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水彩画创作语言

2013-08-15韩鄂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画种水彩画水彩

韩鄂生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一、现代语境中的水彩绘画

(一)现代思潮对水彩的影响 追溯现代绘画变革的历史,我们就不得不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当时,“印象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等艺术潮流轮番登场,改变了传统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以客观再现为审美规范的绘画,动摇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现代艺术由过去对主题的关注转化为更多地注重绘画形式语言本身,这一变革,又进而启迪了20世纪西方强调结构的抽象艺术,强调主观感情的表现主义,并导致了现代艺术思潮的形成。

水彩画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水彩画是最接近中国审美思想的西方画种,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中国文人接受并广泛普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彩画进入繁荣期,水彩画的观念、体系已发生重大转变,从表现内容到表现手法进入了一个多元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水彩画的现代性探索 中国画和西方的水彩画都是以水为媒介来作画的,笔、颜料、纸可以通用,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照相机发明之前,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到巴黎学院派艺术都是以真实地再现对象为目的,艺术的基础学科包括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以及结构学,美术学院教学课程安排缜密、机械,按部就班。初学者的基本功练习由几何体、分面像、石膏头像、石膏胸像再上升到真人模特头像、胸像、全身像……西方绘画是用科学的方式来阐释并解决绘画中的问题。中国画追求画家个体精神世界的表现,绘画形式如工笔、写意、花鸟、山水等,如同中国诗词一样追求的是意境、境界,而不大注重写实。

西方绘画随着照相术的发明,或称“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真实地再现和记录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艺术家关注的重心,由主题转移到绘画形式语言本身,正如“现代主义之父”塞尚所说,“绘画重在创造,重在画家的感受和情绪的抒发而不在于再现和摹仿,更不在于理智地、科学地、准确地、原封不动地抄袭对象”。[1]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绘画出现某些方面的融合。尤其是西方的水彩画,和东方的中国画在材料工具上不谋而合;对“水”所作的融入东方智慧的哲学思考,使水彩画的现代性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随着观念的更新和材料的变革,“水”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质,水在画纸上的渗透达到了不同寻常的表现力。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动下,让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纵情挥洒,以“意”驭“形”,生成理念和意境的浑然之美。

从再现到表现,将西方绘画与中国文化的整体语境、民族精神融会贯通,现代水彩画营造了一个能满足主体心智活动的非物质化的新天地,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承载和表达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情感。

二、现代水彩绘画创作语言

(一)现代水彩画的创新性 水彩画的创新正走向绘画观念及表现技法的多元化时期,艺术观念、组织形式、表现技法等构成了现代水彩画的核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彩画材料工具的改进和多样性使它的发展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缩小了与油画、国画的差距,水彩画同样可以创作出复杂、尺寸较大的作品。从而改变水彩画在其语言形态构架上的单薄,更好地表现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复杂性。水彩画家们的创新是以水和色的交融来构建画面的,在水的作用下形成流动韵律之美,充分利用水和色的优越性,即利用水色的透明,以渲染浸润等技巧充分表现气韵、气势、意境这种典型东方审美情趣。西方水彩画追求塑造的极致、光影的变化、色彩的丰富,中国画追求无拘无束的线条、痛快淋漓的泼洒,将两者融会贯通,现代水彩绘画创作语言就会有无限宽广的空间和顽强的生命力。

(二)现代水彩画的语言表达 现代水彩画的语言由水彩画材料、技法和美学观念构成。水是水彩画的生命,对水的控制和把握贯穿水彩画作画的整个过程。水的流动或产生飘逸朦胧的神秘感,或深入细致、惟妙惟肖的生动性,它的表现力毫不逊色于其它画种,甚至有其它画种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水彩画也和其它画种一样有自己的软肋,如:对水的控制不能做到像油画之于颜料般的精准,颜色的干湿变化大等。我们可以借助其它绘画材料来弥补它的不足之处,例如溶于水的丙烯材料可以反复多次地进行修改,克服了水彩画容易画灰、画脏、画死的毛病,又不失水彩画的语言特征。用丙烯材料作底子产生的肌理效果同样也是水彩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肌理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肌理带有韵律、连续、重叠、粗细、疏密、软硬、交叉的特性,形成强烈的视觉触摸感,画面所呈现的艺术效果是传统技法无法达到的。在当今的各类水彩画大展中就产生了很多水彩和丙烯材料相结合而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对现代材料的运用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形式,分析这些材料所产生的画面效果和审美规律,恰到好处的运用,就能拓展现代水彩画的语言表达空间。

水彩画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多元化的发展势不可挡,兼容并蓄才有无限的空间,水彩画家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对当今的艺术家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了解西方近现代的主流思想意识,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的美术思潮和美术创作,现代水彩画的创作语言表达也要紧跟时代潮流的变化,不断地完善拓展,在寻找语言的合理性时,探索新的形式来表现个体的意识,它决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科技材料的进步一切皆有可能,它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多元化是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不能脱离水彩画的透明、清新、流畅的语言特征。我们在进行绘画创作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借用其他画种的工具材料和技法,虽然达到了追求的目的,但水彩画的语言特征丧失殆尽,这是不可取的。

当然也不能仅仅为了保持水彩画的传统语言特征而束缚我们的大脑,所谓的“正宗”既是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作怪,在保持这些传统语言特征的同时,融入新的元素使其更加丰满,就能更加贴切地表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感情。与时俱进,水彩画才不愧为独立的画种,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改变人们认为水彩画只能用于写生,做简单的记录,为创作打草稿的印象。

若把语言特征和形式作为水彩画追求的唯一标准,把手段当成目的,就是水彩画家的悲哀了,因此现代水彩画的创作不仅要在形式和技法上创新,更要在创作观念上多元化,对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尊重艺术家个体表现意识,正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提出的:“画家是创造者,他已经不把模仿自然现象当作自己的目的,他思考并且应该追求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2]

[1][法]库克.塞尚[M].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2][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画种水彩画水彩
林风眠艺术主张刍议
我的水彩画
水彩的“干”与“湿”
梅青原陶艺雕塑作品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浅析魏晋玄言诗对山水画独立发展的影响
与水彩对话
关于农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