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

2013-10-25郭新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1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郭新菊

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

郭新菊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836例学龄前儿童, 对其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 对比其抗-HBs量。结果 伴随儿童年龄增加,抗-HBs含量有缓慢降低趋势,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抗-HB量, 能够及时补种并提高免疫能力, 确保抗体的有效性, 最大可能预防乙肝病毒引发感染, 确保儿童顺利健康成长。

学龄前儿童;乙肝;抗体定量

乙型肝炎在我国属于常见多发疾病, 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较为严重损害。我国属于乙肝病毒高度感染区域, 携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超过1.2亿人。儿童如果体内感染到了乙型肝炎病毒, 通常是无法予以完全清除的, 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产生免疫耐受能力, 致使病毒处于携带状态。本文选取了836例学龄前儿童, 对其进行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836例学龄前儿童, 其中男527例, 女309例, 均为出生后第一次接种过乙肝疫苗。

1.2 方法 采集所有选取儿童的静脉血2 ml, 并将血清于分离;选取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诊断试剂盒。采用HBsAg包被反应板, 以用铕作为标记物, 经测定荧光强度, 检测出血清样本当中所含有抗-HBs;注意操作的严格性及规范性。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的数据均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含量以t进行检验, 阳性率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所选取的836例学龄前儿童中, 其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伴随儿童年龄增加, 抗-HBs含量有缓慢降低趋势,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出现逐步降低现象, 3~4岁组和5~6岁组相对比其差异, 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血清抗-HBs检测结果

3 讨论

乙肝表面抗体是在机体受到乙肝病毒感染或是予以实行人工免疫(即注射乙肝疫苗)后身体所出现的保护性抗体,可以有效避免乙肝病毒初次感染或是能够防止乙肝病毒重复性侵入机体。从1992年开始, 我国将接种乙肝疫苗加入到计划免疫管理中, 而儿童乙肝疫苗具有了较为普遍的接种率,其表面抗体所呈现的阳性率也明显上升。

绝大多数人工疫苗所呈现出的保护性抗体, 其时效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随着时间延长, 其所产生的保护功效会随之降低, 一直到完全消除, 不再具有保护作用, 而乙肝疫苗也具有相同功效, 通常会持续性的作用3~5年。儿童在刚出生阶段内虽然按规定需依次注射三针乙肝疫苗, 但实际情况是,有很多的儿童并未获得有效接种, 也就是并未出现具有保护性能的抗体, 有的儿童是所具有的保护性抗体不具备较高浓度, 致使其无法完成有效保护功能, 统计此问题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因为个体直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有的儿童接种并未获得成功, 可能是由于一些儿童不具有乙肝疫苗的较高敏感度;将乙肝疫苗按照标准接种到机体后, 因为抗体水平很低, 致使其无法持续较长时间;抗体存于每个儿童机体中的时间并不具有固定性, 伴随时间推移, 抗体最终有消失的可能;抗体出现时间太晚;抗体呈现阴性并不是说一定不具有抗体, 只能说明其抗体水平过低, 导致无法应用试剂进行检测;检测发现未获得成功免疫能力[1]。

有研究资料显示, 全程应用免疫3针后, 其所呈现的抗-HBs阳性率会在1年时间内上升至最高水平, 在第二、三年期间仍会保持在高水平内。但是自3~4年起抗-HBs水平有了较大的降低现象。所以通常会要求儿童自接种疫苗后,需于每年进行一次抗-HBs阳性率的检测, 观察其是否出现抗-HBs。如未出现抗-HBs, 则需再次进行接种, 在抗-HBs水平无法达到保护标准(即抗-HBs低于10 U/ml)时, 需加强接种。在此期间为了能够增加接种效果, 将以下方法应用到其中, 具体包括更换疫苗;重复接种, 增加其次数;变化接种方法;和小剂量白细胞介素-2进行联合接种;合并应用佐剂例如牛磺酸、合成五肽等[2]。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 学龄前儿童伴随时间延长, 年龄的增长, 在乙肝表面所具有的抗体含量会相对降低(P<0.05), 伴随免疫年限的延长, 其所具有的免疫效果会患者降低, 此种情况通常会认为和接种对象所具免疫应答能力随着接种年限延长效用降低有一定关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3~4岁组和5~6岁组检测到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并不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性(P>0.05), 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保持一致性, 但是两组抗-HBS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由此可以知道定量检测抗-HBS含量和定性检测法相比较更具有灵敏性, 在检测疫苗接种效果时更具有应用价值。

在资料中发现, 每一组儿童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阴性率(<10 U/ml), 由此可以知道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乙肝病变, 但是却不具有绝对性, 疫苗接种完成后大部分数人都会出现保护免疫性能, 群体抗感染效用会有所上升, 除了疫苗自身所具备的有效性外, 实施免疫期间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到疫苗作用, 例如接种对象、生理状态等。有研究资料显示, 选取治疗性疫苗或是细胞因子会通过对免疫应答种类有效调整而使起到免疫效果得到提升[3]。

总之, 及时关注并检测抗-HBS血清含量, 有利于补种并提高免疫功效, 确保抗体有效性, 最大限度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1] 王爱红, 徐尚敖, 姜翠芬.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结果分析.浙江预防医学, 2008, 20(10):23.

[2] 徐琳.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分析.甘肃医药, 2010,29(5):556-557.

[3] 郑新山.9000名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结果分析.医学信息,2008, 21(5):741.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乙肝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