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胱抑素C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肾小管早期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2013-09-11张鹏飞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肾脏内科山西长治046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肾小管蛋白尿标志物

张鹏飞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肾脏内科,山西 长治 046000)

胱抑素C(Cys C)在人体内稳定生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不与血浆蛋白结合〔1〕。在原尿中,Cys C几乎全部经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后迅速分解代谢,不从肾小管分泌,也不再重返血流。因此,血清Cys C可以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而尿Cys C可以较好的反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2〕。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典型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对于尿Cys C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T2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伤中的价值研究却很少。本研究期望可以初步揭示尿Cys C对诊断老年T2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伤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50例为本院的正常体检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52~81岁,平均66.3岁,均无肾脏疾病史,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无高血压、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观察组52例为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51~80岁,平均65.4岁,诊断依据为WHO 1997年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Mogenson DN标准,按照尿白蛋白排出量(UAE)把观察组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DM1):UAE≤30 mg/24 h,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M2):30 mg/24 h<UAE≤300 mg/24 h,17例;临床蛋白尿组(DM3):UAE >300 mg/24 h,13例。

1.2 标本采集 被检者晨起排空小便并废弃,之后收集每次小便,置于冰箱4℃保存,直至次日早晨。将尿液混匀后送检。

1.3 检测方法 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尿Cys C,标准品、质控品和试剂盒购自浙江新昌康特生物。标本的分析由Clinical System Cynchron 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尿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MG)的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试剂盒购自Beckman公司。尿β2-MG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购自北京利德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SNK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内的DM1、DM2和DM3组,尿α1-MG和β2-MG较之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在各组内部呈逐渐上升趋势,三组间尿α1-MG和β2-MG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在尿Cys C方面,DM1、DM2和DM3三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三组间尿Cys C水平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各组内部呈逐渐上升趋势。尿Cys C分别与α1-MG和β2-MG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71和0.882,呈正相关(P<0.05)。

表1 各组尿Cys C、α1-MG和 β2-MG检测结果(±s,mg/L)

表1 各组尿Cys C、α1-MG和 β2-MG检测结果(±s,mg/L)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DM1组比较:2)P<0.05;与DM2组比较:3)P<0.05

50 0.18±0.03 8.42±1.97 0.22±0.03 DM1组 22 0.38±0.141) 14.01±3.111) 0.37±0.191)DM2组 17 0.60±0.171)2) 33.96±6.871)2) 0.56±0.411)2)DM3组 13 1.09±0.161)2)3)76.88±26.541)2)3)0.99±0.351)2)3)2-MG对照组组别 n Cys C α1-MG β

3 讨论

糖尿病(DM)约有20%~40%最终会发展成糖尿病肾病(DN)。DN患者以往使用常规方法如果检出临床蛋白尿,一般会在5~10年之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病程往往不可逆转,最终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3〕。研究发现,DN在发生的早期具有一定的可逆性〔4〕,如果能够在DN早期得到确切诊断,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甚至逆转DN的发展。Gilbert等〔5〕报道,肾小管间质损伤在DN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关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可能会成为DN早期诊断的有效标准。

目前,尿α1-MG和β2-MG被认为是两个较好的肾小管功能标志,可以直接反映肾小管功能。但是尿α1-MG的定量检测较为复杂,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难以在临床推广;而尿β2-MG在pH<7的环境中容易被尿酸性蛋白酶分解,及时、适当的碱化处理标本是进行尿β2-MG定量测定的重要前提;另外,标本存放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也会极大的影响检测结果〔6〕。与此相对的是,尿Cys C作为潜在的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具有较大的优势:(1)Cys C在体内稳定表达,没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尿Cys C水平也没有明显的时相规律;(2)Cys C在尿中较为稳定,pH、存放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一定幅度内的波动干扰较小;(3)尿Cys C水平定量检测已有成熟的方法,多种诊断试剂也已实现商品化。因此,明确尿Cys C能否较好的反映肾小管损伤情况,对于DN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说明在正常蛋白尿期,虽然以传统尿常规检测不能检出蛋白尿,但此时已出现肾小管损伤。尿Cys C水平表现出与α1-MG和β2-MG类似的规律,相关性检验说明尿Cys C与α1-MG和β2-MG呈正相关,提示尿Cys C也可以作为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由于尿Cys C在临床检验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其相比于α1-MG和β2-MG更容易实现准确的定量检测,更易于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推广使用。

总之,本研究证实了尿Cys C可以作为诊断老年T2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伤的标志物,相对于尿α1-MG和β2-MG更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1 Shimode K,Fujihara S,Nakamurn M,et al.Diagnosis of cerebral amyloid sngiopathy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of cystatin C in cerebrospinal fluid〔J〕.Stroke,1991;22(7):860-6.

2 Jacobsson B,Lignelid H,Bergerbeim US.Transthyretin and cystatin C are catabolized in proximal tub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the proteins are not useful as marker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s〔J〕.Histopathology,1995;26(6):559-64.

3 Wild S,Roglic G,Green A,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J〕.Diabetes Care,2004;27(5):1047-53.

4 陈香美.肾小球疾病中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研究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2):146-7.

5 Gilbert RE,Cooper ME.The tubulointerslitum in progressive diabete kidney disease:more than an after math of glomerular injury〔J〕.Kidney Int,1999;56(5):1627-37.

6 石 泉,徐兆芳,宁 芬,等.尿液 PH值对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测定的影响〔J〕.淮海医药,2007;25(5):434-5.

猜你喜欢

肾小管蛋白尿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