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指标的影响

2013-09-04李巧林牛彦红樊斗霜韩彩玲张林敏霍晓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4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中药

李巧林 牛彦红 樊斗霜 韩彩玲 张林敏 霍晓丽

(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 张掖 734000)

中医综合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指标的影响

李巧林 牛彦红 樊斗霜 韩彩玲 张林敏 霍晓丽

(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 张掖 73400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的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8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合中药熏洗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关节压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和DAS28评分。结果:治疗组RA患者中医症状积分、DAS28积分及RA的特异性指标ESR、CRP、RF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综合疗法;蠲痹汤;中药熏蒸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小关节尤其是手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病情反复迁延,发病率高,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RA的诊治水平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应用使RA的治疗备受关注,但是本病在基层的发病率高,且目前尚缺乏根治及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中医药治疗该病,因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少而引起了中西医学界研究风湿病学者的极大关注。我科通过应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口服合熏洗及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9年1月~2012年4月本院中西医结合科门诊和住院病人。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 23~60 岁,平均年龄(43.5±10.6)岁;病程 2~28年,平均病程(8.5±5.9)年。对照组38例,男15例,女 23例;年龄 19~60岁,平均年龄(40.8±11.7)岁;病程2~29年,平均病程(7.6±5.2)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风寒湿痹型相关标准:肢体局部肿胀,关节冷痛、屈伸不利,或痛处游走不定,气候剧变疼痛加剧,遇寒痛增,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或口渴欲热饮,舌淡苔白,脉紧或弦缓。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和纳入标准者或合并其他风湿病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使用西药静滴,甲氨喋呤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7d1次;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蠲痹汤加减(《医学心悟》)150 mL/次,2次 /d,处方:秦艽、羌活、独活各12 g,乳香、没药各6 g,木香、桂心、川芎各9 g,当归12 g,桑枝、黄芪、穿山龙各30 g,海桐皮、海风藤各15 g,甘草10g。同时予以中药全身熏洗。处方:川乌、草乌各20 g,透骨草30 g,伸筋草30 g,千年健60 g,威灵仙60 g,采用麦迪MD-99N型电脑熏蒸治疗舱。将上述中药粉碎为粗粉,用滤膜包裹放入熏蒸锅内,加水3 000 mL浸泡30 min后加热煮沸至舱内温度达42℃时,将患者全身放置熏蒸舱内,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将温度调控在42~52℃,时间30~45 min,每日1次。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位数描述。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界限。

2 疗效观察

2.1 症状评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症状分级量化拟定,具体见表1。

表1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2.2 RA病情活动评估 DAS28是欧洲抗风湿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推荐的判断RA疾病活动性的有效指标。DAS28范围从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病情活动性越高。计算方法:(1)触痛关节数:检查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及膝关节计28个关节,得出关节触痛或被动活动时的关节触痛数(T28);(2)肿胀关节数:检查上述28个关节肿胀与否,得出肿胀关节数(SW28);(3)根据以下公式利用ESR数值计算出DAS28。DAS28=[0.56×sqrt(T28)+0.28×sqrt(SW28)+0.70×Ln(ESR)]×1.08+0.16,DAS28>5.1 表示疾病活动;DAS28<3.2 表示疾病活动性低;DAS28<2.6表示疾病缓解。

2.3 安全性指标 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尿、便检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2.4 疗效性指标 (1)症状观察:关节(共计28个关节包括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肘、肩、膝关节)压痛、肿胀及晨僵;(2)实验室检查:血沉(ESR)、C 反应蛋白 (CRP)、类风湿因子 (RF);(3)DAS28评分。

2.5 疗效评定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类风湿关节炎拟订标准分为显效、进步、有效、无效。

2.6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明显增高,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下降幅度不及治疗组。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 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26.32±4.74▲25.96±4.57 12.56±2.05★■15.85±1.97■

2.7 实验室指标 见表3。治疗前两组ESR、CRP、RF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两组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幅度不及治疗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SA28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不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

表3 RA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S)

表3 RA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P>0.05。

指标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类风湿因子(IU/mL)血沉(mm/h)C反应蛋白(mg/L)DSA28 107.47±70.86 30.81±11.19 77.46±52.41 7.11±1.18 17.92±5.24△13.81±2.63△9.55±1.97△2.69±0.47△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104.21±83.05■31.57±11.05■75.52±46.55■7.18±1.09■12.52±3.34△★12.12±2.46△★8.19±1.86△★2.37±0.39△★

2.8 临床疗效 见表4。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4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早在《内经》即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述,古代医家对“历节风”、“尪痹”等属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痹证”进行了有效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研究证实,中医综合疗法对RA患者中医症状积分、DAS28积分及 RA 的特异性指标(ESR、CRP、RF)有明显改善作用。内服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和通络止痹之中药,外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方熏洗,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缓解关节疼痛、晨僵、消除关节肿胀等方面有显著疗效,且能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整体治疗的特点,临床应用经济、实用,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在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临床研究方面应观察足够疗程来反映关节炎症复发情况、骨质侵袭的变化和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必须认识到急性炎症指标的控制和症状的改善并不能完全代表骨质侵袭的停止。其次痹证常缠绵难愈,需要长期治疗,若能将药物做成膏剂、丸剂或散剂等使病人持久服用,易于接受,便于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4):3-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9

R 593.22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4.016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