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学习能力

2013-10-31武秀梅王卓

学理论·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

武秀梅 王卓

摘 要:未来社会是以远程教育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终身学习的社会,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把重点放在使学生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培养上,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情境教学;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295-02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素养已成为和体现传统文化的“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缺乏信息素养就相当于现代“新文盲”(所谓的功能性文盲),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提供支持,就会使学生被信息化社会所淘汰。但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该课程对人的素质产生的作用。

一、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计算机代替信息技术

客观来讲,国内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是由原来的计算机课(或电脑课)转变而来的,好多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换汤不换药”,究其原因是缺乏对二者区别与联系的了解。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唯一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并且是学习的工具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是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因而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的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别于计算机课程。由此可见以计算机代替信息技术是以点代面了。

2.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不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课程就会死板、枯燥。信息技术课程比其他课程有更大的让学生主动发挥的余地,特别是信息技术中有关技能的学习。在多年的教学中注意到许多教师美其名曰“精讲多练”,三下五除二地讲完教学内容,就让学生自由练习了,把信息技术课上成了“游戏课”。信息技术课从小学一路学到大学,孩子们只会聊Q、淘宝、看视频,EXECL、打包、收发电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闻所未闻。很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就在于“可以免费上网了”。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之一应是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加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实际有用的、是必不可少的,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内容上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所帮助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认知发展水平在课程设计时应该加强“做中学”“学中做”等实践环节,要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并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改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教育理论知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不够

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服务于目的的,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因此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包括课时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乃至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最高目标,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遴选出适应于某一教学活动某种媒体和方法组合,以期取长补短最大可能发挥出它们的效用。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各司其职,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选择信息技术手段仅仅注意到自身的优缺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教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1.教学重心转向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知识不难,难的是创新。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内容虽然看似软件的学习,如图像处理photoshop、电脑动画flash等等,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学了什么”到理解“为什么”到“怎样学”,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进行实践和创新。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等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三个主要部分,相对应的我们的教学目的一般也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许多老师对三大领域目标的认识远不到位,对于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情感领域目标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鉴赏和顺应的形成等,技能领域目标强调肌肉的运动、对材料的操作、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不甚了了;对于每一目标领域的高低层次之分、若干逐层递增的等级更是不知所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多数的教学都包含以上三个领域目标,但总以某一个领域目标为重点。我们想让学生从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什么呢?单纯的识记与操练带给学生的是单一的技术,只能应付一时的考试,然而陪伴学生一生的是能力,所以,最关键是让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形成各方面的能力。

以图像处理Photoshop中《“擦亮”我们的圆号》一课(Photoshop的色彩调整)为例,知识目标比较容易把握:了解Photoshop对图像进行色彩调整的方法,学会利用“色彩平衡”、“曲线”和“亮度与对比度”来调整图像。通过分析教材和学生,得出本课内容操作直观、明了,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所以借此利用“圆号”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能力目标。我们的学生除了会“擦亮”圆号,还应该能处理其他的图像色彩调节问题,所以,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把练习提高一个台阶,即模仿圆号的操作,引入更实用的“黑白→彩色”肖像图案练习,借此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对图像色彩的把握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具有图像色彩调整的技术,而且与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实用性与素质化,这是本课的重点。在色彩调整的基础上,每个人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世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则,但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赏析评论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这当然就是情感目标。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注意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教学目标始终应该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展开,并且课时目标围绕单元目标展开,单元目标围绕课程目标展开。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层次的学生,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与收获。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然后根据学情、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好”,进而“好学”“乐学”。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或“故错”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来激疑,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有动力、强化、调节活动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智力操作活动的效率,更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乐意去做的快乐的事情。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人机对话等技术手段把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示给学生,但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示范,就难以形成学生学习探究的愿望和自觉。这也是为什么学生会聊Q、淘宝、打游戏,而不会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和工作。对于学生来说那些程序、命令是冷冰冰的智力操作,引发不起他们的热情,故而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不如人意。

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全面设计教学任务,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自身特点优选教学方案。教学中运用直观手段、语言引导、竞赛机制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使之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为了保证情境教学的成功,我们特别重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彼此充分了解有助于形成一种默契,从而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这种默契也进一步确定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决定了“学生的自主性”侧重于教师鼓励和提倡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即“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探索,师生达成一个共识: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于是学生就会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视为一种快乐,愿意体验和分享这种经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分配讲练时间,各种方式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得到做事、做人的经验,使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变成他们内心的发展需要。

3.重视形成性评价

及时的反馈,科学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而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为依据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学习动机,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鉴于信息技术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果等方面鲜明的自身特点,仅仅依靠结业时的一次纸笔测试考查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显然是不客观的。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评价的重心放在了平时,随讲随练随评。例如,在学习有关PPT动画效果的知识点时,笔者从语文教师那里拿来一个课件,讲解有关知识、示范某效果之后让学生自己按要求为该课件制作效果。学生通过自身思考努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完成了操作,学生完成操作任务之后的相互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综合点评,又强化了学习的过程性,培养了团体与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成长了自己。

参考文献:

[1]卢华.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EB/OL].http://www.yledu.net.cn/Item/13785.aspx.

[2]谭长清.掌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益——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8-02-29.

[3][美]洛林·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信息技术教学计算机教学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