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意见发布,带动商用车技术升级步伐

2013-11-02于占波

商用汽车 2013年5期
关键词:双燃料内燃机柴油

本刊记者 于占波 ∣文

《意见》将采取5项政策措施,其中,在乘用车节能惠民补贴、农机工业财政补贴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推广节能环保型商用车的财政扶持政策,带动高效内燃机的发展。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意见》指出:内燃机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国防装备的主导动力设备,内燃机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内燃机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内燃机产品节能减排等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内燃机生产和使用大国;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内燃机产品在节能环保指标上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欠缺,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不健全,高能耗、高排放、低性能内燃机产品仍在广泛使用,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

《意见》总体要求到2015年,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占全社会内燃机产品保有量的60%,与2010年相比,内燃机燃油消耗率降低6%~10%,实现节约商品燃油2 000万t,减少CO2排放6 200万t,减少NOX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节约商品燃油1 500万t;培育一批汽车、工程机械用发动机等再制造重点企业;实现高效节能环保型内燃机主机及其零部件生产制造装备的国产化、大型化;建立内燃机产品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商用车各产品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发动机技术上,油耗及排放水平不高等问题是我国商用车整车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由于欠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一些部件过分依赖外资品牌导致了整车利润率降低。随着《意见》中提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发动机技术升级的加快势必将带动整车技术的升级步伐。

重点领域和任务涉及涡轮增压、后处理、替代燃料、再制造

《意见》中的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和任务包括11个方面。其中在中重型商用车用柴油机方面,要求加快高效涡轮增压、余热利用、动力涡轮等技术应用。加强内燃机机械效率提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开展低摩擦技术的开发应用,推进智能化、模块化部件的产业化应用,实现部件的合理配置和动力总成的优化匹配。

在关键部件产业化应用方面,要求重点开展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强和改善喷油器总成、电控执行器、轨压传感器、进油计量阀、电控单元生产的质量控制。提高增压器制造水平及其自主研发能力,掌握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可调多级增压、汽油机增压器、增压器轻量化等关键技术。

在排气后处理装置方面,重点提升选择性催化还原器、颗粒捕集器、废气再循环系统、三元催化和氧化催化转化器、在线诊断系统、关键气体传感器的技术水平,加强排气后处理装置与整机的协调匹配,提高产品生产与使用的一致性和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

在内燃机制造过程节能方面,重点推广薄壁铸造、精密铸锻、热处理及表面加工等绿色制造工艺,实现内燃机生产过程节能节材。鼓励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和出厂试验环节使用具有高效能量回收功能的交流电力测功器,回收利用内燃机测试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和电能。

在替代燃料内燃机产品研发方面,鼓励替代燃料发动机与现有发动机制造体系兼容。积极发展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内燃机、生物柴油内燃机。开展汽油/甲醇双燃料点燃式内燃机、柴油/甲醇双燃料压燃式内燃机的应用试点工作。加强内燃机高效燃用替代燃料、有效控制非常规排放等基础研究,重点掌握耐醇燃料供应系统、天然气供应系统、点火及其电控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适于内燃机应用替代燃料专用润滑油和排气后处理技术。

在内燃机产品再制造方面。制定实施内燃机产品再制造推进计划,积极开展内燃机产品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优选再制造技术路线,完善再制造工艺流程,支持采用表面修复等关键技术,建立健全有利于旧件回收的市场体系,推广符合标准的内燃机再制造产品,鼓励对汽车、工程机械用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开展再制造。

将对节能环保型商用车出台财政扶持政策

《意见》提出将实施6大重点工程。其中包括压燃式内燃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示范工程。加快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在车用柴油机上的推广应用,加强电子控制系统、高动态响应执行器和超高压运动偶件关键制造技术和工艺研发,开展先进制造工艺和加工装备技术改造。到2015年,新生产的车用柴油机全部应用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燃油消耗率比2010年降低5%~8%。

内燃机高效增压系统应用示范工程。加快高效增压系统在内燃机上的推广应用,重点掌握汽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材料和制造工艺、轻型车用柴油机可变截面增压器生产制造技术和中重型车用柴油机复合增压匹配标定等技术。到2015年,多缸柴油机增压技术普及率超过90%,高效增压技术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比例达100%,在车用汽油机上的应用比例达30%以上。

替代燃料内燃机应用示范工程。开展天然气单一燃料及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燃烧技术在车船用发动机上的推广应用,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技术在载重车、船舶、机车、固定柴油发电机组用重型柴油机上的应用,提高燃料供应系统关键零部件的耐腐蚀性和可靠性。到2015年,通过推广应用天然气单一燃料、双燃料及生物柴油内燃机,实现替代商品燃油1 000万t;通过推广应用甲醇燃料内燃机,实现替代商品燃油500万t。

《意见》提出将采取5项政策措施,其中,在乘用车节能惠民补贴、农机工业财政补贴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推广节能环保型商用车的财政扶持政策,带动高效内燃机的发展;研究完善节能环保型内燃机产品有关税收减免政策;对内燃机产品提前达到节能减排相关标准的企业,在企业技术改造、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和科研开发等方面研究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猜你喜欢

双燃料内燃机柴油
基于修正函数法的双燃料散货船船型优化
双燃料主机缸套水冷却系统优化设计
最高效和超低排放
——内燃机4.0 Highest Efficiency and Ultra Low Emission–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4.0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分析
汽油机和柴油机双燃料燃烧技术的研究
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
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看得见”、“摸得着”
《国外内燃机》2014年总索引
新型天然气-柴油混合动力装置
新型柴油颗粒捕集器再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