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综合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初探

2013-08-15石应康程南生龚启勇

中国医院 2013年1期
关键词:专科重点我院

石应康 程南生 龚启勇

2010 年4 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 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而言,建设与发展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利于形成专科优势,进而带动医院其它科室建设和技术发展,从而促进医院全面建设,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对医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临床学科可持续发展、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的关键抓手和重要举措。本文以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发展为主线,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行业特点、临床专科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大型综合医院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特色做法,阐明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为推动医院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我院临床专科建设的现状

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建设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型教学医院,现有38个临床专科。近年来,我院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整合优化资源,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医疗服务新模式,搭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不断探索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1.1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渐趋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专科带头人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专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2],通过引进与培养,我院现有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23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45人担任省级学会、协会主委、副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人员职称构成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逐渐由“倒金字塔”转变为“正金字塔”,高级、中级、初级的职称结构比由十一五初期的3:6.6:5.7优化为目前的2.0:2.7:11.4。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各个专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

1.2 学科和专科建设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

除24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外,我院现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我院连续三年专科声誉名列第二,2011年在公布的28个学科声誉排名中,我院24个专科进入前十或获提名,其中麻醉科、放射科排名本专科第一,病理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排名本专科第三,另有15个专科进入本专科排名前十,4个专科获得提名。

1.3 通过专科建设带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经四川省卫生厅批复同意,我院已成立了消化、实验医学、感染、临床营养等12个专科的省级质量控制中心,健全专科工作制度、流程、诊疗规范和质量标准,对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相应专科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开展专科教育培训和技术讲座,进行专科技能的考评和考核,提高全省医疗机构专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能力,提升医疗救治效率和效果。

2 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完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顶层架构和管理体系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一项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提升、人才梯队搭建、设备空间规划、教学科研协同以及辐射引领区域发展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必须在院级协调下进行[3]。我院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首先完善了顶层架构,专门建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医疗副院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科技副院长为副组长,医教部、科技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采供维保部、信息中心、纪监部门、审计处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对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申报、建设及后效评估进行系统规划、科学指导、协同实施,从制度、机制、资源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并专门成立了由医教部、科技部、财务部等三部门共同组成的秘书组,负责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日常事务。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是确保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2.2 以学科群建设带动学科进步,推动临床专科差异化发展

我院按疾病系统将所有学科、专科整合为五个学科群进行一体化建设,即神经精神学科群、心肺血液学科群、消化系统学科群、创伤康复学科群、全科医学及支撑学科群,实现学科、专科间资源共享、相互借力、协同发展的目的,在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细分亚专业的基础上,鼓励以专病为基础的跨学科交叉联合诊疗学组。目前全院共建立了70个这样的多学科交叉协作学组,集结优势力量,为临床专科的差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院为每个学科群配备1名学科主管和2~4名学科助理,负责为学科群内各个学科、专科提供科研信息引导式服务,负责学科、专科评估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学科群与专科重要科研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协助项目成果申报等,为学科群的发展建设追踪发展前沿,提供行业信息,建议发展方向等,为学科群、学科和专科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2.3 整合资源建平台,助推临床专科建设

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我院十分重视纵向资源与横向资源的整合,以临床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新路径为切入点,大力建设多科共建共享的系统疾病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开展具有专科特色的临床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促进区域内专科疾病整体诊治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如我院整合成立了功能性神经疾病中心,集结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精神科优势资源开展脑深部电极应用项目,此项技术已走在全国医院前列,三个专科均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又如我院2010年将血管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放射科、超声科等9个专科和护理的血管通路学组整合形成血管中心,通过多学科交叉整合形成的资源平台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完成我国首例马凡综合症内脏动脉杂交治疗,2012年完成胸腹主动脉瘤杂交一期手术,达到国际水平。截至目前,血管中心已完成40余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凝血酶注射封堵微创手术,有效减少了患者创伤。已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11例,居全国前列等。这种新型的整合资源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临床专科技术水平的提升,参与血管中心的7个临床专科和专科护理均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4 创新配套机制和政策,助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多年来,我院一直注重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打造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并以此形成学科和专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如我院率先在国内医疗机构设立SCI论文基金,对发表SCI论文的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可以使用该经费围绕研究方向购买科研设备和试剂、聘请项目制人员、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从2007年到2012年上半年,该基金使用金额已高达8801.2万元。近年来,我院SCI论文发表已逐步从基础研究领域转向临床研究领域,体现出临床专科建设对于学科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性。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院不断完善了院士、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大师级高端人才培养和孵化的体制和机制,开展亚专业专病学术主任制试点,拓宽人才培养与引进渠道,在配备好学科带头人的同时,注重后备人才的建设。我院还专门设立了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首批启动基金2000万,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所需的中青年骨干提供中、短期出国专项资助,鼓励到国内外名院名校进修深造,重点针对临床新技术领域进行资助。我院积极推荐中青年骨干到各级各类学会任职,对于达到条件的实施破格晋升,提高技术水平和学术知名度,使临床重点专科的人才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在临床新技术方面,为提高临床专科医疗技术水平,鼓励新技术开展,我院专门设立了临床新技术专项基金,重点扶持临床专科发展中重点、难点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前景好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医学伦理道德的国内外前沿新技术,提升临床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目前临床新技术专项基金已使用1550余万元,成效显著。如我院针对活体肝移植技术设立基金300万元,目前该项技术5年期生存率达77.3%,创下了中国首例肝移植女病人术后3年怀孕生子、世界首例尸体活体合成肝移植等10项全国领先的肝移植技术,技术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5 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壮大专科辐射能力

我院利用自身在医疗技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优势,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以带动区域发展为己任,先后进行了华西远程医学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成功尝试,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走出医院围墙,引领区域发展”、“医院搭台子,专科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新思路,不断壮大专科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区域内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院现有远程网络医院541家,分布14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地市州38个,县区市82个,服务人口超过5亿人。2002年-2012年,我院先后有规划、不间断地培训了近123万人次各级各类医卫人员,远程会诊近7500多例次。积极参与“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和“西部卫生人才项目”等,创立“华西—社区对口辅导慢病防治模式”、“面向社会全方位规范化培训体系”、“医院管理方向MBA学历学位课程项目”等,为区域内各学科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在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水平、极大地方便病人就诊、体现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也扩大了专科影响,壮大了专科声誉,为重点专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3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过程中对我院相关学科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巨大促进作用中可以看出,建设与发展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开展优质医疗服务、搭建合理的技术人才梯队、科学规划设备与空间、扩大辐射带动能力,对于提高医院整体建设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卫生部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围绕重大疾病,开展以解决疾病诊疗问题为靶向的适宜技术创新和推广,将有利于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并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同时,通过公立大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人才培养和技术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专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增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实力。另外,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标准的设计上,通过设立有关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将很好地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医院主动承担医改责任,落实医改任务。由此可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项目建设医院具体专科的水平发展,通过技术辐射、人才培养等,对于区域医疗水平的提高也将有引领、带动作用。

3.2 促进医院内涵建设的需要

目前综合医院不断引进人才,发展专项技术,使各家医院在不同程度保持某方面或某一专科的竞争优势。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形成专科优势,使专科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极大地推动了各临床专科不断创新技术,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解决本专科领域内的重大技术难题,有利于引导医院把建设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内涵建设上来,形成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的良性医院竞争局面,提高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从而促进医院全面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核心竞争力,带动区域医疗水平的全面发展。

3.3 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专科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加速培养专科技术带头人的接班人,建立合理的学术人才梯队,增强学科评价、项目申报、资源分配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能够追踪并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也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增强我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有助于建立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从根本上留住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人才,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真正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还将持续推进,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各个临床专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想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需要坚实的基础与长期积累外,更需要持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持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同时提高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真正起到区域性大型公立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1]李朝虹,王文中,吴雁鸣. 全军临床医学专科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0):615-617.

[2]沈辉,齐璐璐.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医院,2009,13(3):5-6.

[3]陈国良,黄连帅,陈建中.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初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8,11(4):239-241.

[4]张玉霞,许涛,扈长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趋势与评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6): 439-440.

猜你喜欢

专科重点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