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

2013-10-21钱佳媛

卷宗 2013年7期
关键词:编研工作者记忆

钱佳媛

摘 要:社会记忆包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切记忆,它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档案是社会记忆构建的载体,利用档案构建社会记忆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完整真实的社会记忆,更重要的是以构建社会记忆为契机,唤起公众共鸣,为人类打造真实完整的共同记忆,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档案;社会记忆构建

1 社会记忆与社会记忆构建

社会记忆,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信息的方式加以编码、储存和重新提取的过程的总称。它包含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全部记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记忆的完整性都会遭到主观或客观的破坏,造成社会记忆的缺失。因此,构建社会记忆,维护与展现社会记忆的完整与真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记忆的构建是对过去的构建和对历史的重现。它是以存储、提取、创造人类共同记忆为目的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构建完整和真实的共同记忆。

2 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关系

社会记忆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而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使它成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档案是社会记忆构建的载体。档案作为原始记录,具备构建社会记忆的功能。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指出:“档案在文化记忆、个人记忆和基因记忆的遗忘、建构和恢复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寻找遗忘记忆和发现过去记忆事实真相的重要载体。”第二,社会记忆构建提升了档案价值。在社会记忆构建过程中,通过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的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提升,其载体作用也得到了更好发挥。

在社会记忆构建过程中,档案已从“文件库”转变为社会的“记忆库”。此时,档案已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的社会记忆。

3 构建社会记忆的方法

3.1 广泛搜集档案

社会记忆的构建不仅要求真实,还要求完整。档案的缺失势必造成社会记忆的缺失。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广泛收集档案,丰富社会记忆的内容。在收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普通群众的历史记录,使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活动完整地体现在档案里。

3.2 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社会记忆是人们全部活动的记忆,档案机构应对个人、团体、企业等所形成的档案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个人、集体、家庭建立个人档案、集体档案、家庭档案等,发动全社会构建社会记忆。对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首先,端正认识,转变观念。档案宣传工作不能时有时无,忽冷忽热,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久有效的宣传工作,能引起大家对档案的重视,唤起公众的社会记忆构建意识。其次,做好档案基础工作。档案宣传工作必须与其它各项业务工作紧密配合。如在宣传过程中,整理工作进行得比较粗糙或是内容太少,大众就无法理解或更深层次了解档案。因此,做好档案收集、整理、编研、利用等基础工作,是社会记忆构建能否为公众所熟悉和支持的重要保障。再次,提高档案宣传效果。在档案宣传中,影响宣传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档案信息没有传达到位。为此,我们应扩大档案信息宣传的途径,减少公众获取信息的难度,争取让全民都能参与到社会记忆构建中。同时,我们要对档案宣传的信息与效果进行反馈与评估,为今后社会记忆构建工作指明方向,提供借鉴。

加强档案宣传工作,鼓励社会各层面共同建立社会记忆,既为档案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也唤起了人们对社会记忆构建的认识与关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社会记忆构建的渠道得以扩宽,整个社会也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社会记忆构建局面。

3.3 重视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能将松散的社会记忆进行重构,清晰地展现历史,完成档案到社会记忆的蜕变。在档案编研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客观反映社会记忆。档案的原始性要求我们在编研的同时,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记忆。真实性是档案工作者在对社会记忆材料进行编研时必须恪守的原则。我国传统档案编纂的核心思想是“述而不作”,这在构建社会记忆的过程中依然适用。

(2)广泛选取社会题材。在选择档案编研素材时,我们视野要广阔,不能拘泥于老题材。同时,编研素材要贴近民众,走进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寻找素材不仅能更直观、真实的反映普通大众的生活,同时也使编研题材充实丰富。并且,从生活中出来的编研题材,反映的是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更能激起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社会记忆构建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通过编研,档案信息在社会记忆的激活、整合和重构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档案编研将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以最佳方式结合起来了。

3.4 提高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

档案工作者担负着档案的收集、鉴定、编研和开发利用的重任,在社会记忆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高自身素质,展现真实记忆,是全体档案人的使命。

(1)提升业务素质。

社会记忆归根到底是人民大众的共同记忆,档案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档案征集观念,扩大收集范围,注重对有价值的公众档案的收集,为建构社会记忆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文献资料。

在鉴定工作中,档案工作者将决定文献的去留。有价值的档案是反映社会记忆的珍贵资料,能提供全面的社会记忆素材。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保持客观性与公正性,避免造成社会记忆的流失与失真。

(2)培养综合能力素质。

第一,严谨细致。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只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态度方法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准确无误,才能最大程度上维护档案的原始性与真实性,从而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记忆构建中的载体作用。

第二,爱岗敬业。档案工作者年复一年的面对大量繁琐的整理、鉴定、保管、利用工作,很容易疲劳和烦躁。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服务意识,以平凡、平和、平淡的心境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

第三,勇于创新。档案工作者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发现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开拓创新的能力。富于创造性,才能不断发现与开发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记忆中寻找到亮点与价值,从而释放社会记忆独特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及潜在的经济效益。

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记忆的积极因素,在社会记忆构建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社会记忆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结语

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载体,为社会记忆的存在、保存和构建提供依据。在记忆的构建过程中,档案与社会记忆相辅相成。档案是具有生命的,它是人们了解历史、回顾过去的最重要途径。档案以多种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档案文献编研成果,都是档案服务社会记忆构建的重要形式。利用档案来构建社会记忆,通过社会记忆唤起社会共鸣,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才是社会记忆存在和延续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冯惠玲. 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J]. 档案学通讯, 2012(03)

[2]许典利. 刍议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J]. 兰台世界, 2010(06)

[3]丁华东. 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J]. 档案管理, 2009(01).

[4]丁华东. 档案记憶观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探略[J]. 上海档案, 2009(02)

[5]王超. 论档案与社会记[D]. 合肥:安徽大学, 2011

[6]王焕. 我国档案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 2010

[7]菅娉娉. 论高校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D]. 济南:山东大学, 2008

猜你喜欢

编研工作者记忆
《山东档案》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房地产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及其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