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切除小肠末端及回盲部多发息肉的应用

2013-08-15刘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3期
关键词:氩气结肠镜小肠

刘越

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对10例小肠末端及回盲部多发息肉进行结肠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检查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48岁,小肠末端息肉2例(6枚),回盲部4例(12枚)小肠末端及回盲部均有4例(12枚),共30枚。广基息肉9枚,大小在0.3~0.5 cm间,占30% 带蒂息肉3枚,大小在0.4~0.5 cm间,占10%。手指状息肉18枚,长度在0.8~1.5 cm间,占60%。术前病理学均证实为良性息肉。术后病理报告,炎性息肉21枚,占70%,管状腺瘤性息肉9枚,占30%。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①按照结肠镜检查及术前常规装备准备,术前肌内注射654-2 10 mg。②患者治疗前取下身上金属物品③心脏带起搏器者不适用此方法,高血压,心肺脑疾病,病情稳定,适合本方法的。④术前常规检查设备工作状态良好。

1.2.2 具体方法 常规结肠镜术达小肠末端及回盲部到达息肉处。首先打开氩离子束凝固器的氩气钢瓶阀门,注满氩气。设置输出功率选择在30~45w之间,氩气流量为2L/min,电凝指数在A60,导管连接氩气高频电凝器,导丝电极连接患者脚部皮肤,在结肠镜直视下接近息肉,氩离子束凝固器导管经结肠镜钳道插入,导管伸出结肠镜头端接近息肉表面的0.2~0.4 cm处,脚踏控制开关,以1~5 s/次时间对准息肉进行喷凝治疗。其中手指状息肉首先喷凝息肉根部为好,以切断血运,再逐渐向远端喷凝治疗,直至息肉泛白,泛黄,甚至出现焦痂样变。本组病例均以喷凝手术完成。术后禁食水8 h,均口服头孢拉定0.5 g或阿莫西林0.5 g,3次/d,1周。目的是预防感染和防止穿孔等并发症。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本组10例患者共30枚息肉,均接受氩离子束凝固术1次性切除治疗,息肉均消失。

2.2 并发症 本组10例患者中除3例术后觉右下腹部1~3 h烧灼痛,经对症处置后缓解,均未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及肠梗阻发生。

2.3 随访情况 6个月,1年后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复查,均无复发,喷凝治疗过息肉的部位均未留瘢痕。

3 讨论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治疗的意义①治疗其出血等并发症②作为癌前期癌变切除,预防癌的发生。内镜下息肉切除方法许多种。但主要应用高频电切除法,还有激光,微波、冷冻等方法[1]。近10年来欧美国家有关学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在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早期癌肿,良恶性狭窄,息肉、血管畸形,Barrett食管,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小肠末端及回盲部肠壁较薄。高频电切,激光微波、冷冻等易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而氩离子束凝固术是一种非接触性电凝固术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特殊装置将氩气离子化,将能量传递到组织起到凝固作用,氩气的离子化是在氩离子束凝固器探头远端的电极与组织之间的电场中产生的,依赖于电场强度的大小,只有在不低于5000V/min时方可产生。因此氩离子可以自动导向未治疗的组织表面,而不一定沿着氩气离子流原来的方向。因为产生离子化得方向上电阻是最小的,一旦由于局部组织干燥导致该区域电阻增加,氩离子束即转向电阻较低的不干燥区域发挥作用。因此氩离子束凝固术特征性优点是凝固区与干燥区具有同样恒定深度[2]。笔者考虑到小肠末端及回盲部肠壁薄,高频电切除,激光、冷冻等易发生肠出血及穿孔的可能。而氩离子束凝固术的恒定电凝固深度可达到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这样保证了结肠镜下切除息肉的安全性。笔者总结了10例小肠末端及回盲部多发性息肉共30枚,均1次性氩离子束凝固束切除无残留,术后随诊6个月,1年均无复发。总体效果佳,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因此,我们认为结肠镜下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小肠末端及回盲部多发性息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治疗彻底,疗效肯定,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1] 徐富星.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01-502.

[2] 冯莉,吴云林.消化内科新进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61-162.

猜你喜欢

氩气结肠镜小肠
一种轮胎制备用橡胶处理装置
基于光谱识别的LF氩气底吹自适应控制设计
示范快堆主容器内氩气空间数值模拟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养好女人小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