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13-09-10王华利杨永峰赵伟

实用老年医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症候群病毒学丙型肝炎

王华利 杨永峰 赵伟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2α)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是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的标准方案[1],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65%左右[2],HCV基因型是影响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观察CHC抗病毒标准方案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影响,探讨年龄因素对CHC抗病毒治疗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CHC患者40例,其中老年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0~69岁,平均(64.78±5.26)岁;非老年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8~59岁,平均(38.65±4.25)岁。2组患者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均符合2004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纳入标准:基因1型;抗-HCV抗体阳性;HCV RNA>500拷贝/ml。排除标准:年龄<18岁;具有肝脏失代偿表现(曾经或者现在有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恶性肿瘤;合并非基因1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或艾滋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严重精神病、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妊娠;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109/L;血红蛋白(Hb)<120 g/L;血小板(PLT)<90×109/L。

1.2 治疗方案 40例患者计划接受PEG-IFN-2α 180 μg,每周1次,联合利巴韦林15 mg/(kg·d)治疗48周,随访24周。

1.3 疗效评价 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ological response,RVR):治疗4周时,以敏感的 PCR方法检测HCV RNA为阴性;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oftreatment response,ETR):48周疗程结束时,以敏感的PCR方法检测HCV RNA为阴性;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治疗结束后 24周,以敏感的PCR方法检测HCV RNA仍为阴性;病毒学突破(breakthrough):治疗过程中,血清HCV RNA低于检测水平后重新出现阳性;无应答(non-responder):治疗24周后未能清除血清HCV RNA;复发(relapse)治疗中断后血清HCV RNA重新出现阳性。

1.4 不良反应评价 干扰素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骨髓抑制、血色素降低,流感样症候群、皮疹、脱发及皮肤瘙痒等。

1.5 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以百分数或直接计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资料均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病毒学应答结果比较 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SVR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R、ETR、病毒学突破、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1。

表1 2组病毒学应答比较(n,%,n=20)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ANC、Hb降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组均有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乏力等流感样症候群以及皮疹、皮肤瘙痒、脱发等不良反应。老年组皮疹及皮肤瘙痒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流感样症候群,脱发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3。

表2 2组ANC和Hb比较(n,%,n=20)

表3 2组不良反应比较(n,%,n=20)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治疗的需求增加,虽然CHC抗病毒治疗经过标准治疗方案形成阶段,应答指导的治疗阶段,目前已经进入了丙型肝炎特异性治疗阶段[5],但老年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然面临更大的困难,本研究观察发现老年组SVR率显著降低,CHC患者年龄与SVR率有一定关联;老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故认为年龄因素对CHC抗病毒治疗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更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常规,个体化的治疗更合适。

本研究中2组患者应用PEG-IFN-2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RVR、EVR、SVR均获得较好的疗效,非老年组无应答的患者数量为0。这可能与入组时选择无并发疾患的患者及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本研究病例SVR明显高于国外报道[6-7],这是因为我国患者虽然基因1型占大部分,但和IL28B相关的rs12979860的SNP基因型检测是C/C型,而C/C型对干扰素治疗效果较好[8]。

在安全性评估中,我们注意到PEG-IFN-2α对2组患者的流感样症候群及脱发的发生无明显差别,老年患者ANC和Hb的下降明显。但停药后均可上升。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应予严密的动态观察,当发生ANC或Hb下降时,需及时给予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严重时需减量使用干扰素及利巴韦林。在不良反应中除常见的早期流感发热症状外,尚有1例老年患者出现失眠,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故认为对老年CHC患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是良好的。

[1]Fried MW,Shiffman ML,Reddy KR,et al.Peginterferon alfa-2a plus ribavirin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N Eng J Med,2002,347(13):975-982.

[2]Seeff LB.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C[J].Hepatology,2002,36(5 Suppl 1):S35-S46.

[3]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4):194-198.

[4]Ghany MG,Strader DB,Thomas DL,et al.Diagnosis,managenment,and treatment of hepatis C:an update[J].Hepatology,2009,49(4):1335-1374.

[5]成军.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1,26(1):15-16.

[6]Giannini EG,Basso M,Savarino V,et al.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to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is maintained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of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0,31(4):502-508.

[7]Swain MG,Lai MY,Shiffman ML,et al.A 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is durabl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treated with peginterferon alfa-2a and ribavirin[J].Gastroenterology,2010,139(5):1593-1601.

[8]Ge D,Fellay J,Thompson AJ,et al.Genetic variation in IL28B predicts hepatitis C treatment-induced viral clearance[J].Nature,2009,461(7262):399-401.

猜你喜欢

症候群病毒学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复发预测因素meta分析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血清HBsAg水平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学应答的影响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河南省某县农村综合性医疗机构门诊症状监测预警*
那些年,我们都有“丢三落四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