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造成混乱:沿街建筑立面设计艺术浅论

2013-10-15顾善文朱海昆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3年35期
关键词:界面街道空间

⊙顾善文 朱海昆[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 650500]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一、建筑立面的双重属性

说起建筑每个人都不陌生,比如:家、学校、公司、商场等。建筑无处不在,给我们提供了人们生存所必需的自然元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而建筑与建筑之间的拼合则构成了更为复杂的街道空间。街道和建筑组成了我们的城市。如果把城市当作一个人来看待的话,那么街道便是城市的动脉。它不仅担负着交通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整个社会的基础——商业。对于城市生活来讲,商业要依附于建筑,商业活动要通过街道空间来实现。在街道空间与建筑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交织、互通共用的面,便是界面。

就建筑而言,建筑立面属于建筑本体;就街道而言,建筑立面组成了街道空间。因此,“建筑”与“街道”共有的这个界面具有了双重性。一方面,它作为建筑的外表皮,担负着人们对建筑基本的功能要求;另一方面,他作为街道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并接受着商业活动不断的修正和改造,并且主导着整个街道空间的视觉形象。

虽然人们对建筑立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甚至对他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建筑主体。然而,当我们置身于街道之中的时候,人们给予足够重视的“立面”却难以令人满意。

二、“非建筑”因素在建筑立面上起视觉主导作用

当谈起沿街立面的视觉形象时,我们要想到所有充斥在街道空间中的视觉元素。如五颜六色的广告牌、车辆、树木、行人等。面对这么一个交织着生活和商业活动的复杂画面,很难判断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主导着沿街立面的视觉形象。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只从图形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使用统计的方法:把一张沿街立面的照片给受试者浏览片刻后立即隐藏,然后让他(她)描述看到的东西。最后再根据受试者描述的信息在照片中提取相应的图形。之后,把所有的信息都记录下来并整理出重复出现的信息,再把这些信息按照空间关系还原到立面上,得到沿街立面的图形,图形的其他部分就是背景,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视觉意象中的沿街立面,如图一。

图一

图二

建筑和绿化是建筑师控制的,可称为“建筑”因素,其他部分不是建筑师控制的,可称为“非建筑”因素。把两者分离之后可以发现,沿街立面的下部已经被“非建筑”因素占领,而上部的“建筑”因素也只剩下一些片段了,如图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建筑师精心设计的沿街立面在视觉形象中只剩下了上面部分的大体轮廓和色彩特征,而在沿街立面的下部,带着醒目的标识和符号的“非建筑”因素已经成为沿街立面视觉形象的主导。

三、秩序间断引起视觉注意

当我们的视线从秩序过渡到非秩序或非秩序过渡到秩序时便会产生中断效果,并震动我们的视觉系统。整齐或规则程度上的任何变化都将引起注意;对规则的破坏,比如干净平整的织物上的一个污点,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眼睛;同样杂乱环境中意外出现的规则,也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两种现象证明视觉系统有节省注意力的倾向。为了节省注意力,感官系统只监测能引起新的警觉的刺激变化。

视觉显著点的效果和力量都源于各种引人注目的间断。人对“间断”的反应是不同的。一个偏离规律的图案可能会使某个人无动于衷,但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个明显的视觉显著点。这种不同往往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倾向。

四、界面

(一)界面的城市属性

如今的建筑界面,不再只是需要满足人们基本生活要求的一个立面,它还担负着展示、招引甚至体验等商业活动。由于建筑内部与街道功能的相互渗透,建筑立面开始空间化,建筑立面不再是单纯的平面,各种功能在“界面”的空间中开始拥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建筑立面的空间化已经成为现实。

(二)混乱的形成

今天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商业社会的载体。对于商业区当中的建筑来说,它们在真正的城市生活中所具备的形象,距离建筑师最初在图纸上为它们所设计的形象显然非常遥远,其实我们感到“杂乱”,是因为不论是古典的建筑语言还是现代的建筑语言,都并不具有容纳异质的能力。它们只有在建筑被人们完整观赏的情况下,才能展示出光辉的建筑形象。

(三)对于界面形象的探索

什么样的“界面”才适合当今的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界面”才能既可以承载已经存在于界面之上的各种功能要求,又可展示出美丽的城市文化与生活底蕴呢?

我们分两个方向来探讨这个问题。一、以改变界面的表现和承载方式为基础,试图以新的技术和材料解决问题。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整个改造过程以百年为单位进行设计。

1.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方式

实际上我们还必须有进一步的操作,以确保这个新表皮可以满足建筑内外人们生活对建筑表皮的各种要求,如采光、通风、观景,使建筑内外的人可以自由出入等。

在这一前提下,可以通过操作广告的位置来获得“洞口”,而“洞口”的出现也就可以满足各种必须的功能的要求。

广告不会像传统语言那样为了维持自身的形象而不愿接受其他力量的修正,因为广告本身就没有什么必须要去展示和维持的固定形象,所以便不会像传统建筑语言那样遭到如此的困境。然而对广告进行一定的操作后,它便具有了相当的建筑品质。用商业广告本身来构筑建筑表皮,更是消解了我们今天商业街所面临的形象危机。

2.探索新的规划方式

首先,我们要因地制宜地确立每个城市所要展示的独特的文化底蕴。以“中心—边缘”这种放射性的形式来安排每条街道的面貌和空间感受。以商丘市为例,我们可以以古城为城市文化的中心点向四周放射,以不同区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点、标志性建筑或是一些“有记忆的建筑”的保护和再创造为依据,来进行不同区域空间风格的确立;以渐变的方式使不同区域的不同风格进行融合。越靠近城市边缘,无差别的现代化气息越浓厚,体现着一个城市的青春活力以及蓬勃向上笑迎四方的精神状态。越接近城市的中心,文化的底蕴越浓厚,城市的建筑就越具有该城市的特点和独有的趣味性。

其次,要坚决摒弃“使用—废弃—推倒—重建”的高污染循环模式。对任何建筑都要在百年的时间跨度中去思考、规划、设计。要以维修替换为主,用新的更优质的方法和材料替换掉没有保护价值的建筑部分。保留有价值的,可代表某个时期或某种区域特色的部分。我们要让整个城市的建筑“活”起来,像人一样进行“新陈代谢”。

我们以上述的两个条件为基础来生成新的建筑立面。首先,新的建筑立面要符合它所处区域的整体建筑和空间风格。比如我们以明清建筑风格为基础的话,那么我们的建筑立面上的所有元素,如:广告、人们对建筑立面功能的拓展等,都要统一在这个风格之内。其次,我们的建筑立面也要向建筑一样“活起来”,不断地用新的材料和技术对它落后的部分进行置换。

如果这么做的话,我们便得到了一个崭新的建筑立面,一切矛盾的问题便都可迎刃而解。

五、结语

建筑立面是城市的一张脸。决定着街道的定位、城市的风格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状态。它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然而,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用于沉淀和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多数城市的面貌,缺少应有的内涵和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趣味点,呈现出一种乏味的状态。对于界面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论是设计师还是城市的领导者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做出了改善的尝试。

[1]贡布里希.秩序感[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2]罗莎·琳德.特定城市[J].城市与景观,2006(3).

[3]沃尔夫冈·梅茨格.视觉原理[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界面街道空间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空间是什么?
热闹的街道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创享空间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界面成立自媒体联盟深挖原生内容创造力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