鸣,肢体麻痹,缓纵不收,属下焦阴阳两虚者;妇人产后下亏,淋带癥瘕,胞宫虚寒无子,数数殒胎,或少年生育过多,年老腰膝尻胯酸痛者。

2 天根月窟膏的方义、应用、拓展

是方于理则显阴阳互根,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意;于法则示阴阳互补,取酸甘以化阴,辛甘以化阳,而专补下焦肝肾命门之虚,而达到保胎助嗣、补虚扶损之功。是方修合法亦给我们以启迪,将血肉有情与可出滋膏之味久炼取膏为溶剂调有粉少汁之药末以成丸,可供借鉴。

常识以为五六月而胎堕者用杜仲续断丸,脾虚盛者加白术;三月胎堕者用逍遥加生地,热甚加黄芩。嗣后医家为安稳起见而统加芩术,誉为保胎圣药,吴鞠通于保胎门自立膏丸方有二:殒胎必三月而速堕速成者,以肝虚而热,故用“专翕纯静,翕摄阳动之太过”滋阴和阳、导龙入海的二十四味专翕膏;殒胎于五六月者,责之中焦不能荫胎,常用小建中汤;下焦不足者则以天根月窟膏蒸动命门真火,上蒸脾阳,下固八脉,令真精充足而胎固。吴氏还用之于下焦阴阳、诸脉俱虚的久带、白浊。

余多年来在临床每仿天根月窟膏法,或汤、或丸、或膏,调治男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房劳斫伤所至的精室病之“精浊”、“精癃”症,见尿频余沥、踌躇缓慢、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尿滑精、艰嗣白浊等宗筋失养,左肾右命门阴阳两亏者,“王道无近功”,故疗程虽长而收功较著。

3 天根月窟与易学精义、文化内涵

提起天根月窟,不能不想到北宋时期的一位易学名家、勘舆鼻祖,他就是邵雍(1771年―1841年),字尧夫,人称百源先生,谥号康节,又称康节先生。他在《伊川击壤集·观物吟》中有这样一首关于修道养生的著名诗篇:“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1994年冬福建南普陀寺大禅堂落成后,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1918年―2012年)应妙湛老和尚之邀,赴闽重执香板,主持七日禅修并作题为“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的研究”演讲开示时,曾引此诗。“洪钧”者,天也,科学称宇宙,易学称太极,而宗教家称之为上帝、主、太上等等,喻指我们这个伟大的生命主宰,万物之根本。根本者,阴阳也,而阴阳之根又在哪里呢?在天根、在月窟。伏羲先天方位太极图以南北(上南下北)定乾()坤(),以东西定坎()离(),于是乎乾为天、坤为地、离为火为日、坎为水为月,以日月代表阴阳。天根月窟何处可探蹑呢?乾卦顺时针移至巽位时为(姤),为五月之卦象,夏至一阴生之图表,下卦为()巽,上卦为上面是天,下面是风,风动则生机无限,即我们所见之伏羲太极图阳魚之睛为月窟;坤卦顺时针至震位时为(复),乃十一月之卦象,冬至一阳生之形态,下卦(震,表雷)上卦所谓一阳来复,地心底下,阳气发动,即太极图阴魚之眼为天根。只有抓住阳气的根源,阴精形体的根源,才能把握生命之中枢,才能如庄子所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太阴的根,太阳的根,乃至我们宝贵生命的根都找到了。如何去维护保养这个生命体以达到“养天地之正,御六气之极”呢?康节指示要做到守持于“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那个最原始、最本初的状态。道家谓“抱元守一”以打通阴阳之总汇任督二脉。佛家呢?禅定修行,调息静坐,一念不生—安那般那,直到上至顶开,下行打通海底,得离生喜乐之境界。如是这个生命体每一个周天的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份当中,时时康宁,天天丽日和风,身心永远都在快乐之中,故曰:“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总是春”。

图1 俞琰 先天天根月窟图

据传邵雍发明《天根月窟图》,今之所见则出自宋末元初的道教学者俞琰(生卒年诸说不一)。此图的上下方有“月窟、天根”字样。月代表阴,月窟就是生月产阴之窟,孕育着阴,而阴即将由此诞生。而天代表阳,天根是生天产阳之根。黄宗义《易学象数论》曰:“所谓天根者,性也;所谓月窟者,命也。性命双修,老子之学也。”对于人体,中医学的天根、月窟在哪里呢?有谓天根是肾,是尾闾,或是任督交会之会阴穴;而月窟是上丹田泥丸亦即百会穴。笔者以为天根月窟当在左肾右命。《难经·三十六难》曰:“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引伸古代道家“左阴右阳”的观念而首创“左肾右命门”之说。《难经正义》曰:“水升於左,火降於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升降之枢机,越人诊脉独取寸口,以左尺侯水,右尺侯火,故左名肾,有名命门,其义或取乎此。”故知《内经》“肾藏精”含:能藏能守者在命门,其推动温煦各脏腑器官,孕育生命之原动力;所藏所守者在肾,其所藏先天父母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乃维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为功能,一为物质,一而二,二而一,互根互依。诚如卦象(姤)、(复)之形象演绎,乃由阴及阳,由阳及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诸理法方药之哲学原理。其晦朔之间,阴阳交会,天地氤氲,鸿蒙未开,混沌一片,神明莫测,正是元阴元阳孕育之源。

[1]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74.

10.3969/j.issn.1674-4616.2013.01.019

2012-10-12)

猜你喜欢

命门易学阴阳
从“卜史易”到“士易学”再到“儒门易”
——先秦易学阐释分期断代刍议*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侨易学视角下“华人作家”赵健秀研究
新安医家孙一奎、郑梅涧命门学说发微
中医命门学说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抓住“命门”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