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正气 凝聚力量

2013-09-11李永刚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通辽市讲堂价值体系

文||李永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日益变化的发展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推动全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凝聚精神力量、推进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初,通辽市启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各地、各部门按照活动方案安排设计了符合各自实际的落实方案和计划,搭建了一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平台和载体,创新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了民族聚居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化、目标化和品牌化建设进程。

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的做法

一是以理论大讲堂为载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宣讲的核心地位。按照有基层党组织的单位和地区就有理论讲堂的目标,建立了纵向延伸市、旗县区、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的四级讲堂,横向覆盖全社会的讲堂网络。着力建设了科尔沁大讲堂、市民讲堂、农家讲堂、干部讲堂、学校讲堂、企业讲堂、空中讲堂、网络讲堂、乌力格尔讲堂、游牧大讲堂等符合不同类型、不同受众的理论大讲堂。在宣讲内容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各级各类讲堂宣讲的重要内容,开展“菜单式”宣讲,讲理论、讲典型、讲先进、讲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在宣讲队伍建设上,培养选拔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人员担任理论讲师,选聘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高校名师充实讲师团队伍。科尔沁区建立了总数1605名的讲师团队伍。扎鲁特旗着力打造“农牧民讲堂”“游牧讲堂”“德育讲堂”“乌力格尔讲堂”和电视讲堂等特色讲堂,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层面开展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宣讲,尤其是把宣讲理论政策与说唱乌力格尔、好来宝相结合,发挥了“非遗”传承人与说书艺人弘扬传统文化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作用。

二是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化党员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通辽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细化为“民生、明礼、奉献、感恩、创业、关爱、信仰、开放、团结、爱国、诚信、和谐”十二个方面的主题,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理论讲座、召开一次主题研讨会(座谈会或报告会)和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此循环往复、常年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安老、抚孤、公共道德、文明礼仪、奉献、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关爱未成年人、关爱弱势群体、关爱空巢老人、知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开放、团结、互助、平等、爱国、诚信、和谐”等反映“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开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整合宣传资源,创办电视互动式谈话节目平台;突出实践,围绕重要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万众爱国情”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辐射力、影响力和认同感。

三是以典型示范为支撑,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行为的引领作用。通辽市广泛开展“感动通辽十大人物”“十佳道德模范”“十佳美德少年”“十佳志愿者”“十佳窗口服务之星”“十佳创业之星”等评选活动。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辟专栏、专题、专版、交流网页,大力宣传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宣传各地、各单位开展主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实际成效,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典型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通辽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化、目标化和品牌化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坚定了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让人民群众体会经济社会发展、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和谐有序带来的好处;创新理论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群众深刻感知、轻松触及、乐于参与,提升了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二、以开拓创新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要立为主线,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涵。通辽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线,强化主流价值导向,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引领价值追求,引领时代风尚。各地区、各部门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广覆盖,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干部群众所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践行。要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并积极推广。要加强各级中心组学习,各级党委中心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个层面、24字要求为主要内容开展学习研讨,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巡听、通报制度,以此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判的内容之一。要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加强星级理论讲堂创建和讲师队伍建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突出群众主体,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从而提振全社会的精神状态,提升群众的觉悟水平。

二是要不断创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工程。全市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思路、丰富内容,按照实施方案的每月一个主题活动和“三个一”要求,努力开辟媒体平台、打造活动载体、完善制度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落实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具体行动中。要突出特色,将具有科尔沁蒙古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融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体现在不同门类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中,融入到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各个旗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通过探索创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进展,形成特色鲜明的经验做法。每个旗县市区都要培养选树一个工作品牌,从而打造具有通辽市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品牌工程。

三是要注重结合,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全市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社会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民族团结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内容结合起来,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市民素质提升全过程,深入推进群众素质教育。要组织开展好典型宣传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英雄模范的优秀事迹和崇高精神,让人民更直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三关爱”等工作,提高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自觉维护市容环境,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城乡共建精神文明工作,扎实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生态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借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发挥深入持久的感染力,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四是要加强研究,提升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度。要积极成立社科组织,并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内蒙古社科院通辽分院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事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院校要发挥文化、教育、人才优势,在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工作中起到引领作用,在理论宣传、师资培训、教材编撰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重点研究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化、目标化和品牌化,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群众、植根群众、引导群众,如何建设全体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等问题,总结和推广通辽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功经验,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扩大实践成果。在理论研究中,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紧密联系通辽市实际,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找准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点。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把握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五是要加强督查,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要围绕全市统一的主题,整合工作力量、工作内容,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合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各地、各单位工作中。加强对各地、各单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检查、指导的力度,对每一项主题活动和全年开展的工作要认真总结,每月召开工作调度会,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年底进行全面总结,表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优秀组织单位、工作人员,表彰奖励在各项主题活动当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坚持抓基础、强设施,抓基层、重服务,抓基调、出精品,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通辽市讲堂价值体系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数万市民逛展会感受“内蒙古风情”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