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控发动机燃油碰撞回收装置的设计

2013-09-02逯玉林郭亚兵

汽车电器 2013年4期
关键词:燃油泵导通油泵

逯玉林,牛 晶,郭亚兵

(天水师范学院工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车祸中的火灾是引起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主因之一,而车祸火灾主要是由外泄的燃油被点燃引起的。在车辆碰撞时,引起燃油外泄主要有高压燃油管路品质不过关,或有先天性的砂眼引起燃油外泄;管接头或接管口处松脱造成燃油泄漏;在使用过程中,因腐蚀、碰撞振动、老化等原因而出现容器和管路破裂管路接头松动,油开关关闭不严等[1]。另据美国汽车火灾起火物分类统计表明:汽车火灾的起火物主要是绝缘电线、电缆,其导致的火灾占总数的27%;其次为可燃或易燃液体或气体,包括烟雾剂、雾状蒸发物,其导致的火灾占总数的26%;然后依次为无类别着火物、多种类型的着火物、汽车座椅或装饰物、轮胎等,分别占总数的15%、11%、2%、2%;而电路超负荷、发生松动、接线绝缘老化破损,汽车在颠簸的行驶中造成接线与接线、接线与车体发生短路打火引燃可燃物则比例更大[2]。因此防范碰撞车辆的火灾,首要在抑制燃油的外泄。

1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结构原理

图1为燃油喷射系统的管路图,整个燃油管路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系统管路 (从燃油泵出口到调压器入口的管路);二是回油管路 (从调压器出口回到油箱的管路)。油箱中的燃油经电动燃油泵加压输送到系统管路中,系统管路内的油压受调压器调节,使油压保持在0.3~0.35 MPa之间。而调压器所释出的回油经回油管路流回油箱[3]。调压器由真空室、油压室、膜片、膜片弹簧及阀门等组成,如图2所示。

真空室由软管连接到进气歧管,发动机运转时真空室的真空度约为430.61~531.93 mmHg[2]。 真空对膜片施加一向下拉力F1,而膜片弹簧对膜片施加向上推力F2,系统管路的油压对膜片施加一向下压力F3,由F1+F3=F2的三力的平衡,以调节系统管路内的油压。当发动机停止运转时,进气歧管内无真空形成,故F1=0,且F2>F3,因此调压器阀门将被关闭;此外,由于燃油泵出口装有单向阀,所以燃油泵不运转时,系统管路形成被封闭状态,而得以保持0.25~0.32 MPa的残压。设计此残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空气渗入系统管路中,以增加发动机起动性能[4]。该残压的设计虽有其必要性,但在车祸发生时,此残压却是引起燃油外泄的重要成因。

2 汽车碰撞时残余燃油回收装置设计目的

当车辆遭受撞击,燃油系统油管产生裂缝 (或破损)时,如果只利用燃油泵逆转回吸管内燃油到油箱,仍有少许燃油会外泄。此安全装置能于裂缝刚生成瞬间抑制燃油外泄,以防止车辆火灾。如果在裂缝生成瞬间,空气能从裂缝被吸入油管中,即可形成空气气锁的效能,达成瞬间抑制燃油外泄的目的。

3 回收装置的设计

该装置的设计分为控制电路设计和燃油管路的设计。

3.1 控制电路设计

一般车辆有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制动防滑控制系统等十余项控制系统,每个控制系统均有一个控制器 (ECU),以控制所归属的执行器[5]。该装置所要控制的执行器是燃油泵和电磁阀,此两项制动器受撞击信号、计时器以及继电器的控制。

图3是该设计系统控制电路图,分A区和B区。其中A区为油泵正常工作的电路,油泵继电器提供12V的工作电压给油泵工作。当车辆受到撞击5s内控制电路的作用情形是:电源经由撞击信号通过油泵断油继电器,使油泵停止运转,断油电磁阀动作,将油路与油泵截断;通过延迟断电计时器 (5 s),使吸油继电器导通,促使回油电磁阀1和2以及真空电磁阀动作,将油泵截断油路中的油吸至真空管内储存 (见图4);电源经由撞击信号通过延迟导通计时器 (5s),使延迟导通计时器动作,此时回油电磁阀3与大气电磁阀关闭,防止储存在真空管内的油外漏。当车辆受到撞击在6~10s时,与5s内控制电路作用的差异点为,延迟断电计时器 (5s)由导通状态变为断电状态,使吸油继电器、回油电磁阀1和2以及真空电磁阀由动作变为不动作,延迟导通计时器 (5s)由断电状态变为导通状态,使回油继电器的触点导通,促使回油电磁阀3和大气电磁阀动作,使先前储存在真空管内的油回流到油箱内。

3.2 燃油管路的设计

传统的燃油系统管路如图5所示。在此管路的基础上,燃油泵出口设计的单向阀会阻止管内燃油被回吸到油箱,为得到空气气锁的目的,我们在油箱与燃油滤清器间加装一个电磁阀,在油压调节器后也加装一个电磁阀,正常行驶时电磁阀是不导通的,另外在回油油路与油箱间加装一个单向阀,防止吸油时将油箱内的油吸出,原理示意图见图4。

当车辆遭受撞击时,接收到撞击信号,断油电磁阀、回油电磁阀1和2与真空电磁阀导通,将油泵与油路截断,再利用进气真空将调压器前后管路的残油都吸进真空管;这样不论油管裂缝发生于何处,此裂缝两侧燃油将受不同方向的吸力,空气容易从裂缝被吸入管内,而得到空气气锁的效能,如图6所示;最后大气电磁阀和回油电磁阀3导通,使真空管先前所储存的燃油流回至油箱。

4 结论

在模拟车辆遭受撞击时,油管裂缝处产生空气气锁功能,使燃油外泄瞬间被抑制;同时使油管中的剩余燃油被高效率回收,从而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然而此装置仍然有更深入实验的必要性,例如油管不是出现裂缝而是断掉,或裂缝的生成位置等,未来希望有更深入的研究使该装置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孙振东,朱海涛,刘玉光.在追尾碰撞事故中乘用车防止火灾危险试验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6(4):62-65.

[2]戴晓良,蔡志华,龙志军.汽车火灾发生机理与对策研究[J]. 汽车零部件, 2010 (10):80-83.

[3]陈家瑞.汽车构造 (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蹇小平,麻友良.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5]付百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燃油泵导通油泵
基于Petri网的无刷直流电机混合导通DSP控制方法
川崎BZ740油泵修复工艺设计
300 MW汽轮机组润滑油系统运行工况分析
某型号产品电性能测试数据漏项问题分析
2010款吉利美日车热机时发动机加速无力
2012 款本田CRV 车发动机偶尔无法起动
串联晶闸管同步导通设计研究
雷克萨斯ES200启停系统无法工作
基于LSTAR的机载燃油泵多阶段退化建模
浅谈电缆网电性能检查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