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以洛阳为例

2013-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洛阳旅游资源

芦 冰

(郑州市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9)

一、洛阳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据史料记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居住帝王近百位,累计建都史长达1529年,在我国七大古都中是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和朝代最多的城市。

1.资源数量多

洛阳的文物数量不仅在河南排第一,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全国大遗址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市级以及县级600多处。馆藏文物40万余件,是河南省馆藏数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百分之十左右,享有“地下文物宝库”的美誉。在这些旅游资源中,有25家是国家A级风景区,2家为2A级风景区,9家为3A级风景区,13家为4A级风景区,1家为5A级风景区。

2.资源类型全

以大类来看,主要有物质文化遗产,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从资源内容看,大致有宗教类、历史类、民俗类,还包括山水园林、文化娱乐和购物类。

3.资源影响深远

洛阳具有一批国家级或省级的名、优、特景段,在国内外拥有较大影响的物质文化遗产,如以龙门石窟、白马寺为代表的佛教圣迹,以五大都城为代表的古城遗址、以北邝山为核心的贵族陵墓群,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名人故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华民族文明发祥的重要象征——河图洛书、酒祖杜康的酿制工艺、流传近1800年的关公信俗、闻名于世的牡丹花会、救死扶伤的平乐正骨等。不论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还是应用价值,都是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二、发展洛阳文化旅游产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文化旅游不等于历史文化旅游

有人认为,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在河南乃至全国站到前排。其实,很多城市文化旅游比洛阳搞得好,不少历史较短、历史文化资源少的国家和城市凭借现代文化或者创意搞得极为成功,如美国迪斯尼,深圳华侨城的三个主题公园(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等。

2.将文化旅游视为单独的观赏性旅游,忽略了其综合发展

文化旅游包含文化的传承、鉴赏和人文自然的功能。人必须要吃饭和喝水,饭和水也得有文化的味道,洛阳的水席、西湖的龙井等都是文化。所以,发展文化旅游,不仅要重视“看”,更要重视饮食、建筑、娱乐、民族等文化,否则,就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全方位旅游文化要求和体验。

3.将文化旅游视为静态的,而非动态的

文化旅游内部不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而是不停地在随机与确定、协同与制约、毁灭与更新、开发与保护以及规划与实施中发生演化。文化区域的动态演化具有自然和人为两种性质,后者往往带有急骤和突变的特点,如文化区域经济结构、社会条件、文化形态等,它们较多地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带有巨大的爆发力,往往成为文化区域开发的关键问题。文化旅游不仅是动态的,而且是可以被移植的。换句话讲,未来中国也可以做中国的文化旅游,如美国拍摄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漫影视作品,利用中国文化素材,把国人的钱赚得盆钵满盈。

4.文化旅游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

文化旅游内容在形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在操作上则具有显著的立体性,比如宣传、游客参与(不只是看,还可以闻、听、触摸)、规划与开发、产品产业链打造等都是立体推进的。往常的旅游都是游客只能观看,参与体验、动手操作是薄弱环节,出于要保护资源的考虑,将游客制止在栅栏之外,不能动手摸,不能拍照;通过立体规划,比如现在一些公园比较流行的陶瓷自绘画,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陶器、石刻,把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做成小型的纪念品等,这样就形成游客的互动,拉近了人与文物、人与文化的关系。

三、加强洛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洛阳这个城市虽然有许多方面的优势可以用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但是这些资源在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有:没有明显和突出的文化旅游的特点,发展文化旅游的资本不足,产业的创意度不够等等。日前,文化旅游产业正处在一个过渡期,由资源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业,文化资源与成本正在转向全球化,全方位一体化的进程在日益加快,文化创意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洛阳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扬长避短,根据社会形势的需要把文化产业引向市场化,坚持自己的特色,采用新的领导策略,坚持文化创新的重要地位,将文化旅游产业一步步地引入正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洛阳由资源大市转化为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

1.推进市场化战略,提高洛阳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力

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完善洛阳文化旅游产业的不足,把传统的文化管理与指导体制换掉,依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制定新的管理办法。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和各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各旅游企业间的责任,理清彼此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公正公平的文化旅游竞争和发展的环境。通过经验交流与学习,引进外国先进的文化旅游管理办法,通过社会融资进行资本积累,让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只有这样对文化资源进行管理,文化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实施特色战略,增强洛阳文化旅游的发展竞争力

特色品牌是文化旅游发展的根,只有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才能凭借其独特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特色战略实施的前提是找准城市定位,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但最重要、最具垄断性的应该是其作为华夏文明之源的重要作用。此外,也要坚持多元化战略,积极发展生态文化、节会和会展文化、工业文化等,丰富文化资源种类,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3.采取创意旅游的策略,提高洛阳文化旅游行业的竞争力

文化旅游的创新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化创意,人文主义精神的创新,产业理念的创新、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时尚元素的采用都是文化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巧妙地连结了文化、成本和旅游者心理,是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进行转变的法宝,是用来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一把利器。文化创意在贯穿整个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也使得这个产业变得更加灵活与丰富起来,成了文化旅游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了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将是一潭死水。

洛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勃兴必须紧紧抓住创意这个关键环节。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鼓励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意的管理模式和运行制度,引导各文化旅游企业单位对以洛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作品进行开发与再创造。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一个洛阳文化旅游产业的示范区,在这个示范区内,可以进行影视传媒作品的拍摄,开展时尚展示活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等等,使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得到开发。三是要做好资源方面的创新工作,吸收外来资源,把内外资源良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文化资源经过再创造可以以一个全新的面孔与社会大众见面。以此,创造一条不同于他人的文化旅游之路。

四、对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和举措

(一)合理规划,形成特色旅游线路

一条良好的旅游线路,应该是使游客在最少的时间内参观最多的旅游景点。正是因为这一标准,使得旅游线路的设计必须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化安排,并且,旅游线路又必须要满足不同的旅客的不同需求。所以必须要注意旅游景观上以大带小、以强影响弱小、以旧带新的原则,使得传统的旅游项目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不同规格的旅游,以此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要。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应该拘泥于洛阳市内,而应该把自身投放到大的背景环境当中,由市到省,由省到国内,由国内到国际,要善于联合周边城市与地区进行旅游线路的合并。因此能够实现强强联合,而强强联合的结果就是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使各旅游地区互通有无,扩宽了文化旅游的市场范围,也使得游客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

(二)依托宝贵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产业化水平

1.开发古都文化

洛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其五大都城的遗址面积十分广大,建筑群能够形成旅游规模,著名人士的故居和故里又特别的多。但是因为有的旅游景点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不能很好地形成旅游景点,对于一部分旅客来讲很难全部参观完。所以,要想开发洛阳古城的旅游文化,就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利用博物馆把这些文化资源集中在一起,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展示,这样,游客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参观到最多的历史文化景观。

2.开发当地民俗

洛阳古城除了一些古代建筑之外,还保留着许多历史民俗。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一直得以流传。比如城村和豫西窑洞的特色民俗,都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但要注意的是,民俗利用的前提条件是保护,不能一味地开发使其遭到破坏。对于这些古老的民俗,可以通过编织物、园林艺术、盆景展示的方式进行开发,从而使民俗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民俗是文化旅游活动当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像剪纸、歌舞表演都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所以相关部门可以组织演员或者当地居民进行民俗演绎,为文化旅游行业注入新的血液。

3.开发科学技术

所谓的科学技术,就是指传统工艺。要开发洛阳古城的科学技术,首先应该被提到的就是青铜器的铸造,而作为旅游项目,就应该是开发青铜器的仿造。但是,这些模仿可不是随意的,要模仿指南车、三仪科技模型等与洛阳有关的历史名器。这样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还可以达到宣传洛阳文化旅游的目的。

4.开发各式园林

说到洛阳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中一定要谈到的就是洛阳的山水资源,但是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并不是每一处山水资源都可以得到利用。所以,为了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游客得到满足,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进行园林建设,让游客在欣赏山水风景的同时参观具有古城特色的古代建筑群。这样不仅增强了旅游的趣味性,更能提高经济效益。

论文通过对文化旅游进行简单的分析,以及以洛阳作为案例提出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和措施,希望能对文化开发者以及政府有所助益,有助于促进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希望对其他城市和地区文化旅游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1]姬汝茂.依托河南资源优势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强省[J].世纪桥,2008,(7).

[2]王侠.加快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7,(3).

[3]杨会宾.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D].山东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洛阳旅游资源
洛阳正大剧院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