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唐人笔记的嘲谑风习

2013-08-15罗小霞

文教资料 2013年32期
关键词:朝野唐人笔记

罗小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唐代笔记小说,在汉魏六朝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纵观整部唐代笔记小说史,笔记小说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种类之丰,相对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言,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唐代笔记注重人事典制、逸闻趣事、民情风俗的记载。其中的嘲谑风习,更是在诸多笔记小说中都有显现。

“嘲谑”是唐代的一种风俗活动,宋代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广记》以五卷篇幅专记“嘲诮”,搜罗了汉至宋初103条材料,其中涉及唐人“嘲诮”的记载多达83条,足见当时嘲谑风气之盛。这类嘲谑故事见于《朝野佥载》《隋唐嘉话》《龙城录》《唐国史补》《因话录》《本事诗》《启颜录》《开天传信记》《大唐新语》等多部唐人笔记小说。唐人嘲谑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举凡科考士子对考官的揶揄、百姓对官员的讽刺、兵士对无能将领的嘲笑、儿子对父亲的挖苦等前代不敢逾越的人际地带,唐人都进行了大胆突破,比较而言,文士之间的嘲谑更为普遍和典型。

虽然嘲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娱乐、游戏性质的活动,但又与笑话有着很明显的不同。据记载,笑话集在唐代也广为流传,唐代刘纳言有《俳谐集》十五卷,收录笑话数量较大,不过已经失传;何自然有《笑林》三卷,朱揆有《谐噱录》。唐代笔记小说中的嘲谑以嘲弄戏谑为内容,其特征是语言幽默、夸张,以达到嘲谑的效果。看似玩世不恭,却真实地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心态,把怨叹、愤怒、疏放、疯狂、洒脱,甚至无奈都赤裸裸的表现出来,从作者的嬉笑怒骂中可以观察到当时的社会现象、民情风俗、世态冷暖。

1.唐笔记小说嘲谑的思想内容:

1.1 嘲物

此类作品并不多见,散见于各笔记小说中,人侯白的《启颜录》,就有这样的嘲物篇,如《水恶嘲》、《酒嘲》、《竹嘲》等。

有的笔记名为咏物,实则借物嘲人。如敦煌写本《启颜录》云:“国朝有人姓裴,宿卫考满,兵部试判,为错一字落第。此人即向仆射温彦博处批诉。……彦博当时共杜如晦坐,不理其诉。此人即云:‘少小已来,自许明辨,至于通传言语,堪作通事舍人并解作文章,兼能嘲戏。’彦博始回意共语。时厅前有竹,彦博即令嘲竹。此人应声嘲曰:‘竹,风吹青肃肃。凌冬夜不凋,经春子不熟,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1]此语一语双关,实是嘲谑温彦博不能虚心待国士。裴学士虽满腹经纶,却因一字之差,就无法得到赏识与提拔的机会,虽有学识,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施展机会,而是被埋没。他的嘲竹,表面写竹,实为写人,语句中带调侃,也在另一方面讥讽了当时的世道。

1.2 嘲人

对某种行为和理念的批判,是嘲谑行为产生的原始动因。尽管政治清明,但这并不代表社会的黑暗面完全消失。知识分子在面对一些行为怪异的人,或有违日常道德规范的人,显示出强烈的鄙视,这类嘲谑主要是针对官僚统治阶级的。

《朝野佥载》卷四:“朱前疑浅钝无识,容貌极丑。上书云‘臣梦见陛下八百岁’,即授拾遗,俄迁郎中。出使回,又上书云‘闻嵩山唱万岁声’,即赐绯鱼袋。未入五品,于绿衫上带之,朝野莫不怪笑。”[2]这种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行为背离了社会的道德标准,故受到朝野的普遍鄙视。又有“唐王及善才行庸猥,风神钝浊,为内史时,人号‘鸠集凤池’。俄迁文昌右相,无他政,但不许令史之驴入台,终日迫逐,无时暂舍。时人号为‘驱驴宰相’。”[3]此嘲谑主要针对官僚统治阶级,突出表现了唐代文人对才能的趋尚,对尸位素餐之流的鄙夷。

《大唐新语》卷十三:“益州每岁进柑子皆以纸裹之。他时长吏嫌纸不敬,代以细布。继而恐柑子为布所损,每怀忧惧。俄有御史甘子布使于蜀,驿站使驰白长吏:‘有御史甘子布至。’长吏以为推布裹柑子为敬。子布初不之知,久而方悟。闻者莫不大笑。子布好学有文章,名闻当代。”[4]像这种毫无学识,只知道挖空心思讨好上级的人,是受到当时学者的严重鄙夷的,于是也有了对他们的恣意嘲讽。

1.3 纯属恶搞,偶涉低俗

这种作品的思想意义不是很大,却鲜明的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真性情,以及当时社会的开明风习,正是那些不符合正常审美标准的人,构成了唐代社会一道独有的风景线。他们常以被嘲者的某一外在的特征,如生理、姓名、性格、官职等,通过漫画式的夸张使其形象丑化或身份降级。

就《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而言,共有此类作品31篇,其中《朝野佥载》卷二1篇,卷四9篇,卷六1篇,《隋唐嘉话》卷中2篇,《龙城录》1篇,《唐国史补》卷上1篇,《大唐新语》卷十三6篇,《因话录》卷四6篇,《本事诗》4篇。 另《启颜录》、《太平广记》等描述唐人嘲谑风习的作品也不少。从这些篇目中可以看出,这一类作品嘲谑的对象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反而大部分都是文人之间相互表现学识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开明的见证。

如《朝野佥载》卷四:“隋牛弘为礼部侍郎,有选人马敞者,形貌最陋,弘轻之,侧卧食果子嘲敞曰:‘常闻扶风马,谓言天上下。今见扶风马,得驴亦不假。’敞应声曰:‘尝闻陇西牛,千石不用驹。今见陇西牛,卧地打草头。’弘惊起,遂与官。”[5]本来是想嘲笑他人形貌丑陋,却不想也被对方嘲笑了一把。但是他并不是耿耿于怀,而是在知道了对方的惊人才干之后,立即授予他官职,以便“人能尽其才”。

又如“唐礼部尚书祝钦明颇涉经史,不闲时务,博硕肥臐,顽滞多疑,台中小吏号之为‘媪’。媪者肉块,无七窍,秦穆公时野人得之。”[6]这就是纯粹的对于人的嘲讽,是一种强烈鄙夷态度下的谐谑。

2.唐人笔记多嘲谑风习的原因

任何一种社会风尚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同样,唐人笔记小说的嘲谑风习也离不开这些因素的影响。正是各种力量的作用,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唐笔记小说嘲谑的风习。

2.1 政治环境的宽松

唐朝建立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政治开明。有唐一代,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局面。

《隋唐嘉话》卷中云:“太宗近臣,戏以嘲谑,赵公无忌嘲欧阳率更曰:“耸髆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询应声云:“缩头连背暖,俒裆畏肚寒。只由心溷溷,所以面团团。”帝改容曰:“欧阳询岂不畏皇后闻?赵公,后之兄也。”此条又见晚唐孟棨《本事诗》卷七。从类似“排调”(戏谑)内容的《太宗宴近臣》中看到大臣之间能在皇上面前如此,一方面可以感到初唐开明的政治气氛,同时也具有文学价值。[7]

就是改唐为周的武则天,一方面残酷镇压反对者,一方面也能大度容人。据《朝野佥载》:武则天时,举人不需要考试就给予官职,官员多得不可胜数。张鷟作了一首歌谣:“补阙连车载,拾遗凭斗量;杷推侍御史,腕脱校书郎。”(“补阙”“拾遗”等均为官名)有个叫沈全交的还续了几句:“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并在尚书院里高唱。被御史以诽谤罪抓捕。武则天知道后笑曰:“但使卿等不滥,何虑天下人语?不须与罪,即宜放却。”[8]你看她何等大度。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才为嘲谑行为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可能。

2.2 经济的繁荣,社会需求的刺激

嘲谑的发生,一般源于两种情况,一是动荡的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对立甚至激化,于是文人“不平则鸣”,把内心深处的不满情绪通过冷嘲热讽的言语表达出来,用以发泄或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种则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地能尽其利,货能尽其用,物能畅其流”,于是文人学子们可以游戏于山水田间。唐朝就是后者所描绘的那样一个社会。隋朝灭亡,唐代开始着力于休养生息,各方面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大融合,城市商业也开始繁华起来,轻松愉快的娱乐消遣,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必需品,这样既能显示出浓厚的文化韵味,又有相互逗乐的成分在里面。大家被感染同化,偶尔心有不平,用诙谐幽默的笔调一吐为快,更能为大家所接受。

2.3 文化大融合,儒家思想依然为中国文学的根基

嘲谑有时是一种批判的态度,但同时又是一种掩饰的态度。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是束缚中华民族所有人的一座“良山”。儒家思想讲究温柔敦厚的传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9],为了社会统一和秩序稳定,知识分子需要隐藏自己的看法,至少是要将自己的观点打折之后方可发表,而嘲谑就是在包装之下这样一种实现君子中庸之道的途径。

在封建社会皇权统治的威严下,还是有很多束缚的,从唐代笔记小说的记载来看,文人因为嘲谑触犯权贵而遭受打击的事例并非罕见。因此为了进行自我保护,为了减弱其攻击的严肃性和刺激性,文人们往往会采取这种玩笑逗乐的方式进行掩护,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赤裸裸的批判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唐代是一个极其强盛的朝代,各民族之间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响势必导致唐代以前的那种严肃、谨慎的生活态度也随之淡化,知识分子幽默、肆无忌惮、率性而为的言语本性也开始显现出来了,一旦少了以前的种种“文以载道”观念的约束,他们那种诙谐、滑稽的个性很自然地就表现在了平时的言语或是才学上。

2.4笔记小说这一文学类型自身发展的结果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产生、发展、高潮乃至灭亡的过程。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开始,到了唐朝,笔记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臻于成熟,重现了多种风格的作品,语言也日趋成熟。《世说新语》中就有关于嘲谑的专辑,表现了魏晋名士以言语相互嘲笑戏弄的特点。如:“诸葛瑾为豫州,遣别驾到台,语云:‘小儿知谈,卿可与语。’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恪因嘲之曰:‘豫州乱矣,何咄咄之有?’答曰:‘君明臣贤,末闻其乱。’恪曰:‘昔唐尧在上,四凶在下。’答曰:‘非唯四凶,亦有丹朱。 ’于是一坐大笑。 ”[10]

这则故事反映了魏晋时代的嘲谑风气,这种文化现象难免会积淀到民族心理中成为后代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唐人笔记小说嘲谑风习的历史因素。再经过之后的发展,使其日趋成熟。

3.艺术特色

唐笔记小说虽然并不像后代《儒林外史》那样,是一部“足称讽刺之书”,但是它也足称是一部“嘲谑之书”,唐代的嘲谑风习被大量的写进笔记小说中,与其幽默的格调密不可分。

3.1 漫画式的夸张

为了达到嘲谑的效果,作家采用了漫画式的夸张,这样不仅突出了人物的鲜明特征,而且有戏剧化的效果。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表现在嘲谑的具体内容上,以人的性格和生理缺陷为主要嘲谑对象。如:“袁守一性行浅促,时人号为‘料斗凫翁鸡’。 ”(《朝野佥载》卷二)[11]周张元一腹粗而脚短,项缩而眼跌,吉顼目为“逆流蛤蟆”(《朝野佥载》卷四)[12]唐豫章令贺若瑾眼皮急,项辕粗,鷟号为“饱乳犊子”(《朝野佥载》卷四)[13]以夸张戏谑的方式,寥寥几笔就把所有人的个性特点描写的活灵活现,显得滑稽可笑,嘲谑有度。

3.2 嘲语的反复运用

唐人笔记小说嘲谑风习“发乎情,止乎礼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许多嘲谑看似相同或相近,但却起到了层层诱导、反复陈说的作用,因而更具趣味性并且增强了嘲谑的效果。

结语

综上,唐人笔记小说的嘲谑特征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多样化的题材,描绘出一幅鲜活的社会风俗画,从容着笔,摇曳多姿,内容极其丰富,偶尔调笑娱乐,有时讥讽世风,揭示社会政治,感慨仕途,为后世研究唐代各个文化领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唐人笔记小说的嘲谑有着如此丰富光辉的内涵,应该成为世人小心珍藏的一笔文化遗产。

[1]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5:92.

[2][3][4][5][6][8][11][12][13][14]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2,52,331,47,50,50,30,49,50,51.

[7]程国赋.隋唐五代小说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47.

[9]赖力行.中国古代文论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9:13.

[10]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3).北京:中华书局,2007:926.

猜你喜欢

朝野唐人笔记
唐人路上 花瓣飘香
中国唐人御工坊 中国唐人琴苑
19世纪中后期中国朝野对西方国家政体的认知
从日藏《唐人相扑》装束看清代中国戏曲的在日传演
古代也有交规,唐人超速要“打屁股”!
爱情的终极梦想
民进党上台两周“朝野”告急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