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7例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体会

2013-08-15黄永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4期
关键词:苯巴比妥蒙脱石蓝光

黄永梅

(贵州省织金县妇幼保健院 织金 552100)

47例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体会

黄永梅

(贵州省织金县妇幼保健院 织金 552100)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黄疸患儿,给予综合治疗。结果:痊愈42例,好转3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89.36%,有效率为95.74%。结论:综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新生儿黄疸;综合治疗;白蛋白;氢化考的松;苯巴比妥钠;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产生黄疸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部分新生儿发生核黄疸,影响新生儿的成长[1]。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共47例,经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黄疸的标准[2],其中男25例,女22例;生理性黄疸16例,病理性黄疸31例;平均日龄9 d。

1.2 治疗方法 白蛋白1 g/kg,1次/d,静脉滴注,第 1~3天;氢化考的松 5~10 mg/kg,1 次 /d,静脉滴注;苯巴比妥钠5 mg/kg,1次/d,静脉滴注;蒙脱石散1 g,3次/d,口服。同时采用双面蓝光连续照射,照射光谱为425~475 nm,照射距离20~40 cm,照射24 h,8 h后再根据黄疸指数结果确定光疗时间,一般为8 h、12 h,累积光疗时间不超过72 h。1个疗程为5 d,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其治疗效果。治疗期间,每日监测1~2次胆红素。

1.3 疗效标定标准[3]痊愈:黄疸消退,其他症状消失,经皮胆红素测定正常或血清胆红素测定在正常范围(足月儿<12.9 mg/dL、早产儿<15 mg/dL)。好转:黄疸减轻50%以上,其他症状减轻,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下降或血清胆红素测定值较治疗前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无效:黄疸未消退或加深,其他症状未改善或加重,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不变或增高、血清胆红素测定值不变或增高。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治疗效果 痊愈42例,好转3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89.36%,有效率为95.74%。

1.5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5例,发热3例,腹泻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考虑为蓝光照射所致,未给予特殊处理,停用蓝光照射后均自行痊愈。

2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新生儿轻度黄疸对身体并无损害。若血清未结合游离胆红素明显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引起预后严重的胆红素脑病[4],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死亡。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资料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未结合胆红素的嗜神经毒性,高胆红素血症均可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产生近期或远期永久性损害,核黄疸仅是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的极重的表现,但多见的皮肤及巩膜黄染、腹胀等较轻的临床表现,或在以往认为安全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时,即已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表现为远期的听力损害及智力异常[5]。

本文对47例新生儿黄疸采用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病程短,痊愈率为89.36%,有效率为95.74%。静脉滴注白蛋白能够结合游离胆红素,增加ⅨaE与白蛋白结合的机会,抑制ⅨaE型胆红素逆转为ⅨaZ型胆红素,有利于机体排泄,对于预防核黄疸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氢化考的松稳定红细胞膜,对于肝功能的保护除了在抗炎和免疫平衡方面发挥作用外,也可能与其在肝细胞缺血损伤时,可稳定细胞膜、维持跨膜氨基酸转运、提高细胞内氨基酸浓度、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增强对全身毒物的代谢作用有关[6]。苯巴比妥钠诱导肝酶,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可降低脑代谢、脑血流、细胞内水肿、颅内压、氧耗,增加组织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并可清除因缺氧缺血而明显增加的氧自由基[7]。蒙脱石散作为一种肠道病原清除剂,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能提高黏膜屏障对胆红素的吸附和固定作用,减少小肠黏膜的重吸收。蒙脱石散在肠道内以颗粒形式存在,不进入血液循环,不会对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8]。蓝光照射是治疗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法,可使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氧化分解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汗及尿中排出,防治发生胆红素病,它具有操作方便、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1]刘慧,张璐,代玉龙,等.血清转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1 007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

[3]陈观文,雷双穗.新生儿黄疸方治疗新生儿黄疸10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9):750

[4]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46

[5]宋玲,张明.三黄汤、茵栀黄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168例临床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10):75-76

[6]孙静,钱素云,王荃,等.小剂量氢化考的松对LPS攻击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8):1 556-1 558

[7]刘永贵.苯巴比妥钠对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止惊效果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898-899

[8]王丹.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70-71

R 722.17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4.056

2012-12-12)

猜你喜欢

苯巴比妥蒙脱石蓝光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葛根固敛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测定*
妇科手术前使用苯巴比妥术后致固定性药疹(附1例报告)
草酸对蒙脱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碳化钨与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
苯巴比妥在中毒大鼠体内死后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