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视觉传达中的纹理及其应用

2013-08-15刘文佳胡俊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纹理表面设计

刘文佳,胡俊玮

(1.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设计系,海南 琼海 571400;2.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设备处,海南 琼海 571400)

纹理是任何物体表面的外观和触感。它是物体表面的质感,是形态呈现给人们的视觉表象和心理感受。在视觉传达中,我更愿意将它定义为一种视觉元素,如同视觉形象中色彩、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一样,处于画面上某种表达形式之中。然而,它又以一种偶然性、随意性和不规范性铸造了视觉形象中相对“空间”的营造。它可能是平滑的、粗糙的、柔软的或者坚硬的,最重要的是,纹理让视觉构图的层次更丰富、更立体。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来体验或者利用视觉工具来呈现物体的纹理。

在视觉构图中,纹理可以和其他元素一起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信息。比如,在视觉效果上,粗糙的纹理看起来是活跃和生动的,光滑的纹理则是平静而消极的。就设计的意义来说,纹理给人们带动的情感变化,就足以让它成为各种视觉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处理手法。

一、纹理在视觉设计中的作用

(一)纹理可以增强视觉空间感

比如一个产品的表面和侧面分别用不同的肌理来处理,就可以增强造型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纹理的这一作用,是由纹理的触感或视觉形态与其分割配置关系的配搭决定的。

(二)纹理可以丰富设计表情

不同的纹理会呈现形态不同的情感特征。如牛皮纸制作的印刷产品,带给我们历史、怀旧的气息;而像纸、铜版纸等印刷产品,带给我们的则是当今时代的气息。材质的选择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反差。

(三)纹理还具有情报意义

也就是不同的纹理会提示我们其作用和用途。如瓶盖、旋钮、开关等特殊肌理会指导我们对产品的使用。为发挥纹理的这一作用,在设计时,我们可以将纹理布置在时常接触的部位。在设计中,利用同类材料构成的纹理可产生谐调统一的效果,但要避免单调和呆板;而用不同材质构成的纹理则会产生变化丰富的效果,但要注意在应用时避免散乱和无序。

二、纹理的分类及其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从传统意义上说,纹理分为视觉纹理以及触觉纹理,而在视觉传达中,我们不是通过用手抚摸的方式去感知,而是利用眼睛去“触摸”,这就是“视觉感知”。在此,笔者将纹理分为了自然纹理和人为纹理。

(一)自然纹理

自然纹理也就是我们说的真实纹理,这是指物体表面真实存在的纹理。比如原木、沙子、皮草、帆布、金属、玻璃等等,都属于自然纹理。这种纹理是人们通过触觉以及视觉感知其真实的存在,是大自然无偿带给人们的杰作和美感享受,纹理的天然去雕饰、变幻无穷的美感使人叹为观止。如果想让物体的纹理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选用自然或是真实的纹理。

从设计形式上分析,自然纹理的构成与应用属于造型的范畴,日文在翻译“Design”除了设计之外,也曾用“造型”“意匠”“图案”“构成”等等汉字的组成词来表示。由此可见,纹理是视觉传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且设计师在使用纹理的过程中也应考虑其设计意义是否适用于设计主题。例如:在瑞典北极圈的一个博物馆里,有一种极有纪念价值的工艺品——木制小钟表,用当地生产的桦木制成表盘和表针,就地取材,设计新颖,看来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就是以材料的纹理为载体,将创意结合工艺进行制作最终实现出来的。

在视觉构图中,光对于自然纹理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物体表面如何被人们接受和理解。强烈的灯光照在光滑的表面上就会影响图片的可读性和可视性,但是同样的灯光照在帆布或者是木头这种触感明显的表面上,就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光线的影响不仅仅影响了对物体纹理的视觉感受,也为纹理色彩的视觉感知发生了巧妙的变化。这种受光影响的纹理大体分为四种:

1.粗糙无光泽表面的纹理——由于粗糙的表面吸收光线的能力比较强,反射光线的能力比较弱,纹理特点看上去显得比较稳定,会表现得比本身的色彩明度低。

2.粗糙有光泽表面中的纹理——除了反光能力与无光泽有所差别外,更有一种滑动感和生命感,在流畅和宁静中毫无烦燥和粉气是其特点。

3.细密有光泽表面上的纹理——由于反光能力比较强,色彩也会表现得不太稳定,使之看起来比实际明度要高一些。如金属、玻璃器皿等,在表现中应加以重视,力求让这种美感表现出来。

4.细密无光泽表面上的纹理——除了与有光泽表面在明度上的相同,它的色彩比有光泽表面要稳定些,多少有些粉气,有些无生命体的味道。如石膏等材料物品。

在视觉传达中对自然纹理的具体应用,可以进一步提供视觉的重点、韵律、动作、张力、图案和对比,最后对信息和意义产生直接的影响。自然纹理主要的审美方式是利用“触觉”以及“视觉”两种方法,因为物体纹理的特殊形态让“触觉”这一感知方式比单纯的平面化又多了一层含义,那就是人性化和强调互动。这与设计发展中新媒体这种表达方式中强调人的参与、人的感受和人的互动又有了异曲同工之妙。以张达利的文字类海报为例。文字研究是现今中国乃至世界平面设计行业中热门的话题,张老师在进行文字再创造的一系列海报设计中也涉及到自然纹理的应用,如《新文字时代》。在表现手法上,海报所依附的媒介用竹条编织而成,这种特殊自然纹理与文字结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异于常态,引人思索。将这种编织物作为绘画载体,在国内外是原创。新材料、新手法的创新使作品的东方韵味显得更为突出。从张老师的海报中可以看出,自然纹理的应用是破除以往平面设计方式中单一设计作品样式的突破点,理应引起设计师的重视。然而,自然纹理的应用必定会加大设计制作的成本,不利于大规模的复制生产,因此,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多少有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

在自然纹理带给人们最原始的情感感知外,同时通过触觉感知的自然纹理,使得物尽所用、物为所用。原研哉先生认为:“记忆并不是简单地再现过去,而是在接受外部信息的同时,依次一一被唤醒,彼此认证,再充实以新的信息。所谓印象,就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部刺激,并把这些刺激和人脑中原有的记忆组合、联系而生成的结果。设计行为,则是以这种组合而成的印象为前提,并且有意识地干预这一组合的过程的行为。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信息的构筑’——有目的、有计划地干预组合印象的生成过程。”人们通过以往的触觉感知将物体的纹理情感深入人心,留下情感痕迹,这便为自然纹理转化为艺术纹理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它给设计者带来宝贵的创作灵感,也为人为纹理的创作提供了原始的情感依据。

(二)人为纹理

无论在绘画、雕塑、建筑还是产品设计中,艺术家们都将不同的纹理美感元素融入到创作中来,他们时而模拟自然中原有纹理元素,时而创造自然中找不到对应的视觉纹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在视觉传达里,人为纹理根据“人为”的加工程度不同分为仿真纹理以及虚构纹理。

仿真纹理,顾名思义是模仿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纹理形式,以求真实的视觉效果,但它又区别于自然纹理,区别的根本在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如我们将图形印在粗糙的帆布上,借助帆布的触感以及视感特点发挥作品的特色,在此,帆布是作为自然纹理真实存在;然而,我们还可以将帆布这种纹理进行电子图像化处理,经过文图编排直接输出于一般印刷纸品之上,这里的帆布就是作为仿真纹理存在于作品之中了。由此可见,前后两种帆布的纹理在经过人为处理之后,性质发生了变化。后者虽然模仿的是真实的纹理,但在功能上却是作为人为纹理使用的。无论仿真纹理再怎么人为化,它的使用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追求返璞归真、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审美愉悦。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艺术的感知形式是以视觉审美为主,仿真纹理的应用远大于自然纹理。有人认为,设计是“人为世界”的产物,设计中的“人为纹理”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因为电脑对图形的处理过于模式化,自然纹理的使用大大减少,阻碍了设计个性化的发展。在此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仿真纹理的存在可以为我们个性化设计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19世纪英国著名的设计师威廉·莫里斯曾提出“为大众生产美观而使用的物品”这一宗旨,这一主导思想顺应了工业化大发展的历史潮流,在不背弃艺术设计美的本质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了机械化的生产,是实用设计的另一个美的极端。

虚构纹理作为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对应原形的视觉纹理,这种纹理通常出现在抽象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和技巧创作出不同的虚构纹理,比如重复、印刷、拼贴、组配、绘画、摩擦、转移、波纹、擦除和电脑合成。虚构纹理也是视觉平面的重要表现方法。比如,我们经常会用文字创作出视觉纹理,它作为设计中的一种背景或是肌理填充而使用,这种纹理的视觉审美通常要大于文字的可读性。这类纹理使用的主要目的是让设计元素,比如线条、形状或形体的表面看起来很有“色调”的质感,从而让作品更有视觉表现力,并带有浓厚的感情倾向。这种倾向先给人以间接的情感暗示,情感暗示也很容易过渡到对作品的渴望和好奇上来,从而产生联想和好感,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虚构纹理的应用依赖于电子媒体技术,我们在享受着方便快捷的科技成果时,设计行业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李永诠设计录》中曾说:“从传统设计操作模式演变到今日的全电脑化时代,有些问题已经逐渐被暴露出来。我们在利用电子工具达成概念表达之时,其功用早已超过了一般的三角尺等基本工具。对于某些设计师而言,软件的易用性导致了设计概念产生,为此,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风格、形式甚至效果都十分想近的设计作品充斥着整个市场。设计于是变得容易,因为容易也变得设计公式化,好似同一家族有血缘的兄弟姐妹,一切都似曾相识。”虚构纹理本是为我们标新立异的设计而服务,但却因为技术的应用产生了相反的使用效果,这就引起我们新的思索,切勿将电脑设计妄图“平面化”“完美化”。在这里,我们通过纹理的选用尽力将一切约定俗成的艺术概念否定,它给人的不是一般的视觉上的快感,而是让人体验到作者对文化意识的自我发现,努力试图突破传统的禁锢,在静止的形态中追求艺术包容力,在小小方寸的有限中发现无限,在创作的短暂与艰苦中获得喜悦。

在视觉传达中,恰当有意义的纹理可以让简单的视觉元素成为设计中的亮点。纹理能够丰富作品的形式感,加强作品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善用纹理可以使视觉作品的外在美、内涵美愈发饱满。纹理是任何物体表面的外观和触感,是形态呈现给人们的视觉表象和心理感受。在视觉传达中,笔者更愿意将它定义为一种视觉元素,如同视觉形象中色彩、构成提高作品的视觉影响力。创造视觉气氛,能为设计师塑造形象、表现设计和表现人文思想展开广阔的天地。

[1]师晟.纹理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南.平面设计与材料应用[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

[3]孙爽.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肌理构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6).

[4]崔菁菁.设计中的肌理表现[J].神州,2011,(33).

猜你喜欢

纹理表面设计
太阳表面平静吗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使用纹理叠加添加艺术画特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
3.《黑洞表面》(英/美)等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