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层状况研究

2013-08-29顾和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16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下层阶层

■顾和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促进了农村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许多农村社会成员获得了转换职业身份的新机会。在农村社会的这一变迁过程中,农村社会成员改变以往单一的种植行为,从事多元化生产经营的趋势日益显现,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居民首先分化为两个群体,一个是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另一个是仍然留在农村的居民,笔者的另一篇文章发现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社会分层的趋势日益显现,并且农村的社会分层状况正影响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形态及变迁。但对于仍然留在农村的这部分居民,是否也如农民工一样经历着社会分层,对此我们仍知之甚少,因此本文拟从收入分层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居民的社会分层状况,并且本文关注的主要是那些有非农收入的农村居民。

本研究所用数据为中国——印尼农民工调查数据(RUMiC)2008年的数据,中国部分的调查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该调查在中国的九个省市展开,分别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和河南。调查方法采取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和个人的收入、消费、就业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资料,调查样本在全国地理、人口、社会、经济方面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2008年的调查覆盖了农村7999户和31791人,城镇4999户和14699人,农民工5008户和8535人。因本文主要考察农村居民收入分层状况,舍弃城镇和农民工样本,以及最近一周没有从事过1小时以上有收入非农工作的个体,最后使用的样本量为9817个。

一、收入分层概念及分层标准

社会分层分析考虑的主要是社会群体的异质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群体在生产和消费行为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社会分层分析的重点是要找到合适的标准,将差异较大的群体分成不同的亚群体,以研究各类亚群体的特征,并根据各个阶层的不同特征制定具有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传统上,收入是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家庭或个人经济社会地位最直接的指标,是最基本的社会分层之一,收入分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狭义的,按工资收入分层;另一类是广义的,按总收入分层,即除了工资,还包括资本收入、租金、转移性收入以及养老金等收入,本文的收入分层是广义上的收入分层。

张涛(2007)根据武汉市农民工的工资情况,确定了农民工的收入分层标准:月收入800元以下的归为下层收入者,月收入800-1200元的归为中下层收入者,将月收入1200-2000元的归为中上层收入者,月收入高于2000元的归为上层收入者。

但张涛研究的主体是农民工,其收入或工资状况主要取决于流入地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我们所研究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其收入状况主要取决于农村当地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并且他们的样本来源于武汉,而我们的样本包括九个省份,地域跨度上更大。因此如果照搬上述文献的分层标准,显然是不恰当的。

鉴于张涛(2007)的研究没有说明调查的年份,我们也无法根据各地的CPI指数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以消除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张涛(2007)文中统计出来的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水平是1269.86元,我们的样本中农村居民的平均月工资水平是1391元,因此根据两套数据平均值的差异,我们重新确定了收入分层的标准:月收入876元及以下的为下层;月收入876元~1314元的为中下层;月收入1315元~2191元的为中上层;月收入2192元及以上的为上层。

二、农村居民收入分层状况

根据上述分层标准,农村居民收入分层及各阶层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 农村居民收入分层及各阶层特征

上表汇报了农村居民收入分层状况及各阶层的特征。从上表的结果显示下层、中下层、中上层、上层的比例分别占22.37%、36.16%、31.75%、9.72%,其中中下层和中上层占总样本量的67.91%,反映了中间收入阶层的比例较大,初步体现出“橄榄型”结构(极富极贫的两极较小,中间阶层相当庞大),但这一结构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橄榄型”,因为下层与中下层仍占总样本量的58.53%,因而仍具有“洋葱型”结构的某些特征。这也反映出当前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过渡性特征,即从“洋葱型”结构向“橄榄型”结构过渡时期的一种中间类型。

一般而言,“橄榄型”结构被认为是最为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因为庞大的中间阶层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强的调节功能和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而富裕和贫困的相对存在,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效率产生激励作用,所以能促进整个社会整体向前迈进。

从月收入水平来看,下层、中下层、中上层、上层月平均收入分别为608、1098、1675、3508元,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其中上层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别是中上层、中下层、下层的2.09、3.19、5.77倍,甚至比流入城市农民工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这也提示我们今后在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时候,要区分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和仍然留在农村的居民。

下文试图分析造成收入差异的原因,发现上层劳动者中自雇的比重占到29.45%,要高于其他几个阶层,而自雇者收入普遍高于工资性收入者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自雇能部分的解释收入差异,但解释力要远远低于农民工。下层农村居民从事自雇的比重要高于中间阶层。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各个阶层男性的比重相当较大,上层中男性占到81.45%,依次递减,下层中男性的比例仅占到50.27%,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收入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性别差异所造成的,因为农民工性别工资差距较大,而下层劳动者中男性的比重较低,导致了平均收入水平较低。

从各个阶层拥有保险的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各个阶层拥有医疗保险的比重都很高,在90%以上,这主要得益于近年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动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上层农村居民享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比重均要高于其他几个阶层。反映了上层不仅收入水平较高,并且社会保障程度更高。如果考虑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这几个阶层的社会分层趋势更明显。

三、基本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利用中国——印尼农民工调查数据(RUMiC)2008年的数据分析得出,被调查者的经济收入呈中间收入阶层的比例较大,初步体现出“橄榄型”结构的特征,与此同时下层和中下层的比重仍较大,因而仍具有“洋葱型”结构的某些特征。这也反映出当前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过渡性特征,即从“洋葱型”结构向“橄榄型”结构过渡时期的一种中间类型。

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上层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别是中上层、中下层、下层的2.09、3.19、5.77倍,接下来的分析表明自雇和男性比重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差异的两个重要原因。从各个阶层的社会保障来看,上层农村居民享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比重均要高于其他几个阶层,医疗保险的享有程度在几个阶层之间差异不大,主要得益于近年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动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以上结论呼吁根据不同收入阶层的个性特征构建差别化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1]侯麟科.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社会分层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0(1):41-49

[2]张涛.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层及其影响:以收入分层为视角——武汉市农民工思想道德调查分析报告[J],青年研究,2007(6):30-35

[3]刘成斌、卢福营.非农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农村社会分层[J].中国人口科学,2005(5):75-81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下层阶层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一类多个下层的双层规划问题
积雪
陕西横山罗圪台村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