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3-09-20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22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人员功能

曾 玲

(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南充,637000)

抑郁症是临床多见精神疾病,患者普遍存在自我否定、消极心态,严重者甚至导致自杀[1]。除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药物治疗之外,有效的临床护理对其最终结局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就综合护理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住院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抑郁症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疾病和智力障碍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接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6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26~71岁,平均(43.42±15.65)岁,病程1~8年 ,平均(2.65±0.4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 21例,女 25例,年龄24~70岁,平均(44.37±14.32)岁,病程1~8年,平均(2.63±0.87)年。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按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封闭管理、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进行健康宣教、组织户外活动及对症护理。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优良的环境可以为患者的疾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患者病室的照明充足、环境整洁、通风足够,尽可能用暖色调装饰病室,有助于避免患者心情低落;②心理护理。抑郁症患者一般不会主动与人交流,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态度主动与其沟通,可从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打消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及抗拒感,逐步增强信任。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目前的情况、积极接受治疗后的可能预后等,增强其生活的信心及勇气,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3];③认知护理。抑郁症患者很容易产生错误认知,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认知状态,有意识地进行认知指导,使患者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想法,并帮助患者建立起正确的观念并加以巩固,培养其健康的生活习惯;④家庭护理。家属对患者的鼓励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使患者家属在探视时间内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其家人对其的爱以及对其早日康复回归家庭的期盼,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从而积极接受后续治疗[4];⑤缓解负性情绪。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的娱乐活动,如每天早晨可组织健身操、朗诵康复疗养、养生文化或唱康复之歌,以调动患者对生活的热情;治疗结束后可组织打球、唱歌、游戏、演讲、或知识竞赛等娱乐活动,增加患者与他人接触交流的机会,减轻住院的孤独感,从而有效化解负面情绪;⑥构建信赖的护患关系。抑郁症患者大多对陌生环境有紧张、恐惧感,护理人员应态度谦和且热情地进行入院介绍,以真诚、接纳、体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真正了解患者并给予鼓励和支持,采取适当形式让患者表达自己的诉求,给予患者以充分体谅,从而建立值得患者信赖依靠的护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采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5]评价认知功能障碍,评分越高,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和抑郁自评量表(SDS)[7]评价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8]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DAS评分

治疗前,2组功能失调性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的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DAS评分情况( ±s)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DAS评分情况( ±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观察组(n=46)159.43±21.76149.21±22.94* 129.31±23.91*对照组(n=46)160.29±23.91156.34±24.94 151.29±20.63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

治疗前2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 ±s)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SAS SDS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6)58.32±4.29 44.21±8.32*# 61.29±6.42 43.49±6.27*#对照组(n=46)57.48±6.01 51.28±7.45* 62.38±7.23 51.83±5.39*

2.3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略高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治疗评分情况比较( ±s)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治疗评分情况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观察组 干预前 45.32±6.49 38.65±4.19 20.17±2.38 40.28±3.28干预后6个月 56.32±7.53*# 49.72±5.32*# 29.47±3.42*# 50.37±3.25*#对照组 干预前 46.14±4.54 39.24±3.48 20.76±2.76 40.87±3.82干预后6个月 48.21±2.74 41.29±3.28 22.37±3.21 43.28±4.23

3 讨 论

抑郁症是临床多见精神疾病,风险极大,重症抑郁者有近15%的自杀率[9]。目前针对抑郁症的中西医药物均较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抑郁症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理疾病,在使用药物的基础上,还必须配合心理治疗。以往的抑郁症治疗中,常一味将医生作为治疗的中心环节,但是临床医生的心理门诊时间有限,患者在更多时间中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安慰等往往需要由护理人员来完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从以往的只关注患者的临床疗效已转变为如今的关注患者的身心康复,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平时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显得更加重要[10]。抑郁症患者往往害怕陌生环境、拒绝与人沟通,因此导致疾病不断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护理人员应当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特点,在平时的护理中注意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注意态度温和、平易近人,使患者消除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甚至逐渐产生亲切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主动与之攀谈,首先逐渐改变患者不愿与人亲近的习惯,了解其内心想法,投其所好。温暖舒适的环境对于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康复也有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准备明亮整洁的病室,可以适当以暖色调布置,注意勤更换床单被单,保持室内通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但家属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探视时间鼓励患者与家属多交流,使其感受到家庭的亲切与温暖[11]。

为了明确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抑郁症患者病情改善的作用,本研究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认知功能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表明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后,结果显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帮助病情康复;患者认知的增强、负面情绪的减轻,势必导致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之前的猜想完全一致,可见综合护理干预的全方位重要意义。

[1]缪小红,胡丽娅.认知心理护理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7):74.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第3版.济南:山东技术出版社,2001:87.

[3]陈琼.综合护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79.

[4]陈永琴,冉程,崔太秀.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康复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16.

[5]张作记.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特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173.

[6]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

[7]Zung W.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J].Arch Gen Psychiatry,1967,16:543.

[8]Bjordal K,de Graeff A,Fayers P M,et al.A 12 country field study of the EORTC QLQ-C30(version 3.0)and the head and neck cancer specific module(EORTC QLQH&N35)in head and neck patients.EORTC Quality of Life Group[J].Eur J Cancer,2000,36(14):1796.

[9]夏春芝.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3,9(7):155.

[10]李秀荣.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33.

[11]杨翠英,张贞,金云红.社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11(9):2458.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人员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