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药品生产企业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药品生产定量监管模式的探讨

2013-10-19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昌平分局102200徐立民张来俊梁建贞董磊侯陆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附图投料注射剂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昌平分局(102200)徐立民 张来俊 梁建贞 董磊 侯陆星

(接5月下)

2.1.4 监管意见 按照新版GMP第八节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要求,全面评价供应商A、B。如果综合评价结果满足企业实际质量管理要求,拟继续使用A、B两家供应商提供的原料,宜修改企业内控标准。方法:先设定CPK=1.33。然后按CPK计算公式,分别求算各项质量指标的上规格限和下规格限。最后综合A供应商和B供应商的评价数据,将企业内控标准设定在规格限与法定标准之间。采用这种办法设定的企业内控标准严于国家法定标准,既能满足法规要求,又能降低纠偏概率。

2.2 按处方投料合规性评价结果

2.2.1 抽查XX注射剂的20批生产记录,查看按处方投料的合规性,20批投料的量见附表5。由附图6可见,原料药的投料量过程严重异常,20个点都超出了上下控制限,并且过程都无波动,从统计学的角度和实际操作控制过程是不可能出现的。调查发现,企业没有实际记录按份(次)称量的过程。数据也未按天平的实际精度记录,辅料1、辅料2的投料也出了同样问题。

附表5 XX注射剂的20批的投料量

2.2.2 监管意见:①按实际称量过程如实记录数据;②按天平实际精度全面记录数据。以便按GMP要求,开展年度质量回顾分析工作。

2.3 生产工艺稳定性评价结果 XX注射剂的主要生产工序有称量、配制、灌装、灭菌等,选择关键生产工序灭菌过程,选取灭菌过程重要的工艺参数,如灭菌结束时的F0值(F0值为标准灭菌时间,系灭菌过程赋予被灭菌物品121℃下的灭菌时间),药典规定热不稳定性物品的F0值一般不低于8min。灭菌过程的温度和时间会直接影响灭菌结束时的F0值。湿热灭菌过程的关键操作是全过程使用饱和蒸汽,因此尽可能将灭菌柜内的空气全部排除以免影响灭菌效果。而灭菌前抽真空的负压与灭菌饱和蒸汽有关。因此,选择灭菌前抽真空的负压和最终灭菌时的F0值作为考察灭菌过程的工艺参数。

附图6 XX注射剂的20批物料原料药的投料量的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附图7 XX注射剂的10批成品最终灭菌的F0值的控制图

2.3.1 灭菌结束时的F0值见附表6。从附图7可以看出整体控制水平良好,最终灭菌的F0值波动范围与中心接近,整体离散程度控制较好。得到F0值控制的下限,下限LCL=9.430,都大于药典中规定的湿热灭菌的F0值大于8的界限。

附图8显示的过程能力CPK值和整体能力Z值的求算,是以中国药典中的规定的湿热灭菌的F0值大于8的限度计算的。得到CPK=5.49,整体能力Z=10.77,以法定标准评价灭菌过程的过程能力,说明该过程能力充分满足法定要求。

附表6 XX注射剂的10批成品最终灭菌的F0值

附表7 10批XX产品抽真空前的负压力值

2.3.2 灭菌前抽真空的负压值。10批产品灭菌通蒸汽前抽真空的负压数据见附表7。

由附图9可见,点8和点10出现了异常,点8违反了控制图的原则6[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中心线同一侧的B(±2σ)区以外],点10违反了控制图的原则8[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1点在C(±3σ)区以内]。

由附图10可见,灭菌前抽真空的负压力的控制过程CPK=0.65,σ水平Z=1.61,该过程能力不足,表明每次灭菌前抽真空时的最低负压力波动较大。虽然灭菌的温度能达到规定的温度,但在这方面企业还没做过研究,也未将灭菌前的负压力作为考察的指标。

2.3.3 监管意见:按GMP的要求,对灭菌设备排空能力进行再确认,确认负压对灭菌效果究竟有无影响;若有影响,对灭菌工艺参数进行再验证。

2.4 成品检验 XX注射剂按国家法定标准进行了全项检验,选取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含量测定来评价成品的质量控制情况,含量测定采用硝酸银滴定法,限度为含XX为标示量的95.0%~105.0%,见附表8。

由附图11可以看出整体控制水平良好,含量波动范围与中心接近,整体离散程度控制较好。得到含量控制的上下限,上限(均值+3σ)UCL=100.595%,下限(均值-3σ)LCL=95.384%。从子组均值的移动极差控制图看,过程比较稳定,无异常点。从样本的极差控制图看,第004批,三个亚批间含量差别较大,极差超出了控制上限(注:法定标准为95.0%~105.0%,企业的内控标准为95.5%~104.5.0%)。

附图12显示的过程能力CPK值和质量水平Z值是以法定标准(95.0%~105.0%)为规格上下限得到的CPK=7.00,组内标准差为0.142362,整体标准差为0.893053,组内标准差与整体标准差差异较大,这说明生产过程除受到随机误差波动的影响外,组间差异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从潜在(组内)能力来看,CPK=7.00,说明组内过程能力控制很好,组内(即亚批间)差异只受灭菌和检验过程的影响,这说明灭菌和检验过程没有问题。而整体能力CPm=0.75,过程能力不足,实际样本均值97.9899%与期望目标中心100%偏离较大。此外,导致过程能力低的原因还来自批间的差异,因此若要提高含量测定过程能力的CPm值,企业要从人、机、法、料、环、测方面分析原因,消除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减小批次间含量测定值的波动,减小σ值,同时还要对配液工序用容器的提供再验证数据及适当增加投料,包括原料的折水折纯投料。

从含量测定总的情况来看,成品含量的平均水平为98.0%,低于法定标准的中间值100%。为保证该药品的最佳疗效,企业应在国家批准的处方工艺条件下,适当增加投料,使成品的含量接近100%,见附表9。

附图8 XX注射剂的10批成品最终灭菌的F0值的过程能力图

附图9 10批XX产品抽真空前的负压力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附图10 10批XX产品抽真空前的负压力的过程能力图

3 评价及建议

3.1 评价结果见附表10。[注:过程绩效差(红圈):表明生产过程不可预测且有超出标准的风险。生产工艺过程需改进。过程绩效可接受(黄圈):表明生产过程不完全可预测或不非常有能力。对其过程持续保持或增加监控以便提高到好的绩效。过程绩效好(绿圈):表明生产过程可控且可预测。]

3.1.1 总的看来,除了原料投料,其他几个方面以法定标准、内控标准为规格限,企业能够非常好的满足法规标准要求。但企业若想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仅仅控制在合格限内是远远不够的。

3.1.2 国家法定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合理的最基本条件,上下限的范围很宽,超过6σ的水平,这样难以发现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

3.1.3 企业内控标准是在国家法定标准的基础上更为严格的标准,但却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故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标准。

3.2 建议 根据现场检查的结果及统计分析,该企业对供应商定性评价较好,定量评价部分(水分控制)需要改进;生产工艺部分,过程控制较好,比较稳定,但部分工序需要改进,如称量投料;成品检验环节过程能力不足(含量测定过程能力不足)。

3.2.1 原料方面:进一步提升自身检验能力,将原料含量的质量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同时,建立一个对供应商原料定量考核的可行的规定,以帮助企业选择更加优秀的供应商。

附表8 XX注射剂的10批成品含量测定的数据

附表9 成品含量的过程能力总体评价

附表10 对抽查的质量控制点的整体评价结果

附图11 XX注射剂的10批成品含量的单值控制图

附图12 XX注射剂的10批成品含量的过程能力图

3.2.2 产品灭菌方面:对灭菌设备的性能进行再确认,全面考察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对抽空压力这一重要参数,确定合理的控制限度。通过对相关参数的统计分析评价,加强对灭菌的监控,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

3.2.3 按处方投料部分:要求批生产记录根据称量工具的精度及实际称量过程,如实记录称量数据。

3.2.4 成品检验部分:抽查的含量测定项目过程能力不足(CPK=0.92,σ水平Z=2.60),企业应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分析原因,消除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尽量减小过程的标准偏差S值,设定一个科学的成品含量内控标准,能有效控制成品含量的质量波动。此外,在法律法规和药典标准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投料,使成品的含量尽量接近法定标准的中心值,即相当于标示量的100%。

猜你喜欢

附图投料注射剂
附图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附图
浮法玻璃生产线斜毯式投料机在线检修实践
打叶复烤自动化精准配方投料设备的设计与应用
附图
附图
兰州石化80万吨乙烯机组一次投料开车成功
充填开采材料投料系统优化设计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