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林书豪现象”解析大学生体育偶像成因①

2013-08-15许瀛文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3期
关键词:林书豪姚明偶像

许瀛文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在媒体和网络特别发达的当代,一些体育赛事的运动员不但在赛场上得到大学生体育迷的关注,他们在场下的一举一动也成了大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他们被称为体育偶像。特别是大学生喜欢的NBA赛事,更让球迷为之疯狂,也造就了很多一战成名的体育偶像。

1 体育偶像的内涵

1.1 体育偶像的定义

体育偶像是指在体育界成就卓越、表现突出,为大众所瞩目的杰出人士,主要指运动员、教练员等。体育偶像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市场的产物,历史的产物,他们拥有无限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商业价值。体育偶像是体育舞台上的佼佼者,他们有着高超的技能、良好的素质、优异的成绩,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2 大学生体育偶像的主要特征

大学生体育偶像的主要特点包括:首先,他们大多是比较年轻,拥有较好的运动成绩,他们拥有传奇的运动生涯;其次,他们具有很独特的个人标志,如叛逆的性格、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坚定的人生信念等等;再次,他们多是一些新兴体育项目或是在世界性的热门体育项目中有骄人的战绩,或是开创性的成就;最后,他们拥有很高的体育运动智商,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2 “林书豪”现象

现年24岁的华裔球员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进入NBA一直只是板凳球员,因队友受伤首发上场,却屡次刷新其职业生涯得分新高,演绎了“一球成名”,他火爆势头不仅席卷美国体育界、华裔圈,林书豪的名字甚至享誉整个北美和全体华人世界。美国人创造了一系列跟林书豪相关的英文新词,如“林来疯”,“林效应”表达林书豪的轰动效应。与此同时中国也正被“林书豪现象”所席卷,很多国内的大学生也对林书豪特别关注,在网站观看他的比赛视频,转载国外对他的采访,成为他的微博的粉丝,关注他的最新情况。他的微博的粉丝从开始不足一万猛然增加到几百多万人,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视他为新的体育偶像,他也是继姚明之后最受大学生关注的篮球明星之一。

3 大学生对林书豪狂热崇拜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3.1 大学生在接受先进教育的同时,受美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被美国娱乐体育文化吸引,关注顶尖的的NBA

篮球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据有关的统计表明,国内有2.5亿人参与这项运动。NBA作为美国最成功的篮球联赛,作为世界篮球的殿堂,拥有世界水平最高的运动员和巨大的影响力。它早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球类运动,它成了一种混杂着商业、传播、体育,并具有超乎寻常的社会群体效应的通俗文化。促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大学生,去追求的新的“时髦”。他们很关注NBA赛事,与同学对比赛评析,而作为篮球新秀的林书豪的良好表现自然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成为他们新的偶像。

3.2 大学生正处于求学阶段,面临着就业压力的复杂心态,通过观看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比赛调节不良情绪

由于学业、生活压力造成当代大学生的压力较大,也导致一些不良情绪甚至心理问题,利用体育进行调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学生通过对体育明星的品质以及观看比赛来排解负性情绪,进入正性情绪状态。大学生是步入社会的前一站,从学业到创业都需要有自信、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体育偶像的成功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激励。

3.3 美国NBA的商业宣传和包装,作为华裔的林书豪是继姚明之后顶尖的篮球联盟的黄皮肤,是打开亚洲市场的秘密武器

多年以来,NBA联盟的推广策略之一就是制造明星,因为明星就是焦点,就是热点、就是媒体关注点,最终转化为卖点。林书豪的崛起,正是NBA寻求的契机。NBA在姚明退役后,曾为中国和亚洲球市的萎缩感到焦虑,因为中国是NBA最大的海外市场和最大的海外收入来源地。林书豪的凌空出世,及时弥补了姚明留下的空缺,让NBA热得以继续在中国、亚洲、乃至于全球燃烧。

3.4 林书豪本人的哈佛求学经历以及成长奋斗史都是对国内大学生传统思维的冲击

中国的很多大学生长久以来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多与学习和体育是相冲突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如果你想在体育方面成功,也就间接宣布你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体育只是个兴趣,无法成为你从事的职业,家长多反对孩子参加专门的体育训练和赛事。但是林书豪却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答案。他的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体育能力,使他成功进入哈佛主修经济学,他也成为NBA联赛中为数不多哈佛毕业的运动员。他的传奇也被很多国内大学生所津津乐道,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在发展自己体育爱好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学业,甚至可以成为全球瞩目的明星,实现自己个人价值。

3.5 集合诸多娱乐元素的成熟的美国体育产业,与相关体育产品的合理开发,满足了大学生球迷渴望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愿望

为了吸引球迷而精心设计了赛场的点点滴滴,让人在欣赏比赛的同时,参与赛场互动,尽情的投入到NBA的赛场文化中,随着林书豪火热风暴的推进,他的球衣和其他相关产品价格上涨,销售量大增。很多华人大学生篮球迷,随着林书豪人气的提升,开始更多的关注林书豪在NBA赛场上的表现,观看国内对于他比赛的转播。不仅能看到喜爱的NBA球星的篮球表演,而且能切身体味到NBA赛场气氛给你带来的欢愉。

3.6 价值的认同感,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90后大学生显示出更强的自信,以及对国家未来建设的雄心。

虽然中国在奥运会中的金牌数名列前茅,但在大球方面,却鲜有世界级的巨星,姚明的退役,让这个问题凸现出来。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急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人物作为自我的代表,作为努力追求的将来形象,具有很强社会效应的体育偶像( 优秀的外形、出众的运动能力、为国家争得荣誉和可观的经济收入等)便为大学生提供了参照的榜样,满足了大学生希望成为偶像那样的人物的一种自我理想。

4 “林书豪现象”的启示

4.1 利用大学生对体育偶像的兴趣调动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大学生对体育偶像有强烈的关注,容易对该体育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好他们对体育偶像的浓厚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中有机地穿插讲解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体育偶像,让学生互动起来。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或观摩明星的比赛,实现由关注体育偶像到参与体育运动的转变。

4.2 鼓励大学生学习体育偶像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体育偶像在竞赛中所表现的崇高精神、顽强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大学生个性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大学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培养刻苦、顽强、拼搏、协作的精神,学会公平待人,互相帮助和团结友爱;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借助日常教学中的偶像教育,使得大学生对自己所关注的明星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升审美能力。形成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文化。

基于体育偶像和大学生两个群体的特殊性,认真审视体育偶像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因素,多渠道发挥体育偶像的正面作用,同时避免由于体育偶像的异化行为而导致大学生出现消极或冲动等过激行为,这对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大学健身氛围、激发大学生的锻炼热情有积极影响。

[1] 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一)[J].青年研究,2007(3):8-14.

[2] 雷开春,孙洪彬.关于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J].青年研究,2000,5.

[3] 卢耿华,黄聚云.体育公众人物形象的社会学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34.

[4] 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J].中国德育,2006(12).

[5] 刘少华.大众文化时代的体育明星——姚明为中心[J].体育文化导刊,2003,6.

[6] 朱宗震.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塑造新的人文精神——从姚明现象说起[J].探索与争鸣,2004,9.

[7] 马瑞.中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8:28.

[8] 曹勇,葛耀.从社会文化角度解析《姚明现象》[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3):86-89.

[9] 增光,林书豪.美国成长的华裔之光[J].当代体育,2012(2):28-29.

[10]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林书豪姚明偶像
大众偶像
偶像报
跟着姚明,为爱奔跑!
偶像们都恋爱了
像姚明那样诚实
林书豪绝杀取六连胜
姚明受伤让08奥运蒙上阴影
姚明也要练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