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44、CD13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09-04程吕欢徐建军魏益平胡欣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4期
关键词:鳞癌腺癌干细胞

程吕欢 徐建军 魏益平 胡欣春

(1江西省胸科医院 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CD44、CD13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程吕欢1、2徐建军2魏益平2胡欣春1

(1江西省胸科医院 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目的:探讨CD44和CD13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2012年6~12月未接受过放疗、化疗且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新鲜肺癌组织标本40例,同时收集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 cm的非癌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D44、CD133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D44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34/40),60.0%(24/40);CD133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2.5%(29/40),30.0%(12/40)。 CD44、CD13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χ2=6.270,P=0. 012;χ2=14.459,P=0.000),鳞癌中表达高于腺癌。结论:CD44、CD133基因高表达可能是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肺癌;CD 44;CD 133;肿瘤干细胞

肺癌发病率高,恶性程度大,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11-ce111ungcarcinoma,NSCLC)的病死率在世界上居第1位[1],目前,NSCLC的主要治疗是以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放疗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而五年生存率不超过15%。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恶性实体瘤内存在着一小部分成瘤能力特别强、分化程度特别低的细胞,被称之为肿瘤/癌干细胞(tumor/cancer stem ce11s TSC/CSC),该类细胞的特征: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及强大的动物体内成瘤能力,尽管在癌组织中,这类细胞的数目极少,但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却发挥了关键作用,且是肿瘤逃避常规治疗手段,最终导致复发的罪魁祸首。

对于肺癌肿瘤干细胞特征性标志物的分选,国际上尚无一致标准,CD44是乳腺癌干细胞的标志物,CD133是脑肿瘤等实体瘤干细胞的标志物,上述肿瘤中CD133阳性细胞的成瘤性明显较阴性组强。本研究选择检测CD44、CD133在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肺癌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2012年6~12月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新鲜肺癌组织标本40例(且未接受过放疗、化疗),同时收集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 cm的非癌组织),所有组织标本均术中冰冻确诊为恶性,30 min内立即取材置于-80℃低温冰箱保存备用;术后石蜡切片证实为肺癌,癌旁组织均证实为不含癌的肺组织。分别将40例肺癌组织设为实验组,相应的癌旁肺组织设为对照组。40例肺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的2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19例;鳞癌32例,腺癌8例;男23例,女 17例;年龄 37~78岁,平均年龄(58.79±10.39)岁,年龄≥60岁19例,<60岁21例;高分化19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8例;按2009工ASLC国际肺癌分期标准(第七版)进行TNM分期:浸润深度T1~T2 25例,T3~T4 15例。

1.2 主要试剂 Trizo1总RNA提取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琼脂糖(西班牙 biowest公司),Ex Taq HS DNA聚合酶(北京鼎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0bp DNA Marker(北京赛诺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逆转录kit(美国Fermentas公司),Tap DNA po1ymerase(日本东洋纺 TOYOBO公司),DNTP(北京赛诺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引物合成(北京赛诺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1.3 主要仪器 SS-325高压灭菌消毒锅(日本TOMY),DYY-Ⅲ型稳压电泳仪(上海六一仪器),凝胶数字成像系统(美国Bio-Rad公司),多通道PCR扩增仪(美国MJ公司),高速低温离心机(德国Heraeus公司),-80℃低温冰箱(德国Thermo Forme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UVC-515),梯度PCR扩增仪(美国MJ)。

1.4 方法 RT-PCR法将抽提的细胞总RNA逆转录成cDNA,使用Primer5.0软件和参考有关文献,设计PCR引物(表1)。PCR扩增条件:Taq Mixture(各 2.5 mm)12.5 μL,cDNA 模板 1.0 μL,10 μmo1/L上游引物 1.0 μL,10 μmo1/L,下游引物 1.0 μL,ddH2O 9.5 μL,总体积 25 μL,混匀,6 000 转 /min 瞬时离心,PCR扩增仪上扩增,分析 PCR产物,在BIO-RAD凝胶数字成像系统上观察结果并照相,用凝胶成像系统Quantity One软件分析。判断基因表达标准:CD44、CD133基因在同一份标本中均有目标扩增条带,条带所在的位置在DNA Marker的对照下与引物设计的扩增片段长度一致,判断为该标本 CD44、CD133 基因表达;CD44、CD133 mRNA 表达的检测:以检测到清晰的条带作为有表达,记为“+”,没有表达记为“一”,用相应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

表1 CD44、CD133引物序列和扩增产物长度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及癌旁组织中CD44、CD133基因表达应用RT-PCR检测NSCLC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44 基因,获得基因片段为 195 bp,Lane 1、3、5、7、9 为肺癌组织;Lane 2、4、6、8、10 为癌旁组织,Lane1、3、4、7 为阳性表达,Lane 2、5、6、8、9、10 为阴性表达;应用RT-PCR检测NSCLC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133基因,获得基因片段为111 bp,Lane 1、3、5、7、9 为肺癌组织,Lane 2、4、6、8、10 为癌旁组织,Lane1、3、4、5、7 为阳性表达,Lane 2、6、8、9、10为阴性表达。

2.2 CD44、CD133 mRNA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 肺癌及癌旁组织中CD44基因表达率为85.0%(34/40)、60.0%(24/40);CD133 基因表达率为72.5%(29/40)、30.0%(12/40);CD44、CD133 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χ2=6.270,P=0. 012;χ2=14.459,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CD44、CD13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 CD44、CD133 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肺鳞癌中的表达高于腺癌(P<0.05)。见表3。

3 讨论

最初CD133抗原被发现在人胎肝、骨髓、脐血及外周血CD34造血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研究证实[2]来源于人结直肠癌细胞株的HCT116肿瘤细胞球中富含CD133细胞,CD133表面标志定位于细胞膜,细胞球更强的转移能力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而获得。魏益平等[3]研究表明,CD133在肺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转移和肿瘤预后密切相关,CD133在原始细胞分化为成熟细胞后表达量均下降。Kim等[4]于2005年在NSCLC小鼠模型中,从其最早阶段的肿瘤中分离得到一种细胞,将其命名为支气管肺泡干细胞 (bmchioa1veo1ar stem ce11s,BASCs)。正常情况下,BASCs处于静止状态,在体内支气管和肺泡受到损伤时,其则发生增殖,BASCs自我更新特性明显,逐渐分化成其它类型的肺上皮细胞,从而表现出了干细胞特性,因此,他们认为远端肺上皮的干细胞为BAsCs。Janikova等[5]通过对121个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样本检测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巢蛋白的表达,CD133的阳性表达为19%,巢蛋白在上皮中的阳性表达为66%,共同表达为17%,因此认为CD133是肺癌干细胞的潜在标记。Iida等[6]研究显示CD133在肺癌N417、H358、A549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明显上调。Hi1be等[7]研究认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CD133表达明显增加,而病人的肿瘤血管发生与肿瘤增长与之密切相关,CD133可能就是肺干细胞的表面标志。Tirino等[8]研究了8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体肿瘤细胞,发现其中72%表达CD133,且CD133阳性肺癌细胞在糖尿病及免疫缺陷小鼠中有更强的成瘤能力。本研究表明在肺癌组织中CD133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且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

表2 CD44、CD133 mRNA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例

表3 CD44、CD133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 例

CD44属于粘附分子家族,为一种表面跨膜糖蛋白,多种配体分子能与其结合,主要参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细胞与细胞间的粘附及肿瘤转移过程,CD44又称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群第44号(c1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CD44),于 1980 年被首次发现并确认,CD44参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作用在于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和稳定细胞内环境。CD44基因在肺癌中表达情况,既往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Takahashi等[9]发现NSCLC中CD44s的表达显著低于周围的正常肺组织,肿瘤细胞逃避人体免疫可能与CD44s的减少有关。Tran等[10]分别研究了49例鳞癌和49例腺癌后发现,CD44s、CD44v6在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鳞癌。相反,Sa1mi等[11]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肺鳞癌组织进行发现,CD44v6在正常鳞状细胞胞浆、胞膜中强表达,而CD44v6在大部分鳞癌组织中表达缺失。CD44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尚存争议,Situ等[12]研究71例病人的结果显示,CD44v6在鳞癌中的高表达,表达率53.6%,术后生存率较佳,以1B期鳞癌明显,经多元分析证实,CD44v6是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CD44低表达的肺癌细胞有更长的寿命,Afify等[13]对52例NSCLC患者及15例SCLC患者进行研究,所有鳞癌组织中CD44s和CD44v6均有表达,腺癌中CD44s阳性表达率39%,CD44v6阳性表达率45%,类癌中仅CD44s表达,表达率88%,所有小细胞肺癌中CD44s和CD44v6均阴性表达,腺癌组织中CD44s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D44v6则与肿瘤大小关系更为密切。Ko等[14]研究显示CD44s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肿瘤患者预后不良指标。本研究表明,CD44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鳞癌中的表达高于腺癌(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

本课题通过对CD44、CD13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探讨其与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两项指标均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133基因高表达可能是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CD44、CD133基因在肺鳞癌中的表达高于腺癌(P<0.05),可能与其在上皮组织中的高表达有关。CD133、CD4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这为进一步研究CD44、CD133双阳性肺癌细胞的致瘤性提供了一个方向。

[1]Jema1 A,Siege1 R,Ward E,et a1.Cancer statistics[J].2008,CA Cancer J C1in,2008,58(2):71-96

[2]贾健锋,程勇,武乃金,等.人结直肠癌细胞株来源的HCT116肿瘤细胞球的转移相关特性[J].肿瘤,2011,31(11):982-986

[3]魏益平,王梅,华平,等.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3):312-316

[4]Kim CF,Jackson EL,Woo1fenden AE,et a1.Identification of bronchioa1veo1ar stem ce11s in norma1 1ung and 1ung cancer[J].Ce11,2005,121(6):823-835

[5]Janikova M,Skarda J,Dziechciarkova M,et a1.Identification of CD133+/nestin+putative cancer stem ce11s in non-sma11 ce11 1ung cancer[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1acky O1omouc Czech Repub,2010,154(4):321-326

[6]Iida H,Suzuki M,Goitsuka R,et a1.Hypoxia induces CD133 expression in human 1ung cancer ce11s by up-regu1ation of OCT3/4 and SOX2[J].Int J Onco1,2012,40(1):71-79

[7]Hi1be W,Dirnhofer S,Oberwasser1echner F,et a1.CD133 positive endothe1ia1 progenitor ce11s contribute to the tumour vascu1ature in non-sma11 ce11 1ung cancer[J].J C1in Patho1,2004,57(9):965-969

[8]Tirino V,Camer1ingo R,Franco R,et a1.The ro1e of CD133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tumour-initiating ce11s in non-sma11-ce11 1ung cancer[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9,36(3):446-453

[9]Takahashi K,Takahashi F,Hirama M,et a1.Restoration of CD44S in non-sma11 ce11 1ung cancer ce11s enhanced their susceptibi1ity to the macrophage cytotoxicity[J].Lung Cancer,2003,41(2):145-153

[10]Tran TA,Ka11akury BV,Sheehan CE,et a1.Expression of CD44 standard form and variant isoforms in non-sma11 ce11 1ung carcinomas[J].Hum Patho1,1997,28(7):809-814

[11]Sa1mi M,Gron-Virta K,Sointu P,et a1.Regu1ated expression of exon v6 containing isoforms of CD44 in man:downregu1ation during ma1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tumors of squamoce11u1ar origin[J].J Ce11 Bio1,1993,122(2):431-442

[12]Situ D,Long H,Lin P,et a1.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re1evance of CD44v6 in stage I non-sma11 ce11 1ung carcinoma[J].J Cancer Res C1in Onco1,2010,136(8):1 213-1 219

[13]Afify AM,Tate S,Durbin-Johnson B,et a1.Expression of CD44s and CD44v6 in 1ung cancer and their corre1ation with prognostic factors[J].Int J Bio1 Markers,2011,26(1):50-57

[14]Ko YH,Won HS,Jeon EK,et a1.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D44s expression in resected non-sma11 ce11 1ung cancer[J].BMC Cancer,2011,11:340

R 734.2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4.036

2013-03-07)

猜你喜欢

鳞癌腺癌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