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新思考

2013-10-21范震波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励志教育

范震波

摘 要:为做好贫困生认定的准确,资助的合理、笔者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提出了基于感性认知基础上的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工作构想,在此基础上,提高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望、问、查、访法;励志教育

家庭贫困学生是指学生及其家庭难以筹措到资金支付学费以及其他在学校中发生的费用。贫困生一般占在校学生的20%,他们的存在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面对日益突出的贫困生教育和资助,国家、学校、社会经过多方的努力,制定了一整套的奖、勤、助、贷、减的政策,这些无疑为贫困生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1 当前认定办法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校的贫困生认定办法是在地方政府开具贫困证明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班级民主评议,报院系审批,经学校批准后予以认可,并有资格享受国家的相关资助。该程序已经较为合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贫困证明不能反映学生贫困的真实性

作为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情况复杂,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辅导员很难获悉。同时,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也为贫困生的认定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并降低了贫困生证明的可信度,即使有三级证明,也不能完全说明其家庭经济问题。

1.2 班级民主评议难以全面反映情况

在当前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采用班级民主评议的方式,希望有效的借助班级同学的观察,真实、客观的反映班级贫困学生情况。事实的情况往往是一些真正的贫困学生,由于心理上的自卑和性格上的内向,在班级民主测试上不愿意说出自己家庭的客观情况。而一些性格外向,家庭一般的同学,却在讲台上勇于自我表现。同时,完全依靠班级同学的评定,其中也避免不了一些能虚作假行为,这些都客观上造成了认定工作的困难。

2 望、问、查、访法在贫困生认定上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解决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思考是否能够建立一整套做法、通过相关教师的工作,真正的将贫困生认定工作落到实处。为此,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总结出望、问、查、访的方法。

望,就是在开学之初,由辅导员仔细的观察每位学生及其学生家长的衣着、使用物品等情况,这一情况,往往是对该学生经济家庭状况的最直接的反映,以此为依据了解班级学生的家庭状况。

问,就是在开学进行贫困生建档时,结合申请的学生及“望”的结果,重点对学生进行交流,落实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并将结果反映在贫困生建档表中。

查,是指辅导员老师在检查宿舍的过程中,重点检查申请贫困生建档同学的物品情况,这些是其经济情况的最直接反映。

访,是指有条件的情况下,直接对贫困生的家庭进行家访或者向宿舍同学征求意见,了解其平时的生活、学习及思想状况,作为贫困生认定的依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基本框定班级贫困学生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学校既定的程序性工作,能够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3 基于感性认知的贫困生认定方法的工作要求和效果

貧困生认定工作中需要的望、问、查、访的功夫,需要辅导员教师在工作中具有细心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能够注意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并且将这些细节记录下来,以便在贫困生建档时使用。

贫困生工作是一项国家的惠民政策,若要将这笔资金用到实处,就需要辅导员充分的体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要求,将工作落到实处。

笔者在所在的学校基于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贫困生方法的认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在以往,一些家庭不贫困的学生,也会获得贫困生资助,会引起班级同学的不满,也会对学校资助工作的公平性照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出现在后续贫困生励志教育工作中学生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整体励志工作效果。通过这种贫困生认定方法,有效的提升了认定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资助环境,使国家的资助资金真正的落到了实处;另一面激发了受助学生的励志积极性,同时,使更多的家庭贫困的学生积极励志,在符合学院的受助条件后,争取相应的贫困生资助,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2007(5)

[2]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 2009(9)

[3]丁官元 ,高效贫困学生消极心理问题浅谈和对策,大学生思想政治创新研究,2007,12

[4]李成,孙亚辉.关于贫困大学生工作的几点建议,法制与社会,2009,02

猜你喜欢

励志教育
女生特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走农村高中特色的励志教育之路
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
探讨励志教育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大方向”“小目标”在励志教育中的运用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资助工作与感恩励志教育探究
励志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励志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策略探析
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励志教育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