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井巷道围岩地应力分布规律测试及控制技术

2013-08-16李士栋

山东工业技术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主应力锚索锚杆

李士栋

(肥城矿业集团 单县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单县274300)

0 工程概况

根据原岩应力测点布置的基本原则,依据陈蛮庄煤矿井下的开拓布置情况,在现有巷道揭露范围内选择了四个测点进行原岩应力实测,编号分别为CMZSC-1、CMZSC-2、CMZSC-3、CMZSC-4,测点绝对深度941.7m。

实测表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与巷道掘进方向的夹角较大,最大水平应力对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大。根据实测的原岩应力,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探求原岩应力与锚杆支护强度的关系,为巷道支护提供科学依据。

支护系统的成功关键是锚杆支护参数设计要合理,支护参数包括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锚杆直径、锚杆型号等。巷道围岩松散破碎范围是决定锚杆长度的重要因素,原则上讲,锚杆的长度应该足以锚固到松散破碎范围以外的一定深度。

1 支护系统数值模拟分析

采用大型岩土类三维分析软件3D-FSM·DDM 间接边界元数值系统对巷道开挖后,对采用不同支护方式巷道的围岩力学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具体数值计算模型及方案如下:

根据原岩应力第一测点(CMZSC-1)的地质条件,建立测点周围西翼回风大巷的数值计算模型。巷道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其形状尺寸断面净宽为4.0m,净高为3.6m。方案1 采用锚网喷支护(断面布设14根Φ18mm×1.8m 锚杆),方案2 采用锚网喷+锚索支护(断面布设14 根Φ20mm×2.4m 锚杆,同时增加3 根Φ17.8mm×6.3m锚索)。

考虑到边界效应和计算速度因素,最终计算模型长度为20m,模型共有720 个单元,378 个节点。方案1 每个断面布设14 根(Φ18mm×1.8m)锚杆,锚杆共有1680 个单元,1960 个节点;方案12 每个断面布设14 根(Φ20mm×2.4m)锚杆+3 根(Φ17.8mm×6.3m)锚索,锚杆共有1680 个单元,1960 个节点,锚索有360 个单元,480 个节点。为了更好地模拟锚杆支护沿着不同方向支护的围岩力学特征,本次数值模拟模型在巷道周边施加原岩应力测点CMZSC-1 实测的原岩应力测试参数,方案施加的原岩应力参数见表1。

2 不同支护方式下的巷道力学作用模拟分析

2.1 不同支护方式下的巷道主应力矢量对比分析

巷道开挖后采用锚网喷支护和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两种支护方式下,巷道周边围岩主应力矢量对比分析:当模型采用锚网喷支护时,巷道周边围岩较支护之前主应力有所减小,左侧顶板的最大主应力减小为12.11MPa;当模型采用锚网喷+锚索相耦合的支护方式后,巷道周边围岩较支护之前主应力有较明显的减小,左侧顶板的最大主应力减小为6.47MPa,降幅较大,说明采用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式更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

2.2 不同支护方式下的巷道位移矢量对比分析

巷道开挖后采用锚网喷支护(断面布设14 根Φ18mm×1.8m 锚杆)和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 (断面布设14 根Φ20mm×2.4m 锚杆+3 根Φ17.8mm×6.3m 锚索)两种不同的支护方式下,巷道周边围岩位移矢量对比分析:当模型采用锚网喷支护时,巷道周边围岩较支护之前位移矢量有所减小,左侧顶板的最大位移矢量减小为18.9mm;当模型采用锚网喷+锚索相耦合的支护方式后,巷道周边围岩较支护之前位移矢量有较明显的减小,左侧顶板的最大位移矢量减小为9.43mm,降幅较大,说明采用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式更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

2.3 不同支护方式巷道稳定性对比分析

图1 不同支护方式下的巷道稳定性对比分析图

图1 为巷道开挖后采用锚网喷支护和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两种不同的支护方式下,巷道周边围岩稳定性对比分析图。当模型采用锚网喷支护时,巷道周边围岩的塑性区和破坏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同时巷道左侧顶板和巷道右侧出现了部分拉应力区;当模型采用锚网喷+锚索相耦合的支护方式后,巷道周边围岩塑性区和破坏区较支护之前有较明显的减小,同时巷道左侧顶板和右侧底板区域出现大面积的拉应力区,说明采用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式更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

3 支护效果

采用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案,从巷道周边围岩的应力、位移及稳定性特征证明该支护方式更能有效的控制巷道周边围岩的变形,采用锚网喷+锚索的耦合支护方式是可行的。改善了陈蛮庄煤矿类似巷道工作面环境,减少了巷道扩修维护。

4 结语

4.1 当巷道掘进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平行时,受水平应力影响最小,巷道顶板的主应力、位移和破坏范围明显大于巷道两帮及底板;当巷道掘进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垂直时,受水平应力影响最大,巷道两帮的主应力、位移和破坏范围明显大于巷道顶、底板。

4.2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获得了深井巷道的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技术。原岩应力实测表明,工作面布置巷道与最大水平应力夹角一般在40.16°~69.49°左右,巷道一侧出现应力集中而另一侧应力释放,在巷道周边围岩破坏严重部位适时实施锚网喷+锚索支护方式可以加强深井巷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

4.3 原岩应力实测表明巷道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近乎垂直,受水平应力影响较大,巷道周边围岩受采动影响,最大水平主应力不断增加,当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或等于临界水平主应力时,极易发生冲击动力破坏,造成围岩失稳。原岩应力实测结果既可以为冲击危险的预测提供判据,同时也为采取解除危险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1]崔云龙.简明建井工程手册[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2]软岩工程支护理论与技术[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主应力锚索锚杆
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临兴地区深部煤储层地应力场及其对压裂缝形态的控制
变截面底端扩体型锚杆在粉质黏土中的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综放开采顶煤采动应力场演化路径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地应力对巷道布置的影响
——以淮南矿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