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首次确诊梅毒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

2013-08-24王维韦孙仁山伍津津周金玲彭超霞

重庆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梅毒交流护理人员

王维韦,孙仁山,伍津津,周金玲,张 梅,彭超霞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皮肤科,重庆 400042)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梅毒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染,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先天性梅毒[1]。患者由于感染了梅毒往往感到羞愧,加上因疾病本身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患者常表现出警惕、孤独、忧郁、焦虑、恐惧,甚至对社会不满等不良情绪[2]。为了解首次确诊为梅毒的患者的心理压力,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笔者对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本科首次确诊为梅毒的34例住院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首次确诊为梅毒的34例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目前国内梅毒实验室诊断标准[3],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1~76岁,平均(42.5±13.5)岁。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7例。其中,干预组:男10例,女7例;年龄22~76岁,平均(42.8±13.9)岁;对照组:男10例,女7例;年龄21~72岁,平均(42.3±13.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均住院14d。

1.2 方法

1.2.1 观 察 指 标 采 用 焦 虑 自 评 量 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价。

1.2.2 调查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梅毒治疗方案给予药物治疗和护理,采用SAS和SDS进行患者心理测评。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由责任护士与首次确诊为梅毒的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患者现有的不良心理状态,根据收集到的结果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健康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梅毒的传播途径、分期、需注意的相关事项、治疗的重要性、临床预后及复诊时间,同情并安慰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温暖,让患者了解疾病得到控制后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每日与之进行交流,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一般的健康知识宣教,每周只进行1~2次交流。每位患者出院前再进行一次测评。

1.2.3 判定标准 使用SDS及SAS调查两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变化。患者在充分了解后自行填写,共20个项目,每项评定采用4分制计分,将20项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将其分为4个等级,50分为划界限,50~<60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60~<70分为中度焦虑或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或抑郁[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心理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对照组心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分,n=17)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分,n=17)

a:P<0.05,与干预组干预前比较;b: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组别SAS SDS对照组干预前 58.0±10.9 56.7±11.7干预后 53.6±10.6 54.9±12.3干预组干预前 57.4±12.4 56.6±11.4干预后 41.2±10.8ab 39.5±9.3ab

3 讨 论

首次确诊为梅毒的患者通常不愿接受检查结果而进行多次复查,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抑郁、报复社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笔者所选用的SAS及SD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5]。研究表明干预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心理较对照组明显好转。

作为护理人员,笔者的体会如下:(1)尊重患者隐私。护理人员要尊重这类患者的隐私,不能表现出歧视与冷漠[6],应采用单独交谈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交谈时注意语气和语调,态度诚恳、耐心倾听,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的关心与帮助。每次交流都应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让患者敞开心扉,放松紧张心情,达到深入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的目的。(2)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患者因初次确诊为梅毒,对该疾病的发生机制缺乏了解。护理人员首先应告知患者梅毒作为一种病毒感染,其主要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使患者明白早期正规治疗的重要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告知其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避免再感染及感染他人,治疗后还应定期复诊。(3)患者及家属心理的护理。治疗梅毒需花费一定的费用,患者一般会难以启齿告诉家人,害怕亲属的远离和社会的歧视,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些家属不谅解,护理人员应单独与其进行交流,让家属也了解该疾病,打消其顾虑,家人的关心与谅解可使患者安心治疗。(4)帮助患者重返社会。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充分了解梅毒,树立信心,打消患者出院后的顾虑。如患者初次确诊并无其他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可重新走入社会,进行正常的工作,但要避免劳累,生活作息要规律,注意个人卫生,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总之,对首次确诊为梅毒的患者,护理人员不仅要指导其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还要以护理伦理学的要求提升护理道德[7],为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戴莉,温志超,王瑞彬,等.健康教育在盆腔炎合并梅毒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性科学,2011,20(3):13-14.

[3] 陈华根.梅毒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3):245-246.

[4] 李小琴.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44-45.

[5] 朱爱珍.围术期梅毒患者的心理干预[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8):898-899.

[6] 李慧,张萌.神经梅毒治疗和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8(28):2715-2717.

[7] 周小红.从护理伦理学的角度关爱骨科梅毒病人[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1):98-99.

猜你喜欢

梅毒交流护理人员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