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转向”下的文学研究——“空间形式”的理论背景综述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29期
关键词:空间性文学小说

王 茵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一切现在都将成为过去,而空间并不过去;空间因此乃一切存在之存在,一切客观之客观。”现代文学评论家林庚在《空间的驰想》一书中曾以诗人的敏感来探讨时间和空间的辩证法,而西方当代文化地理学家哈维也曾指出:“空间属于一种美学范畴。”“空间”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标识,成为现代语境下表达我们个体生命意志与不可混淆无法归类的生命体验的高频词汇。空间以对时间历史地位的反叛,去除了加诸现代人的“时间魔咒”,以时间的变形存在于“现代性”命题的审美境域之中。对西方20世纪以来的“空间研究”作以梳理,意图揭示“现代性”和“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以此来重新观照叙事中的“空间”质素,深入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凝滞时间所带来的审美新变——“空间形式”的审美意义,追本溯源,见微知著,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人文学科的“空间研究”转向

“空间”作为理论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其真正作为文学理论的范畴、作为美学美感的个体研究元素,还是在二十世纪之后,伴随着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美学的兴起,而最终走进主流研究的关注视野。

在哲学范畴中,空间和时间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形成知觉现象的基本维度。如果说,传统意义上(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前)的时间给人以流逝中不可逆的线性发展感,决定了传统哲学和文学理论界定时间时所采用的是“历史决定论”的形态,那么传统的“空间”则是在古希腊数论学派与几何学研究的共同影响下,给人以“容器般”固定、恒常、绝对同一、各向匀质的稳定性。可以说,这是在本体论中形成的“时空观”。而伴随着康德“物自体”的认知转向,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以“先验形式”成为我们经验来源的条件和体验万物的尺度。现代以来,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还是人文科学中尼采“永恒轮回”的时间观,柏格森的“绵延说”,皆是在时空变易的维度上对人自身知觉形式、思维过程、认知模式进行探索。“作为哲学问题的空间问题仍然保留着这样一个双重的指向:首先,它意味着从自然科学的空间向着生活世界的原初空间性的回归。其次,它意味着从日常的和科学的空间概念向着政治的和神学的空间经验的指引。”①空间概念经过两次跳跃,正是从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空间概念的“回溯——超出”,走向了生存境遇论视域下的空间体验,走向了连接现世与彼岸的先验形式,这种双重行走双重指引更是体现出了空间概念的哲学意蕴及其批判性质。

科技的发展导致空间战胜时间的现象的出现。出现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和经济萧条等使人们不再相信历史,历史不再是线性发展的进步史,也不再是文化的载体,个体以及他们各自的历史和社会区域走向前台。社会现实对现代的质疑以及后现代碎片化体验使得空间阐释或者空间研究成为必然。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文化思想界兴起的空间理论转向,将空间问题的反思从文化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的层面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对当代西方社会生活、文化政治和学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出版的《空间的生产》(1974)与米歇尔·福柯发表的《不同空间的正文和上下文》(1984)为空间问题的深入思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政治文化批判为旨归的众理论家都将批判的基点立于“空间”之上,列斐伏尔以“空间表征”为核心建构了表现空间关系形成和运作机制的“空间三一论”,探讨了空间的生产性和符号性等问题;福柯将空间与知识、权力结合成三位一体,开启了空间意识形态的权力研究;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超越了空间物质和精神维度的简单二元对立,将空间生产的理论进一步推进。

在《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中的文学研究》、《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空间理论视域下的阿兰·罗泊格里耶的新小说》等论著中,都显示出了“空间研究”发展动向:以空间的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或以中国现代小说、或以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理论,揭示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简而言之,这一类研究的切入点是以文化研究为背景,对空间在文学文本中的表征进行意义的编码重组。

空间与时代的焦虑有着本质的关联。弗雷德里克·詹明信说:“仿佛把一切都彻底空间化了,把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的产品都空间化了。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的心理经验及文化语言都已经让空间范畴、而非时间范畴支配着。”③这种以“空间”为解构一切的利剑和感受存在的本质方式,正是基于“现在的时代首先是空间的时代,我们处在共时时代,我们处在并置的时代,远与近、并肩与分散的时代。”的历史现实。④(福柯语)“空间”研究的社会批判性,对“空间”的认识是与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的探索是亦步亦趋相伴相生的。我们的“空间感”,作为个体和世界的衔接的最基本的方式,一端是个体内在的主体性与意志,另一端是外在的世界。⑤当空间知觉作为意志与表象的合一的存在,也必然会发生革命性变化。童强在《空间哲学》中,明确了空间在精神层面的表征意义——“人的身体、感觉、精神性和社会性都与空间密切相关”⑥,通过语词的隐喻、象征手法的使用,哲学中那充满着建构和批判精神实体“空间”生发为恍兮惚兮、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虚实相生般有着无穷吟咏意味的审美想象“空间”。

审美想象空间的形成,源自于空间体验的强化与裂变,个体“空间感”的加强和个体“空间意识”的勃兴,而最终沉落在理论之网的结构纵深处形成独具一格的文论概念——“空间性”(“现代性”的时间畸变):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美学中研究的“现代性”,与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性”相似,均是一个有着没有确定性所指的泛化概念。而经过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还原”、梅洛·厐蒂的“身体图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缘在的存在”与“时间状态”的关系立意不同的多维解读,“空间性”可以界定为一种与“现代性”相伴而生的文化现象,主要指的是人的内心深处对时空感知的变化而带来的时空易位的知觉现象,表现为“时间的凝滞,空间的扩张。”

作为表达现代人生命体悟与生存之思的现代文学,特别是意识流文学,一直以其对心理时间流逝中人物内心的刻画为文学表现的根底,然而这种对时间陌生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借助于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悖论和错位来呈现的心里瞬间,这种“向内转”的情感体验正呈现了变动不居的现代人的生命情感图示,大地上的漂泊者无所不在的焦虑外化为“空间感”和“空间意识”的增强,这就使得意识流小说潜在的具有了一种空间性的阅读效果。其本身滋生出与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些微不同的审美质素,其对空间感的或充满反讽或充溢柔情的诗意描述则呈现了于凌厉的空间解构与理性的空间批判之外,“发之于心,受之于身”的另一维度、另一情怀。在文学性中嵌入“空间性”,在意识与现实的交叉视域中表现了“现代性”,这必然带来了小说叙事领域对空间质素的深度聚焦。

二、叙事学中的“空间”形式开辟

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中指出,“哲学建设的真正方法是构成一种“观念图示(scheme of ideas)”,最好的观念图示是那种人们能够毫不畏惧的根据这种图示去探索对经验的解释。”⑦开辟叙事学研究新方向的“空间叙事学”,正是试图通过建构基于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概念系统来对经验世界给予新的说明。

在《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中“叙事中的空间”的条目下,列出的包括弗兰克在内的五位在叙事学“空间转向”的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参见董晓烨《文学空间和文学叙事理论》的引介)如果说,弗兰克是“空间形式”的最终命名者,那么其他四位则是这一名称的孕育者,他们共同为这一术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意识流小说的理论家亨利·詹姆斯提出“感觉空间”,并将其运用于心理小说的创作实践中。他善于采用内聚焦和自由间接引语等叙述手段,从人物的视角来观察事件的变化,着重展现人物的意识,这也使其作品更注重场景的生动描写,而不是概括性的叙述,对话语手段的侧重基于其文学观“展示比讲述更具客观效果。”这使其“大量的借用空间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意象”。⑧此“感觉空间”主要依赖于空间意象的生成,而非对时间序列的侧重。而以空间物体和空间关系来构建小说的手法,也成为之后弗兰克界定“空间形式”内涵的主要特点。

现代小说“复调”理论的提出者巴赫金所建立的诗学概念——“时空体”(CHRONOTOPE)。虽是借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是在小说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对类型的分类整理而得出的具有“现代性”的认识:空间和时间共同构成叙事的组成成分,叙事作品在情节结构上呈现出时间性质,和故事的内容的空间关系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时空体是时间在空间中物质化的首要方式,它是表征小说各种主题要素和情节意义的手段,因而是区分叙事类型特征的基础。⑨“时空体”的提出,是对小说情节中叙事时序形成原因的历史性认识,也是第一次在理论上将“空间”作为文学研究,特别是小说情节类型的划分标准纳入叙事学的研究视野。

从现象学和象征主义出发的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则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出“诗意空间”之说。这是另一种空间的维度——梦想的空间。与列斐伏尔孜孜不倦地探讨空间的政治、社会意义相反,巴什拉将空间的思考从政治的公共性拉回到内在的私密性之中,以一种现象学的视角来分析空间的诗学形象,从而进一步探讨人的幸福意识。通过对家宅,抽屉,柜子,贝壳,鸟巢,角落等形象的分析,他指出在空间中,想象力使“形象”成为了一系列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对想象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界定,他以近乎诗的方式,展现了隐喻对于知识发现的可能。⑩应该说,他强调心灵的主观性体验和文化原型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对空间意象的现象学感知。⑪这种“不是从实证的角度被体验,而是在想象力的全部特殊性中被体验”(加斯东·巴什拉语)的幸福,正是在意识流小说中长篇累牍一以贯之的文学手法:以意象的主观呈像来呈现意识的跳转与连绵。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将整个知觉现象学建立在胡塞尔的内部时间意识现象学基础之上,提出了“身体空间”、“客观空间”、“知觉空间”三重概念。通过身体解读人的知觉行为,以大量的生命科学的实证例子为依据,她认为深度空间的把握是以知觉和身体为中介的,而其所提出的“身体图示”——“作为自我身体体验的概括”,“是格式塔心理学意义上的一种完型”,其所强调的身体的空间性不像外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是一种位置的空间性,“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⑫这种将空间等同于身体感知的现象学认知,使得其对感觉的界定极具空间特质:一方面,“感觉体验是一种生命过程,也是生殖、呼吸或生长。”,“是与一个整体、具有意义的一种结构联系在一起的知觉”,另一方面,“我们试图把这些在身体的空间中所展开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协调归诸以身体亲历为核心的空间感当中。”⑬此外,同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莫里斯·布朗肖也在《文学空间》中以波德莱尔和里尔克的文本为依托,在文学作品中具体而微的划分出了“孤独与死亡”等空间。

综上所述,尽管上述诸位各自对空间的界定和空间特性的区分千差万别,然而却是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学空间”的想象性、心理性以及隐喻的精神特质。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将空间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将空间概念延展至人类的认知层面,强调了文学框架内的空间和人类认知的关系。这种对心灵主观体验的敏感、对内部精神空间的关注,正应和了弗兰克在其“空间形式”中对读者对空间意象的敏锐知觉的强调。弗兰克对现代小说中“空间形式”的分析也必然带有梅洛·庞蒂、加斯东·巴什拉观点中浓厚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分析精神。最终他将空间性与生存性、体验性相联系,形成了对现代文学作品中“空间和存在”的思考,而提出的“空间形式”,这一具有隐喻性的概念,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延展的深度生发出形而上的意味,提供开放性的无限可能。

注释:

①柯小刚.思想的起兴(《空间、时间、时间-空间:一个简要的综述》).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74-83.

②赵莉华.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引言”第1页.

③张立群.文化互动与空间转向——论1990年以来的都市文学.学术界,2011(10).

④赵莉华.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引言”第2页.

⑤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0.

⑥同上书:15.

⑦怀特海,著.杨富斌,译.过程与实在.译者序言《七张面孔的思想家》第1页.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⑧⑨董晓烨.文学空间与文学叙事理论.外国文学,2012(2).

⑩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389460/空间的诗学(豆瓣).梦想的空间——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

⑪董晓烨.文学空间与文学叙事理论.外国文学,2012(2).

⑫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1-183.

⑬同上书:184-187.

[1]约瑟夫·弗兰克,著.秦林芳,译.现代文学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法]莫里斯·布朗肖,著.顾嘉琛,译.文学空间.商务印书馆,2003.

[4][法]加斯东·巴什拉,著.空间的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苏]M·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三联书店,1988.

[6]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7][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柯小刚.思想的起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9][法]莫里斯·梅洛—厐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

[10]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域中的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空间性文学小说
我们需要文学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与水利规划的空间性设计
论存在与非存在
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空间观念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