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十八大视角的廊坊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13-10-21赵洁琼刘鹏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京津廊坊市廊坊

赵洁琼 刘鹏

摘 要:廊坊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在京津走廊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廊坊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在京津走廊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本文归纳了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概括了廊坊市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状况;总结了廊坊市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廊坊市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

关健词:十八大;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本文是2013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十八大视角的廊坊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077)的研究成果。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廊坊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加快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坚持下大气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纵观世界各国产业集聚发展过程,高科技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集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业集聚加速了技术进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并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产业集聚发展在市场化、国际化和工业化背景下逐渐发展推广进行。产业集群理论揭示了区域内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较之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发展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更能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发展趋势,建立和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许多省市的经济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就业需求较大、吸收外来劳动力最多、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多种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廊坊市目前已确立了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金属制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与制造五大工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中,除了食品加工与制造业之外,其他产业规模都相对较小。在目前传统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不明显的现状下,如何选择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如何定位并采取相应的发展措施成为廊坊市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发展不仅要巩固固有产业集群的发展,还要在新兴产业中选择支持合适的、具备差异性的产业集群作为新的突破点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2 廊坊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廊坊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经济起步阶段(1978年一1981年)。随着全国性的农村经济改革全面铺开,廊坊的经济开始起飞,这个阶段里农业即第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中乡镇企业开始兴起,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但增幅不大,三年中GDP年均增长4.8%,三次产业按所占份额为“一、二、三”结构。

第二,结构调整阶段(1982年一1991年)。这一阶段体制改革开始推行,廊坊政府把工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带来了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这期间国民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4%,高出河北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1年的41.7:38.2:30.1演变为24.9:51.5:23.6。

第三,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8年)这期间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以全方位开放为标志,经济进入了快速、稳定发展阶段。

第四,进一步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1999年以来,确立了“高科技、外向型”的战略定位,形成了“科教开放兴市,项目人才带动,多业多元发展,两个文明并进”的总体发展思路,提出了构筑经济增长新格局,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在发展的实现形式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规模,以增量调整促结构优化,第二产业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93.8亿元,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968.6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627.0亿元,增长9.0%。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8:54.6:34.6调整为11.0:54.0:35.0。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7.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从廊坊市经济发展阶段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廊坊的经济基本上迈入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份额不断提升,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第一产业比例不断下降,目前己进入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发展的新阶段。

3 廊坊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不断壮大,为支柱产业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原有产业结构也存在诸多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業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廊坊市企业规模多数为小型或微型,规模以下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没有摆脱家族式管理和小作坊式经营的模式,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利于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成长。

第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产业发展后劲。企业内部科技人员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化,产品过于单一,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各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低水平的产品总量过剩,高附加值、高新产品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第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意识淡薄。廊坊市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品牌产品为数不多,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少,品牌产品的推广、宣传力度不到位,不能适应市场对品牌产品的要求。本地民营企业多数存在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缺少在开发新产品、保护产品知识产权方面的资金投入,外来的较大型企业,由于是下设分公司,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权限受到限制,影响了企业发展。

第四,行业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统一管理。廊坊市缺乏对各行业发展的统一管理,现有行业管理部门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会展旅游、科技教育、房地產业发展情况掌握不全面,底数不清,难以对行业在信息咨询、规划发展、市场化运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造成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的市场竞争,无法形成合力。

4 优化廊坊市产业结构的对策

4.1 积极对接京津,加强产业互补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距北京、天津都仅为一小时车程,距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都只是几十公里路程,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给廊坊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和发展条件。应加快融入京津的步伐,积极利用北京和天津的资源,以求取得更快的发展。由于京津两大城市的一些产业受到环境、资源的压力,向外扩散,廊坊应采取积极承接方式,将同类企业集中布局进入工业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发展与京津地区的互补产业,根据京津的主导产业向前、后、旁侧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对在提高制造业水平、带动产业整体提升、增加就业等方面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并有望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项目提供产业引导资金,并对引导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此来促进加强对于京津的扩散产业的承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具有同京津产业互补的优势产业集群。

4.2 制定合理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科学而合理的区域规划是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关键,城市与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依靠制定和贯彻科学的城市规划来解决。城市规划和城市产业布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城市建设的纲领、城市管理的依据。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提高城市规划水平,进一步加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将区域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统一起来,以区域规划保证产业规划的实施,以产业规划促进城市规划的完善。按照京津走廊框架建设要求和调整后的行政区划,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搞好整个地区的总体规划工作,合理规划好城市发展中的区域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各个城市的规划,并与本地区区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便为该地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4.3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确保科技创新体系正常运转的必要保证,要在以下方面完善都市区的服务体系:科技信息网络系统、科研设备服务系统、技术检测系统、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系统、科技咨询服务系统、科技风险投资服务系统、科技发展辅助管理系统。只有服务与配套支持体系的完善,才能做大限度的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最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的完整化。

4.4 改善发展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要素,人的素质决定了整个城市的素质,人力资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增值性,是激活区域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廊坊市要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廊坊还可以充分利用京津的人才聚集优势,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廊坊应积极促进企业与京津高校合作,协助企业与京津地区的高校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促进大型企业协同高校共建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充分利用京津高校的科研优势,以及东方大学城的各项资源,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突出企业产品在技术方面的优势来增加市场竞争力。可以邀请京津高等院校、研究所科技人员、国家科技管理干部到廊坊市挂职,增强相关机构的交流学习,密切关系、增进了解。重点引进高质量的行业龙头企业、国际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积极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学习深造,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廊坊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网址:www.lf.gov.cn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廊坊政府门户网,网址:www.lf.gov.cn

[4]方甲,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赵洁琼,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刘鹏,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专业。

猜你喜欢

京津廊坊市廊坊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改善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