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3-09-12邱艳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4期
关键词:长工多媒体信息技术

邱艳红

迁安市大崔庄镇擂鼓台中心完全小学 河北迁安 064406

迁安市大崔庄镇擂鼓台中心完全小学地处偏远,经济较为落后,是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带来了生机。2005年配置了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令人欢欣鼓舞。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的匮乏,毋庸置疑,课堂教具缺东少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果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必然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开发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主动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

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渠道,研究课堂教学如何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效率

农村小学生活泼好动,自身的学习环境较经济发达的城区差,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同时,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讲策略,一味地让学生有意注意,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如果为了感兴趣,全部都是多媒体,那么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本质的东西——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可创建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全身心的能量来投入到学习当中。

1.1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材内容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并开发课本中的图片资源。小学数学课本是许多高深的教育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里面的图片资源形象直观。为了锦上添花,可化静为动,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比如,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一课,笔者把教材中商场开业图用Flash做成一个简短的动画,人物能够说话,彩旗、花篮、灯笼用鼠标单击可以一闪一闪地引人注意,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观察和思考。

师:同学们从图中能发现什么?

生:彩旗、花篮、灯笼、盆花。

师:这些彩旗、花篮、灯笼、盆花是不是乱摆放的?

生:不是。

然后教师用鼠标一一单击,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1.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经验和知识技能,针对某些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活波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法交换律”教学片段】

教(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从前有个吝啬的地主雇佣一个长工,这个长工很老实。地主一天只给长工两顿饭:为了让长工多干活,早上给4碗粥;到了晚上由于休息,只给3碗粥。长工很满意。可是时间不久,长工觉得待遇不公平,对地主说:“不公平,给的粥怎么越来越少了?”要求增加。结果第二天,地主早上给长工3碗粥,晚上给4碗粥,并念念有词说:“好好干,你的待遇提高了。”

师:同学们,长工待遇真提高了吗?

生:地主偷换概念,长工的待遇并没提高。

师:为什么?

生:3+4=7,4+3=7,待遇没变。

师:这其中有个数学规律:加法交换律(板书)。

小学生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短,缺乏抽象能力,以形象为主。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故事,生动形象,趣味十足,加深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去。

1.3 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亲近学生

课堂的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友善、善意的。亲近学生,宽松和谐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信其师”,从而“亲其道”。上课前的师生互动虽然短暂,但如果利用好,能调剂学生的状态,有助于活跃课堂,特别在公开时能拉近师生彼此的距离,消除紧张感。

小学生比较喜欢有趣味性的歌曲,比如用多媒体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啪啪!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啪啪!……”学生对这首儿歌耳熟能详,音乐一响,他们手舞足蹈地唱着,全身都是幸福的节拍在跳动,一张张童真美丽的笑脸像花一样绽放,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快乐。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亲近和依赖同样也会感染教师,激发教师对教学的热情。

2 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控制平台,是一种崭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为各个学科搭载信息技术提供了宽广的条件。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机实施广播、监控、转播、语音教学、发放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在农村教学的教师都知道,学生上数学课,少几节无所谓,可如果是信息技术课,他们会追着你,不上会有很大意见的。笔者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浓厚兴趣,乐意操作电脑、乐此不疲的劲头,利用清华同方多媒体网络教室,给学生上了一节信息技术和数学的整合课,课堂上气氛民主、活跃。

【案例】下面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3页第6题,题目要求为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每个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底边是3厘米的等腰三角形;

两组对边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和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上底为2厘米,下底为4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

这题是练习课当中的,所以留作了作业。可令人烦恼的是学生画的方格不规范,结果也错得五花八门。在黑板上示范画方格,讲解透彻也不是很容易,再加上学生对此题受挫,有了抵触情绪,很茫然。笔者得知该班的学生已经接触一年半的电脑,对上信息技术课兴趣很浓厚,就想何不请信息技术来帮助呢?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用Flash做了一个简易画图程序,如图1所示。

【教学片段】

师:教师机演示。

生:通过学生机观察、思考(个个跃跃欲试)。

师:把程序发放到每台学生机,且放到监视学生机状态。

生:打开教师机发放的简易画图程序,开始探究画图,如有问题可通过电子举手求助。

师:监视学生机状态,如有个别问题,单独给予处理。

生:汇报结果 总结评价。

3 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思想,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奥妙

转化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转化思想无处不在,生疏问题转化成熟悉问题,复杂化简单,抽象化具体,一般化成特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成几个基本问题……学生学会数学的转化,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数学的能力和兴趣。信息技术直观便捷,“四两拨千斤”,可让学生领悟转化的思维方法。

【教学片段: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引导学生分小组,把圆分成4等份、8等份的扇形。

生:分组活动,结果把圆拼接转化成的是近似的平行四边行。

这和最后的结论拼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距离较远。为了使生更为直观,“请”来了信息技术,短时间内,学生一目了然。

师:用多媒体课件,如图2所示,演示把圆分成4、8、16、32份。

生:对拼的过程和结果,短时间一目了然,自然而然得出“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的结论,即:圆可转化成长方形。

4 结语

总之,让信息技术来辅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使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农村教育的辉煌助力。

[1]张静.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2010(11).

[2]邱英杰.怎样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J].中国校外教育,2012(6):101.

猜你喜欢

长工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快乐的“长工”
长工的回答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