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决策》这五年

2013-08-27胡骏

决策 2013年7期
关键词:副区长安庆市邮件

胡骏

(作者系安庆市宜秀区副区长)

我在党校工作过十年,一直讲授管理类课程,与学员有大量多层次多方面的交流,也对现实中的领导与管理有思考。2007年从事党务工作后,对干部的成长规律有了浓厚兴趣,我看到周边的人为职务晋升或者交流焦虑,因为这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和家庭的工作和生活,也看到组织上为事业选人用人的不易。其实,从单个干部成长来看,是有偶然性的,但是从某个区域整体来看,因为组织与环境的要求,干部成长还是有某种规律性的。

因此,我觉得在企业管理中常用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在党政干部中还是有必要加以应用的。这能使干部个人对自己工作生涯有清醒认识,主动积极应对,也能促进组织对干部队伍建设有宏观战略设计,也使干部工作更人性化,更有针对性。

正是基于此,2009年4月,我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市委书记简历作了梳理分析,并结合对各市工作的了解,写出了《市委书记是怎样“炼”成的》一文。在寄给谁时费了一番思索,我翻看自己订阅的刊物,认真比较一番,还是选定了《决策》。这本杂志作为政府部门主办的刊物,能办得这样生动活泼,关注实际而不流于形式,可读性这样强真是不容易。

邮件发过去没几天,《决策》的编辑就亲自回邮件给我鼓励并提出修改意见,让我深感意外,也确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6月份文章刊出,让我惊喜,也让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了自信。我接下来又写了一篇《省委书记的成长之路》,刊于第11期上,该文经过网络转载和其他平面媒体的“二次传播”,产生较大反响。于是《决策》在第12期专门发文,谈该文的传播链和冲击波,对这篇文章的影响给予了充分肯定,让我倍受鼓舞。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邮件来往多了,编辑部也不断给我出选题,比如,《京官到地方淬火》、《副省级城市“一把手”》,再到80后、70后的年轻干部成长等,都进行过梳理分析。而且,每次随邮件而来的是大量他们自己收集的资料。从这里,我不仅看到他们的敬业,也明白《决策》为什么有那么多来自方方面面的作者,都是编辑部教出来、带出来的。

跟随《决策》一个个深入而独到的选题,我认识的《决策》编辑记者越来越多,折服于他们的知识面和才华,以及深厚的文字功底,也惊叹于他们能把各类不同选题都做得那么深入,我知道这里肯定要下大功夫。

坦率的讲,在繁忙工作之余,要真正写出一篇有思想、有独到见解的文章是不容易的,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但是,发现问题、收集资料、思考成文的过程,又是令人十分愉快的。这个过程能让人脱离一般世俗,在理性轨道上行走,让思想和精神获得一次洗礼;这也能让我们暂时脱离行政思维,把行政语言转换成媒体语言,甚至学术语言。

真的感谢《决策》,这些年陪伴我的业余生活,让其充实而有意义。近来读吴官正同志的《闲来笔潭》,感受到每一个人,不论职位高低,都有他自己的精神生活。与《决策》相伴而行,可以让我们常常换换脑子,吸吸清新空气。

《决策》创刊20年,衷心祝愿这本杂志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分享他们对工作对生活的感悟,感受快乐。

(作者系安庆市宜秀区副区长)

猜你喜欢

副区长安庆市邮件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我想养一只猫
来自朋友的邮件
安庆市小精灵画室抗疫作品
安庆市水产路桥梁设计方案研究
CMailServer
一封邮件引发的梅赛德斯反弹
特稿
环保工作不力 天津市东丽、津南两名副区长被免职
不辜负人民的信任与重托——记河北省人大代表、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