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2013-08-15魏灿宏

当代医学 2013年36期
关键词:个体化依从性用药

魏灿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主要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1]。对治疗的依从性一定程度的影响着血糖的控制水平,而影响依从性的原因较多,如对疾病及治疗的认识等。为了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提高依从性,促进血糖控制,我们对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山老年专科医院社区的49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现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社区2011年1月-2012年2月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9中男性20例,女性 29例;年龄 36~66岁,平均(49.68±6.73)岁;初中及以上文化40例,小学9例。对照组49中男性21例,女性28例;年龄34~68岁,平均(48.79±7.01)岁;初中及以上文化41例,小学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别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如饮食指导、告知注意事项、定期测血糖等。研究组根据患者的情况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如以下:(1)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史、家族史、治疗史、生活环境、背景等;根据档案内容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2)成立健康指导中心,接受患者的健康咨询;定期举行相关活动,邀请患者参加,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将健康教育的内容整理成册,并向患者发放;对未按时进行治疗的患者,通过电话、上门服务等方式进行指导,并督促其完成治疗;每次治疗时对治疗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如用药的注意事项、目的;饮食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时为患者制定食谱;根据病情情况调整教育方案。(3)对家属讲解一定的知识,使家长监督患者进行;并嘱家属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刺激;教会患者及家属血糖的检测方法,每天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每周让患者到社区进行1次血糖的检测。对比两组教育前加教育1年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空腹血糖。

1.3 判定标准[2]治疗依从性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达标、合理用药四方面。饮食控制:以油腻、均衡、清淡进行区分,有效指标为均衡和清淡。运功疗法:以经常运动、偶尔运动、无运动区分,有效指标为经常运动。合理用药:以是否完全遵医嘱用药,有效指标为完全遵医嘱用药。血糖达标: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8.0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 SPSS 13.0 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育前依从性 研究组饮食控制达标32例,对照组33例,经比较χ2=0.05,P>0.05;研究组运动疗法达标29例,对照组31例,经比较χ2=0.17,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32例,对照组34例,经比较χ2=0.19,P>0.05;研究组合理用药30例,对照组33例,经比较χ2=0.40,P>0.05。故两组教育前的依从性差别不明显。

2.2 教育前血糖 研究组为(8.96±2.12)mmol/L,对照组为(8.53±2.17)mmol/L,经比较,t=0.9921,P>0.05,故教育前两组血糖差别不明显。

2.3 教育后依从性 研究组饮食控制达标47例,对照组41例,经比较χ2=4.01,P<0.05;研究组运动疗法达标45例,对照组38例,经比较χ2=3.86,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49例,对照组45例,经比较χ2=4.17,P<0.05;研究组合理用药48例,对照组43例,经比较χ2=3.85,P<0.05。故教育后研究组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

2.4 教育后血糖 研究组为(6.92±1.54)mmol/L,对照组为(7.68±1.61)mmol/L,经比较,t=3.0476,P<0.05,故教育后研究组的血糖控制较好。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发生发展与胰岛功能密切相连。强化治疗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是防治并发症、减少死亡及残疾的有效措施。然而大多数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都不理想,多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不了解血糖异常可能导致的后果,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所引起[3]。健康教育是一类有计划、有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某特定人群对某一事物、疾病的认知水平,以纠正不良行为,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4]。一般健康教育方式灵活性差,患者较难以理解。对此,我们现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患者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方案,且根据患者的病情灵活的进行调节,个体化较强。我们将其使用到4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选择教育前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都差别不明显的另49例患者进行比较。发现性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一组对治疗的依从性都明显较高,同时血糖平均值也更趋于正常。因此,社区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血糖控制的有效方式。

[1]宋小苑,何玉丽,张惠珍,等.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4):39-41.

[2]陈名道,潘长玉,杨立勇,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患者现状调查报告[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8):625-630.

[3]马俭,徐红斌.个体化生活指导对2型糖尿病的社区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26-4827.

[4]张惠英,夏薇,李怡茹,等.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4):468-469.

猜你喜欢

个体化依从性用药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