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通感隐喻的建构过程

2013-08-15苑晓鹤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源域通感触觉

苑晓鹤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引言

英语“Synaesthesia”源自希腊语,其中 syn-即“一起”、“一样”、“熔合”;—aesthesia即“感觉”,意思就是“together perception”(一起或同时感觉):“A stimulus applied to one of the five senses produces a response from the others.”(适宜于五大感官之一的某种刺激引起其它感官的反应)。

对通感最早的心理学分析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心灵论》[1],后德国古典美学家费歇尔对其进行了美学分析,中国古籍对这种生理、心理乃至语言现象也早有论述,并带几分宗教色彩,西方“通感”理论深受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潮流的影响,英国当代语言学家Stephen Ullmann[2]对“通感”语言现象作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然而“通感”作为一个修辞学术语,却是直至1962年才由钱钟书[3]先生从西方引进的,随后引起国内修辞学界的广泛兴趣。西方语言学界通常把“通感”纳入“Metaphor”的范畴,指出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给事物命名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化

隐喻化是通感隐喻的建构过程主要的机制。

1.隐喻化的基础

(1)属性、原型、家族相似性和模糊性

Taylor[4]的原型范畴化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不固定的;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地位并不相等,有较好的成员和较差的成员之分,较好的成员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较差的成员是该范畴的非典型成员,最好的与最差的成员之间可有等级之别;范畴中原型性更好的成员具有更多的与同类其他成员共有的属性,并具有更少的与相邻类别的成员共有的属性。五大感官分属独立的范畴,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但是每一个认知范畴都有自己的原型成员和边缘成员。各个感官范畴的边缘成员很容易相互融合形成通感隐喻。换句话说,这五大感官范畴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有很多的家族相似性,因此容易彼此融合形成通感隐喻。

(2)格式塔(认知完形)

Ungerer[5]指出范畴化包括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整体感知阶段,这与很多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格式塔的概念是一致的。通感隐喻表明人们对世界的整体感知背后是格式塔原则在起作用的。五大感官是独立的,但凭借其相似性互为融通形成对世界整体的感知,从而对世界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例如,味觉和嗅觉常常一起连用如sweet/bitter/sour/salty smell。

2.隐喻化

Lakoff[6]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其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以及意向图式(im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例如Time is Money隐喻即是从源域Money映射到目标域Time,通过源域Money来思考目标域Time。五大感官即是五大认知域,从源域低级感官到目标域高级感官的映射形成了通感隐喻。

三、通感隐喻的建构过程——五大感官之间的映射

1.触觉感官映射到其他感官

触觉感官作为最基本的感官,是最低级的,因而是通感隐喻最主要的源域[7]。我们的皮肤覆盖全身,能够感知人体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其间的神经末梢将感知到的信号传输到大脑。因此,它的具体、简单和普遍性决定了它是主要的源域。例如,我们的日常用语就有 a light soup(清汤),a piercing smell(刺鼻的气味),a sharp sight(敏锐的视觉),a light breathing(微弱的呼吸声),这些通感隐喻是触觉感官分别映射到味觉、嗅觉、视觉和听觉四个感官。

在所有的通感隐喻中,HEARING IS TOUCH(听觉是触觉隐喻)是最为普遍的。触觉是最主要的源域,而听觉是最主要的目标域。据Sean Day统计,以触觉表示的听觉占据了所有通感隐喻的42.6%(Synaesthesia and Synaesthetic Metaphors,PSYCHE,2(32),July 1996)。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soft voices,a hot debate,warm congratulations,a harsh sound,a soft word,“刺耳”(harsh sound),“尖声尖气的声音”(sharp voice)。

2.味觉、嗅觉感官映射到其他感官

我们的味觉和嗅觉也是主要的感知器官。酸甜苦辣是我们每天需要感受的。英汉语言中有很多“TASTE IS SMELL”和“SMELL IS TASTE”隐喻。如,a sour smell(酸味儿),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and“我们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暖房,暖房里,一阵阵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口中像饮了甘美的矿泉水一般(贾漫《在沙漠上》)”。(We enter into a roomy bright warm house breathing the fresh air just like tasting the honey spring water.

味觉和嗅觉经常被映射到视觉和听觉领域构成VISION IS TASTE和VISION IS SMELL隐喻,如“闻见”(literally:smell),“苦笑”(a bitter smile),a sweet face,embalmed darkness(J.Keats)and HEARING IS TASTE and HEARING IS SMELL 隐喻,如 a bitter dispute,sweet music,a delicious joke,“臭名远扬”(His name stinks),“芳名”(literally:the fragrant name)。

尽管通感隐喻有大量的是以嗅觉和味觉构成的隐喻,但经过研究发现,嗅觉是用的最少的源域。偏用于理性思维的人类不像动物的嗅觉那样灵敏,嗅觉器官并不发达。人们长时间闻一种气味后会感觉比较疲劳,例如,我们进入厨房后可以闻到饭菜的气味,但是过一段时间我们的嗅觉神经就会因过度疲劳而麻木,因而人们似乎因适应而闻不到什么气味了。

3.视觉器官映射到其他器官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视觉器官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汉语中有谚语“眼见为实“,英语中也有谚语“The eye is the lamp of the body.”(眼睛就是身上的灯。)因此,视觉器官经常作为源域映射到其他器官。例如:

The weather was blistering hot,and the man or woman who had to sit on a creeping mule or in a crawling wagon,and boil in the beating sun,was an object to be pitied.(A Tramp Abroad by Mark Twain)

在以视觉为源域构成的通感隐喻中,HEARING IS VISION隐喻是最为普遍的[8]。因为视觉和听觉这两个感官是最为发达的,因此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例如,英语中我们经常说“I couldn’t see what the teacher said just now”.这里听到的被用来描述为看到的,即从视觉感官映射到听觉感官。这类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有更多的体现。

我们在中国的诗词中能看到许多的VISION IS TOUCH隐喻,如“寺多红叶烧人眼”(There are too many maples in the temple to burn the travelers’eyes),“杨花朴帐春云热”(The clouds in spring are hot),“泉清入目凉”(The spring water as we see is very cold),“夜吟应觉月光寒”(At night you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波底夕阳红湿”(The setting sun is damp),“天阶夜色凉如水”(In night’s dim light,the marble steps look like a coldish bay),“促织灯下吟,灯光冷于水”(The light is much colder than the water)。

4.听觉感官映射到其他感官

人类的交流活动主要依赖于听觉和视觉感官。听觉感官在通感隐喻的构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我们的日常用语有a loud skirt(过于花哨而引人注目的衬衫),quiet colors(朴素的颜色),a loud smell(难闻的气味)。

5.通感的通感

通感隐喻不仅在两个感官域之间进行映射,甚至在多个域之间映射,形成通感的通感,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体现。

例一:

Soft music like a perfume,and sweet light,

Golden with audible odors exquisite,

Swathe me with cerements for eternity.

(The Opium Smoker by A.Symons)

在这首诗中,听觉感官是源域,首先被触觉感官soft修饰,然后与嗅觉感官结合在一起perfume.Music被当作light形成HEARING IS VISION隐喻,而味觉感官sweet被投射到视觉感官light形成VISION IS TASTE隐喻sweet light,接着又用视觉感官golden和SMELL IS VISION隐喻audible ordors对其进行描述,最后又与触觉感官swathe结合在一起。这首诗只有三行,却形成了HEARING IS TOUCH,HEARING IS SMELL,HEARING IS VISION,VISION IS TASTE,SMELL IS VISION及 HEARING IS TOUCH隐喻。

例二: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拨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Wang Xiaoyu starts to sing with soft and low voices,which are quite enjoyable as if being ironed and eating ginseng.Her voices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like the thin wire suddenly being thrown into the air,which is really very wonderful.(Travel Notes of Lao Can by Liuer))

在这段中,首先所听到的被所触到的修饰“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接着映射到味觉感官“像吃了人参果”,然后与触觉感官结合在一起“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最后与视觉感官结合“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因此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有 HEARING IS TOUCH,HEARING IS TASTE and HEARNG IS VISION多个隐喻。

英汉的日常用语中也有很多词语显示了五大感官的互通融合。如sharp是属于触觉感官,“刺骨的寒风”,“尖锐”,可以与视觉感官结合在一起,如 sharp eyes,“眼睛尖”,也可以与听觉感官结合,如sharp voice,“耳朵尖”,甚至还可以与嗅觉感官结合,如“鼻子尖”。

四、结论

范畴化的过程实际强调用最小的力气传输最多的信息量。这是认知经济原则,即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处理问题时容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感隐喻同样如此,五大感官之间的联合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基础之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而通感隐喻则是从较低感官形式映射到较高感官形式。在通感中,由较低的感官(触觉、味觉)构成的概念易于理解,而由较高级的感官(听觉、视觉)所构成的概念则相对难以理解。

[1]Aristotle.Rhetoric and Poetics[M].New York:The Modern Library,1954.

[2]Ullmann,S.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57.

[3]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5]Ungerer,F.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汪少华.通感·联想·认知[J].现代外语,2002(2).

[8]覃先美.试论 Synaesthesia[J].外国语,1998(3).

猜你喜欢

源域通感触觉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食的触觉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针对视障者的触觉图形呈现及其设计实现研究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