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设计导学案 创建历史高效课堂

2013-10-12张德胜

中学时代 2013年8期
关键词:导学案新课程历史

张德胜

【摘要】“导学案教学法”是实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运用高中历史导学案开展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 导学案 科学设计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因此“导学案”教学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历史导学案的特点

1.主体性。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指导性。导学案要突出体现“指导”,重在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昧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3.时效性。导学案应该在新课没有上之前完成,如果导学案失去时效性,就会变成变相的课外作业,失去导学的功效。

4.层次性。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5.创新性。学案的导向作用是明显的。学生要完成课前的检测题,就必须先阅读教材,找方法,查资料。应用学案,学生读在前,教师讲在后,教师实际上只是组织问题讨论和思维训练,而不再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陈规,实现了教与学的创新,课堂上展现的是热烈讨论、争论、提问、发表见解等生动活泼的场面,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局面。导学案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创新。

二、历史导学案的有效使用

1.课前发放,学生自学。一般要求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完成“自我测试”环节的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然后,在课前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课堂导学。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要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当出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教师要当好导演的角色。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个体发言、相互探讨、小组讨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3.精讲释疑。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精讲要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归纳总结反思。在设计学案时,每节课要留有3—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归纳本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运用了哪些探究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所得到的启示,还有哪些疑问等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一方面做到迁移并形成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历史导学案使用的误区

导学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认识和操作层面上的误区,笔者认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教案定导学案。教师在处理导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导学案。

2.导学案就是练习题。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是在他们预设导学案时或拿到导学案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导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3.导学案每个人必须都按时完成。在导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成绩的个体差异,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按时完成所有内容。

只有克服了以上误区,才能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各种层次的学生才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模式为新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实施途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了,提高了教师“导”的技能,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猜你喜欢

导学案新课程历史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新历史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