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海词调唱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3-08-15杨霖希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词调临海唱腔

杨 韵,杨霖希

(1.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音乐系,浙江 杭州 310053;2.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上海 200031)

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才子词调”或“仙鹤调”,是盛行于当地民间的一种坐唱曲艺形式。它源于南宋的海盐腔,经过漫长的发展,又吸收了南戏、昆曲和民间小曲等多种曲调,并结合当地语言逐渐演变而成一种声腔[1]。临海词调,历史悠久,音柔韵美、古朴清雅,是一套完整且吸取各家之长的民间曲艺音乐艺术形式,也是浙江独特的曲艺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临海词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反映当地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审美需求;几百年来,它所表达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体现的审美趣味,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血脉,成为临海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临海词调的演唱技法和大量曲目可以被灵活运用到民族声乐教学中,这不但有利于拓宽民族声乐演唱方式,而且也是临海词调保护传承的重要方式。本文试图就临海词调的唱腔艺术如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有进行探讨,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提供借鉴。

一、临海词调的唱腔被用于民族声乐教学的意义

首先,民族声乐教学能够促进临海词调的传承与发展。临海词调,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作为一种承载了一个地区的民族传统习俗和人民感情的活态艺术,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在外来文化强烈冲击下,传统文化传播价值观、完成道德教化和娱乐审美等功能被众多的大众媒体所消弱,人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正在失去对传统曲艺的依赖性和审美感。作为独特的传统文化产物,具地域个性和人文精神表征的临海词调正在逐渐消失,古城的词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临海词调是当地民族的根与魂,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种子,一个民族如果脱离了历史和传统,就无法再发展和传承。“越是民族的、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临海词调需要在新的文化环境下继续生存和发展,而非让其固化、僵化,成为“博物馆艺术”,这些需要人才来传承与发展。临海词调传承方式有三:一是社会传承,如节庆活动;二是个人传承,如少数艺人口传心授;三是教育,包括家庭与社会教育。民族声乐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民族声乐人才,肩负传承民族声乐的使命。民族声乐人才越多,就越能够为临海词调传承提供智力支持;民族声乐教育越全面,特别是临海词调传承人接受民族声乐教育越全面,就越能够发展临海词调。此外,作为民族音乐,传统曲艺,无论是传承还是教育,其主要载体或者着力点是艺术表达形式的唱腔。所以,探索其演唱技法和风格,并运用到民族声乐的教学中,既保护了我们国家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使古老的民间曲艺焕发新的生命和光彩,拓展临海词调这个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继而达到传承之目的;同时也通过教学的实践,将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华吸取到教学中,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对古老的文化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其次,临海词调唱腔可促进民族声乐教学,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与民族艺术美感。全球文化日益多元化,文化生态日益失衡,我们的耳边充斥着俗不可耐的口水歌曲、网络歌曲,缺乏艺术性和美感。现代的教育对传统文化缺乏重视,使得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熟悉或是不感兴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大部分艺术院校更是如此,较多注重美声唱法、西方作曲技法教育,却忽视民族声乐和民歌、戏曲等的传授,致使年轻一代的音乐学子们越来越排斥民歌、地方戏曲等体裁,造成传承脱节。临海词调吸收了南戏、昆曲和地方民间的小曲的精华,优美委婉、一唱三叹、沁人心脾,具有较高的音乐性,而且演唱曲目成套,有剧情、有角色、有难度;它经过大浪淘沙、历久弥新,其唱腔韵味醇厚、自然质朴、音色明亮,“以字带情、声情并茂”,这给民族声乐教学以深刻的启示。它与民族声乐教学实践结合,促进传统曲艺与现代音乐文化的沟通,拓宽学科课程内涵,推动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民族声乐的学习者学习词调的曲目唱段,排练经典的词调片段,了解词调的演唱风味、演唱技巧,助于深刻理解和体验民族民间音乐内涵与艺术美,汲取民间曲艺的技法精华。不仅如此,由于临海词调有歌舞共同的表演形式(称为细吹亭),如《貂蝉拜月》、《马融送亲》、《拷红》、《牡丹对课》等经典唱段本身都是老百姓喜闻乐道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生活点滴等,具有大型的群众娱乐性广场文化活动性质。这种民族民间的广场文化是民间艺术表演、风情与习俗、形式与特色的完美结合。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吸收临海词调演唱方法之精髓,而且在当地各民族的“节庆”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民族文化的神韵和氛围,培养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审美情趣,激发对民族高度认同的情感。

二、民族声乐教学运用临海词调唱腔的途径

作为中国传统的曲艺艺术,临海词调的唱腔对现代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词、行腔、运气发声、声音装饰及民族韵味和情感等问题,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所以,临海词调的唱腔是研究、继承、发展传统民族声乐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教材。

首先,临海词调演唱的生理技巧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借鉴意义。民族声乐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借鉴和运用临海词调演唱的生理技巧。

其一,词调演唱的气息支持技巧。“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民族声乐中,要求歌唱“声”和“气”须协调平衡,唱高音时气要匀而不提,唱低音时气要稳而轻柔,唱段被唱得抑扬顿挫、高低婉转,必须以声情体现词情和曲情。临海词调的声腔强调“句句有神,字字有功”,行腔流畅,圆润舒展。其大部分唱句是“一字多句”,要求气息绵长,词调难唱就成为业内外人士的共识。为此,临海词调的演唱者,需用丹田之气托住声音,使得声音长而不僵、气息充足,变换气口时需轻且迅速,呼吸要深,吐气均匀。此外,运用气息对念白和表演也很重要。如《白兔记》的《出猎》一场,李三妈在为表达自己的悲苦生活和想念智远的唱腔中,短短十几字的唱词,竟婉转叠唱了五十一板,听起来酣畅淋漓,声情并茂,这样的演唱就需要有力的气息支持和深厚的唱功。临海词调的演唱要求与民族声乐唱法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词调中运用气息的演唱技法是值得民族声乐教学借鉴的要点。

其二,词调良好的共鸣腔体和真假换声。通常在曲艺演唱中,都有一种误解:民间曲艺表演一般都有扩声设备,无须较多地使用共鸣腔体。实际上,词调的演唱音域开阔,很多作品都是横跨多个八度,共鸣能够形成的声音质量变化,使得声音的传程更远,声音更美化。词调演唱中有大嗓、小嗓之分,大嗓又称本嗓,即真声,主要以胸腔共鸣为主;小嗓即假声,又名假嗓,以头腔共鸣为主。词调的旋律起伏跌宕、委婉动听,装饰音较多,需要演唱者大小嗓结合,即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就是结合胸腔、口腔、头腔等所有腔体的打开,这是词调表演中很重要的演唱技法。大小嗓结合能够达到:音色统一,过渡自然,声音灵活而有力。此外,词调演员非常注意整体使用声音,即喊嗓时从低到高一音到底,声带和气息支持点的力量不松,上上下下听不出真、假声的痕迹,达到宏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共鸣腔体的运用调节声带所发声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民族声乐表演中也有声音转换的问题,由低到高的大跳时,往往会出现真假声冲突之难题,声音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可以借鉴词调对声音的运用,依据人物和歌词来艺术地加以处理,使声音和内容的表达完美地融合统一。

其次,临海词调演唱的表达技巧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提升作用。民族声乐教学为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借鉴运用临海词调演唱的表达技巧。一是运用词调清晰自然的咬字吐字的技巧。临海词在咬字和吐字上有独特的美感。词调音色明亮,真声比例比较大,共鸣腔调节较小,声波在硬腭及口腔上部振动较多,声音靠前,声音颤动幅度较小,吸呼部位较深,讲究气沉丹田,排气量相对较小,喉位较高,声音偏窄与单薄,但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所以“一字唱完,须交代清楚,再唱下字,方是本字之音,如出而不收,张而不必,是仅有上半字,无下半字,欲入其听,不亦难乎”。[2]如此才能“字真,句笃,依腔,贴调”。词调的咬字和吐字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合理解决用嗓和演唱时候语言、音调、语气三者的关系,让音乐和语言完美结合。二是借鉴词调中最有特色的声腔处理方法。临海词调在行腔上讲究吞吐虚实,掌握分寸,恰如其分。词调中的抑扬顿挫不仅指的是高、低之别,还含有收(抑)、放(扬)、明(扬)、暗(抑)等对比因素;欲高先低、预收先扬,欲左先右、欲快先慢。而且,词调的唱腔丰富而又复杂多变,包括滑音、倚音、颤音、衬词,因而简单的记谱法不能将其准确地记录下来。例如词调中的滑音包括上滑、下滑、前滑、后滑、大滑、小滑等。临海词调的声腔主要特点可以以八字概括即“字清、腔圆、音准、板稳”,它既继承了海盐腔清柔婉折的调腔,夹杂着唱、夹白、帮腔等特色,同时也吸收了昆曲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的运腔。[3]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当根据作品的内容、背景、情绪、音色、表现力等方面综合借鉴使用词调的唱腔,力争掌握词调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地方语言的韵味,达到“润腔”、“传形”、“传神”的目的。

最后,临海词调演唱的表演技巧对民族声乐教学的提高作用。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临海词调演唱的表演技巧对教学的提高作用也体现在两个方面。民族教学中先要达到词调中以情引声的自然歌唱状态。临海词调的演唱尽管很注重演唱技巧,但全部的技巧为了“情”服务,用故事情节和情感来激发演唱的技巧,强调“句句有神,字字有力,行腔自然,圆润舒展”。这是词调表演之真谛,即先动情而后发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随字发,声随腔行。长期以来,民族声乐教学多注重歌唱花哨的技巧、炫丽的高音,而忽视了表情达意的要求。实际中,有些学生盲目地追求“深呼吸,高位置”,矫揉做作,导致嗓音失去光彩和生命力,这既是缺乏实际生活体验、不理解歌曲背景、歌中角色导致的,也是教学误区的结果。所以,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借鉴词调中以情引声的自然歌唱法,启发学生具有自然歌唱的心理和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歌唱状态,真正做到歌声融情,喜怒哀乐,尽蕴其中。

民族声乐教学还要借鉴词调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的表演方式。词调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历史事件、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其故事均有角色原型和情节发展,人物在故事中均有其形、神、情,情节的跌宕起伏,需演唱人员带着丰富的情绪和情感进行表演,加入身段、手势、眼神以及丰富的情绪表演,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对词调演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借鉴词调对情感的把握,让学生体验词调表演中的眼神、面目表情的演绎,体会用眼神抓住观众的心理的要领,实现神情与手、演、身段的完美结合,将其融入到民族声乐的学习中去。

三、克服制约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临海词调唱腔的两大障碍

临海词调的唱腔尽管对民族声乐教学有非常有益的作用,但由于两者存在较大区别,临海词调的唱腔艺术如何有机迁移于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词调方言与教学语言非完全对应,重新编配曲谱适应教学伴奏等。为实现临海词调唱腔与民族声乐教学的有机结合,民族声乐教学中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为此,一方面需要克服语言的障碍。对于一个不懂临海方言的学生来说,演唱临海词调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词调的方言的发音特点,影响甚至决定着旋律的进行走向和演唱的音色特点。教学中,从方言入手,将临海词调中独特的润腔方式,例如“衬字”的演唱特点,“长音行腔中的装饰”、“下滑音”等,给学生进行介绍、讲解和提示,这样学生才能较全面地了解并有效地掌握临海词调风格。有了这个基础,就大大减轻学唱临海词调的难度。如果能够到词调的产生地亲自聆听老艺人们的演唱,或聆听一些真正地道的录音,体会临海词调原汁原味的风格,获得实际感受,这是学习和掌握临海词调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还要解决伴奏的障碍。临海词调本身运用的是丝弦和打击乐伴奏,如二胡、洞箫、笙、琵琶、三弦、扬琴、檀板、包鼓、碰铃等,而且民间艺人一般都是按照旋律谱即兴演奏,没有正规的总谱记录。在将临海词调运用到民族声乐教学时,让演唱词调的民间艺人进行伴奏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将词调的伴奏改为教学常用的钢琴伴奏。这种改编本身不仅需要钢琴辅导老师有丰富的即兴伴奏经验,并将其以艺术的方式还原,而且要以钢琴和声的方式再加以艺术的加工;此外,声乐教师,也需亲身聆听、演唱、研究和体验临海词调“原汁原味”的伴奏。这样的声乐教师与伴奏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哪怕不是用词调的伴奏乐器,也可以演绎出地道的艺术风味。

结束语

回顾我国近期民族声乐教学,大多注重表演技法,忽略吸取本民族的音乐的养分和精华,舍弃了最根本、最宝贵的东西,致使民族声乐唱法千篇一律、特色不鲜明。以“高校”为阵地来传承像临海词调这样优秀的传统曲艺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如福建南音已成为泉州师范大学音乐系的特色;蒙古长调、新疆十二木卡姆是内蒙古、新疆各地区当地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临海词调细腻柔美的声腔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应该作为浙江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曾多次深入到浙江台州临海地区对临海词调进行专题考察,对曲目进行挖掘、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将词调的委婉细腻的演绎方式与科学系统的民族声乐演唱方式结合起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不但保护了词调艺术,也创新了民族声乐教学内容。可见,民族传统曲艺与民族声乐教学结合,可以凸显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办学特色,推动整个文化生态的平衡、和谐发展。

[1]王德晖,徐沅澄.顾误录·误收[O].清咸丰元年.

[2]傅惜华.古典戏曲声音论著丛编[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7:245.

[3]周华清.临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卷一[Z].临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7.

猜你喜欢

词调临海唱腔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临海余丰里民宿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词调学研究的学术空间
临海不完全折腾指南
《高丽史·乐志》词调下小字标识考释
剪纸作品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曲兴词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