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解冻

2013-08-30石云峰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年8期
关键词:存款市场化金融机构

石云峰

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内容包括:一、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二、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四、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原以为央行会逐步放宽贷款利率的浮动限制,而现在一下子取消了这一限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王军表示。

外国媒体更是称“这释放了一个信号,预示着中国政府不希望再过多的干预市场,他们想推行自由市场机制,让市场参与者来决定货币价值、利率水平。当由国内外市场参与者开始参与市场定价的时候,有理由期待中国利率市场将迎来一段高波动期。”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不仅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总体看,此项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金融机构第一季度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只有大约11%的实际操作利率是低于基准利率的。眼下,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加小。

目前国内票据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是相当高,完全不同于银行贷款管制的情况。在票据市场上,银行的贴现利率眼下也已经没有完全按照央行再贴现利率基准加点的方式来确定。不同银行都有不同的票据贴现利率,所以贴现利率的定价依然会延续之前的做法。

此前农村信用社实际贷款利率就已触及上限,而且其他各类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均已放开,通过竞争决定贷款利率的机制已初步形成。“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政策的出台,短期内应该不会导致涉农贷款利率大幅上升。但长远看,拿掉上限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按照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自主定价,提高发放涉农贷款的意愿;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满足多层次涉农贷款需求的能力,提高涉农贷款资金的可得性;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各类金融机构间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不断优化涉农资金配置效率,对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从实际情况看,有理由相信此次改革,短期内虽然不会在市场中引发地震,但这对中国经济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无疑,这一变化传递出了新一届政府中国经济改革计划的信号。

银行业的新格局?

近30年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自然有来自银行的贡献,经济的高速增长反过来也给银行带来巨大需求。但银行依赖利差收入和资本消耗型的增长模式已经到头了,传统的外延式银行增长方式即将结束。

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复旦管理学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存活就要认清目前经营面临的变化,从而做出变革与创新。”马蔚华也认为,“金融正面临着资本性脱媒和技术性脱媒,直接融资方式的兴起将逐渐边缘化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在银行体系外有一个越来越发达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债券、信托、理财、PE、VC、民间借贷,这些市场产品更接近于市场的利率,所以很多钱就从银行体系外流到金融市场。金融脱媒正从负债和资产两个方面挑战着银行。中国的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例在去年降到60%以下,而这是美国80年代的水平,美国现在这一数据已经小于30%。”

利率市场化改革蕴藏着风险,也孕育着机遇。对于金融结构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它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长远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多家银行业务种类、水平几乎千篇一律的局面将被打破,信贷资源配置上“要么撑死、要么饿死”的严重不均、不公和失衡状况将会得到改善。

一位上海银行的管理层告诉记者:“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可能出现不同性质的银行利率波动幅度有所区别的情况。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同风险喜好与预期收益的银行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将会更加多元化。比如,利率市场化促使银行经营管理部门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客户的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因为社会的金融需求和需求方本身是多元的,那么金融服务的提供的日趋多元化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换句话说,这是计划一刀切导向,向市场导向的哲学转变。”

利率市场化同样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还将引起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利率缺口必然伴随着利率风险。只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迫使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稳中求进

无论如何,目前外界洋溢的乐观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成熟的,而从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之举发出的那个“信号”,可能实际上是悲观的。法国巴黎银行的经济学家彭垦表示:“虽然解除存款利率限制的可能性仍在,但实际上,只放开贷款利率这个决定本身就意味着,更大胆的自由化提议被否决了,或者至少是被推迟了。这个决定说明,一些改革正在进行,然而实际上可能减少了近期内放开存款利率的可能性。”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系统化的进程,最早甚至可以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仅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进行管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已实现市场化。正在改革当中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才是人们最近所热议的。

当记者问到下一步如何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时,央行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为此,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事实上,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正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顺序发展,当然相信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将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从前面的分析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虽然此次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解除看似突然,但实际上时机和条件上都已经非常的成熟。从保持对经济的控制力角度看,相信政府的选择会是先放弃价格管制,最后才是量的控制,并且一定是稳中求进、一步步来。毕竟金融历史上,那些一夜之间放开利率、汇率的经济体的血淋淋的教训不应该被轻易遗忘。

猜你喜欢

存款市场化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追回挪走的存款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生命的存款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