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仿生学视角下企业细胞的主体分析

2013-08-15董喜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遗传物质生命体班组

董喜涛

(平顶山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组织,有着和生命体相似的很多特性,国内外把企业作为生命体的研究也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而更为深入。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不同表现,比如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企业在产业中的生态位研究,以及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最近几年开展了更为细微、更为根本的对于企业基因的研究。尽管各项研究覆盖了从宏观生态层次到微观的基因层次,但是对于细胞层次的研究却是很少见的。尽管与企业的细胞相关的文献有很多,但这种认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物学概念上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并没有相关文献进行论述。另外,对于企业进行细胞层次的研究,对于从仿生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问题,能够弥补其在细胞层次上的研究不足。同时,廓清企业的细胞轮廓,也有助于进行组织层面、基因层面的研究。

一、细胞的内涵与特征

(一)细胞的内涵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在除了病毒以外的所有生命体中,细胞是具有生命能力的最小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生命单位。比细胞小的物质单位,比如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如蛋白质、酯、酶,虽然具有特定的结构形态和物化性能,但它们不具有生命所具备的增殖、突变以及对刺激反应等能力,所以这些物质只是构成细胞或生命的基本物质,而不能称其为生命的基本单位。病毒比细胞小,结构也比细胞简单得多,但病毒是不能独立生存,它离开宿主之后就会失去生物活性,失去生命能力。细胞具有一定的边界,在细胞内部进行着特定的、恒定的化学活动和能量交换运动。常温下,不再进行化学活动的细胞是死细胞。生物学家不仅把细胞看成完整的实体,同时也把它看作是组成组织、器官等生命体部分的基本构成部分。

(二)细胞的结构

生物界由两种细胞构成:原核细胞(以细菌和蓝藻菌为代表)和真核细胞(存在于其他生命体)。原核细胞是迄今已知的最简单的细胞,体积很小。原核细胞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也没有核膜和核仁,只有拟核,遗传物质集中在拟核中。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真核细胞指含有真核的细胞,具有一个或多个由双膜包裹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包含于核中,并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细胞核内可见核仁。总的来讲,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DNA和RNA遗传物质,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并且都具有核糖体。

(三)细胞的功能

细胞的功能是和它的结构密不可分的。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核或拟核、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核糖体。细胞膜的独特结构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起到物质转运功能和信号转导功能,同时保护细胞。细胞核含有染色质等遗传物质,细胞核的机能是保存遗传物质,控制生化合成和细胞代谢,决定细胞或机体的性状表现,把遗传物质从细胞(或个体)一代一代传下去。核糖体是细胞器的一种,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将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翻译出来,之后生成任务不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二、企业细胞的班组观

在国内对于企业细胞到底是什么的论述很少,基本上所有的文献都是直接把班组作为企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完成企业任务的基本单位,但并没有学者对这种论断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探讨和解释,也没有依据生物学中的细胞定义、结构、功能等进行严格意义的仿生学分析论证。现有的关于企业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班组的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活力方面,通过改善班组的管理和效率到达提升企业执行力、竞争力的目的。这些文献都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也未体现出所采用的班组结构、管理方式、功能定位是否符合作为企业的基本生命单位的角色。故而,把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仍需论证其科学性、合理性。

班组作为企业细胞的科学合理性仍需商榷论证,这里从生物学细胞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班组是否是企业生命体的细胞。

1.从细胞的定义来看。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不能再向下分解,否则细分的部分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班组是由若干个相同、相似、相关联岗位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通过共同协作以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可知,班组是可以继续细分下去的,无论它是生产型班组、销售小组还是服务行业的班组。

与细胞的定义对照,如果班组的细分部分不能独立完成增殖、突变以及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生命能力,那么可以确定班组就是企业的细胞主体。由班组的定义可知,它是由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组成,可以进一步细分成每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当提到员工的时候,很自然会把他和其所在岗位联系在一起,即广义上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职责、权力和利益,有信息、能量和物质的相应输入输出。把某一个岗位独立出来之后,如果提供适合的外部条件,是能够继续进行岗位职能相关活动,而不是像构成细胞的各种物质或组成部分那样,一旦离开了细胞,生命活动便不能进行下去,并且很快失去活性。例如生产系统中的原料岗,只要有原料流入和流出,并且为岗位持续提供其所需的物质、信息等要素,该岗位的职能就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由此可见,班组仍可细分,细分之后的岗位仍能像细胞那样独立进行生命活动,所以班组并不符合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这一定义。

2.从结构上讲,所有的细胞都具有膜结构、遗传物质、核糖体三个基本结构。如果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从仿生学的角度看,它也需有类似的结构。然而班组是一个工作团队,强调对人的管理,如果企业的细胞是员工或员工群体的话,它的膜结构将无法定义。如果班组中的所有成员都是遗传物质,核膜又无从定义。核糖体是按照遗传物质所定义的规则生产蛋白质的场所,如果班组是细胞的话,核糖体也找不到相应的企业部分。所以,班组并不满足细胞的结构共性。

3.从功能上讲,由于班组不具备细胞的基本结构,所以也无法实现细胞的相应功能。一个包含相关岗位的广义上的班组,恰恰类似生命体中的组织,它组成部门这个器官,完成生产或经营中的某个环节。

由以上分析可知,班组在细胞定义的符合、基本结构具备和基本功能的实现方面,都与细胞差异很大,因此,把班组当做是企业的细胞是不科学的。

三、岗位:企业细胞的主体

既然班组不是企业的细胞,且它仍可以继续细分下去,那么接下来就从细胞的定义、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来论证企业的细胞主体角色。

班组继续往下分,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岗位、员工、员工和岗位的结合,这里把员工和具体岗位的结合称为广义的岗位。缺少员工的岗位不具有遗传、对刺激反应的生物属性,没有岗位的员工已不是企业的一部分,因此单独的岗位和员工都不是企业的细胞。而当员工和具体的岗位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具备了生物学中细胞的特性。

(一)细胞定义的满足方面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岗位对于细胞定义的满足:第一,是否能继续细分;第二,细分之后的部分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类似细胞的生命功能。岗位可以继续细分成组织架构中的实体岗位和从事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单纯的实体岗位仍然可以继续细分下去,但是岗位本身只是承载了企业运营的物质基础,其本身并不能自主地、自发地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处理,也不能自动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故而不存在细胞的生命特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在脱离了具体的工作岗位之后,已不属于企业生命体的一部分,更不会是构成企业的细胞。所以,其在细分之后不能独立完成类似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满足方面

细胞的功能是和其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生产类岗位为例,岗位的物质实体提供了岗位的物质边界,岗位的职责廓清了其管理边界。这两个边界作为岗位的膜结构存在。机器设备和上下游工序设备的物质接口和工艺要求所形成的工艺、技术接口共同构成了细胞膜,实现了控制物质进出岗位的功能。岗位的职能边界构成了细胞的核膜,起到了保护细胞核的作用,而细胞核的核心遗传物质则是该岗位上的员工,保存了企业的遗传物质,控制生产过程和物质交换,决定岗位的绩效表现,并把企业的遗传物质在该岗位上持续传下去。作为遗传物质的员工,通过岗位职责这个核膜与细胞质发生作用。细胞质则是该岗位所占有的和控制的设备。员工通过岗位职责与设备联系起来,通过控制设备,对岗位这个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控制,这个过程符合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细胞质对细胞的分化、发育和遗传发生作用的过程。作为细胞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核糖体,是细胞质的组分之一,对应企业中的生产设备,是对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产品附加值的主要场所,而产品附加值就是企业生命体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蛋白质。

通过分析可知,岗位不仅符合细胞的生物学定义,而且在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也都符合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所以从仿生学的角度看,岗位作为企业的细胞是科学合理的。

如同生物学中对于生命体的研究一样,在对企业的仿生学研究中,必须对企业的细胞做出清晰的界定。现有的文献都把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进行论述,然而从生物学中细胞的内涵、结构和功能对班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班组细分之后的岗位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并且其特性也与细胞的结构、功能不符合,所以班组不是企业的细胞主体。当岗位和员工结合起来之后,能够满足细胞的内涵、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作为企业的细胞主体是合适的、科学的。

对于企业仿生学研究而言,定义清楚企业的细胞及其结构特点、功能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是进行企业仿生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向上综合可以定义出企业的组织、习惯和各类系统,进而影响到企业运营和诊断的仿生学研究;向下继续分解,可以确定企业的遗传、演化机制,找到企业的基因,把基因工程引入到企业管理研究中。

[1]C·P·斯旺森.细胞[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肖乃慎.激活企业细胞活力[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5).

[3]刘颖悟,姜宏岩.如何激发企业细胞的活力[J].企业活力,2009,(3).

猜你喜欢

遗传物质生命体班组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奇异的生命体
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更 进 一 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设计
论证式教学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中的简单尝试
基于拉曼光谱分析寒地水稻叶片的有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