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2013-08-15梁向英

支部建设 2013年28期
关键词:群众利益小康社会积极性

■ 梁向英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和调研中,深刻论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面阐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明确提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我党自成立之初,就扎根于群众之中,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为了群众利益,一切向群众负责,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党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的事业才能够不断取得成功。群众是党的生命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依靠群众的监督,党的执政使命要靠群众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才能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加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倾听民声,要维护民意,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准则。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满意度是检验我们一切决策和工作的基本依据。我们党只有真正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顺民意、得民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战争年代,我们依靠人民群众抗日、支前,夺取了全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党的十八大,我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项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亿万人民的参与至关重要。为此,习近平同志把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这就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首先是密切党群关系,建立多种联系渠道,通过深入细致、有效管用的群众工作,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加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思想动向,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有把党的群众工作做细做实,不断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同时,建设小康社会又能为人民造福,使人民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小康社会建设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只有给人民以实惠,才能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只有毫不含糊地坚持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使改革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给改革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

猜你喜欢

群众利益小康社会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巡回接访直通车走进处鹤村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