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20例临床观察

2013-11-08陈惠华王彬彬李中朋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直肠炎药汁炎症性

陈惠华 王彬彬 李中朋

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 430014

连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20例临床观察

陈惠华 王彬彬 李中朋

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 430014

溃疡性直肠炎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亚类,其发病率约占结肠炎的48.6%[1]。它主要是指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炎症局限于直肠部分的一类疾病[2]。溃疡性直肠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且治疗后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痛苦和诸多不便。目前治疗多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口服,由于该治疗费用高、毒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效果不是很理想。本院目前主要采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使药物直达病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肛肠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就诊的40例符合溃疡性直肠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1~10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1.0岁,病程1~10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5月济南第七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报告《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3]: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持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直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质脆、出血、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病变明显处呈现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连倍合剂(由黄连、五倍子、马齿苋、元胡等组成)100 ml药汁,温度保持为38 ℃,将药汁装入特定的容器内。患者取右侧卧位,双腿屈曲,尽量贴向肚子。使用拔掉头皮针的输液器,将一端插入容器内,另一端涂好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内,深度约10 cm左右,将输液器开关打到最大,使药汁缓缓流入肠腔。嘱患者平躺1 h,使药汁能够保留至少1~2 h。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取康复新液100 ml,同样使药汁保持在38 ℃,使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方法,将药汁灌入肠腔内,嘱患者平躺1 h,使药汁能够保留至少1~2 h。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及其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订标准[5]拟定。对患者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按无、轻、中、重分为4级,分别记为0、1(+)、2(++)、3(+++)分。总体症状积分值=[(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总体症状积分值90%以上,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有效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总体症状积分值60%~90%,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基本缓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体症状积分值30%~59%,肠镜检查黏膜中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总体症状积分值30%以下,肠镜检查无改善。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腹泻及里急后重积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治疗前,两组腹痛积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治疗前,两组黏液脓血便积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腹泻及里急后重积分比较(n=20)

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腹痛积分比较(n=20)

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黏液脓血便积分比较(n=20)

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20,例,%)

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溃疡性直肠炎可归于“泄泻”、“痢疾”、“便血”、“腹痛”等,属中医文献“滞下”、“大肠泄”等范畴。近年来研究[6]显示脾胃虚弱为病机关键,脾胃不和是病机之本,而血瘀则是很重要的病机因素,黏液脓血痢下红白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因此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大肠湿热为标,湿热气滞血瘀贯穿于整个病程中。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遗传及精神、心理等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人群使之免疫反应亢进进而引起的肠道黏膜的炎症性反应,产生黏液脓血便、腹痛等一系列症状[7]。它属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亚型,为距齿状线15 cm以下的直肠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一般认为该病是因中介淋巴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反应,导致众多的促炎细胞因子的增加,引起炎症的级联反应并逐步放大和慢性化,最终导致肠壁损伤,出现腹痛、腹泻、便血和下坠感等症状。目前治疗尚无特殊药剂,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由于大多数治疗经口服,一方面经肝脏循环,有一定的肝毒性,另一方面当药物到达病变部位时,有效成分已经大量流失,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停药后易复发。另外药物的费用也比较高。

予以中药汤剂保留灌肠能使药物直达病处,又可避免上消化道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保持药物性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使药物发挥作用更为完善,从而使黏膜修复、溃疡愈合。本研究中的连倍合剂由黄连、五倍子、马齿苋、元胡等组成,其中黄连具有清热燥湿、解毒之效;五倍子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收湿敛疮之功;马齿苋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元胡能行气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涩肠止泻、行气导滞、活血化瘀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8]表明,黄连具有抗菌消炎、抗消化性溃疡作用。五倍子主要成分为五倍子鞣质,其作用于黏膜、创面溃疡可使蛋白质沉淀凝固,成为不溶解的化合物,形成薄膜,将患处覆盖。对于分泌细胞也有同样作用,可使其干燥,因组织表面紧密,小血管受到压迫,或收敛使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对轻微的肠道炎症,其收敛作用又可以止泻;此外五倍子体外实验对多种球菌及杆菌有抑菌、杀菌作用[9]。马齿苋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0]。元胡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11]。康复新液是从美洲大蠊中提取的纯中药制剂,富含促进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的多元醇类和肽类,含有增强免疫功能的黏糖氨酸、黏氨酸等多种成分[12-13],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菌消炎、消除水肿、祛腐生肌等功效。通过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得出,连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效果较康复新液更明显,且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费用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

[1]张东铭,王玉诚.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8.

[2]陈天亚.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4):139,19.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4]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5.

[5]欧阳钦,潘国宗,温忠慧,等.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2):138-141.

[6]张林国.结肠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19.

[7]邓长生,夏冰.炎症性肠病[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9.

[8]王秀杰.黄连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用[J].中国药师,2003,6(6):370.

[9]沈欣.五倍子的临床应用[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8,19(1):54.

[10]崔健,陈新,姜艳玲,等.马齿苋的药用研究概况[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0(4):58-60.

[11]范卓文,武斌,刘国臣.延胡索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黑龙江医药,2007,20(5):522-524.

[12]舒崇湘,程天民.康复新对单纯皮肤创面和合并全身放射损伤时的促愈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3):164-168.

[13]樊悦,邓颖.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22例[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5):465.

10.3969/j.issn.1674-4616.2013.01.010

2013-01-18)

猜你喜欢

直肠炎药汁炎症性
马齿苋可治断奶仔猪腹泻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莫把直肠炎出血当痔疮
治脾胃虚寒
治声带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