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2013-09-18彭琴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四肢围术依从性

彭琴琴

四肢骨折患者常因术后严重的疼痛而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焦虑、沮丧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1,2]。近年来本院医护人员会四肢骨折患者及家属围术期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中医医院近两年收治的150例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其中,男98例,女52例,年龄12~74岁,平均年龄(38.2±12.9)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给予骨科常规护理。

1.2.2 健康教育组 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术前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宽慰;同时结合患者教育程度、年龄、职业、性格等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患者交流的方式。如对较低文化程度患者,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性格内向患者,避免过分询问,最大限度的消除沟通阻力,以拉近护患距离。此外,介绍骨折的相关知识及手术事宜,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改善其心理应激反应和抵触情绪,增加其积极性和配合度,以期在患者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3)术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主动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并对患者体位知识培训,避免长期卧床所致的局部肿胀、肺部感染及褥疮;同时,指导提醒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放松身心,帮助其减轻疼痛感。在患者制动期结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1.2.3 效果评价 1)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2)两组并发症、依从性的比较:统计患者自围术期内褥疮、肢体肿胀、感染等并发症,采用疼痛强度量表测试分析患者围术期舒适度,并对患者依从性进行统计。见表2。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统计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统计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n(%)]

表2 两组各项指标的比较[n(%)]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整个健康教育路径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结合心理学的方法逐步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骨折复位手术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改善患者的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同时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整个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能力。利于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3.2 健康教育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通过术前健康教育,将骨折术前应做的心理准备及生理准备、术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等一一告知患者,可有效控制手术过程中的痛敏反应,利于稳定血压和心率,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3];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将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有效的应对措施耐心讲与患者,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从而有效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3 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指导,可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相应减轻心一部分理负担,起到放松和稳定情绪的作用,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通过系统性、阶段性地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护理各阶段有所了解,利于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和配合度,可促进了骨折部位的早日愈合。

[1] 杨文芳.四肢骨折护理问题评估与护理干预体会.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5):135-136.

[2] 沙淑艳,潘美开,邹瑞婵.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病人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效果观察.护理究,2010,24(11):2842-2844.

[3] 徐继红.四肢骨折护理问题评估与护理干预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157.

猜你喜欢

四肢围术依从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跟踪导练(四)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