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①

2013-08-15赵美芹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3期
关键词:投篮师生动作

赵美芹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烟台 264100)

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原理。怎样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借助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是当前体育教学的核心问题。很多体育教育者在研究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这些教学方法实施的重要手段,而这恰好迎合了《新课标》对于师生互动的要求。因此,探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显得尤为必要。从实际来看,师生互动既体现了新的教学方法中的师生关系,又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学会学习中的引导作用,更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师生在互动中实现知识和经验交流,从而可以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1 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尝试

1.1 有的放矢的教学互动

在互动教学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基于对学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互动教学。例如:在学期开始,根据教材对学生的要求,设计相应的体育素质摸底训练,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和目前的体育技能水平,摸清学生身体和技能底细,为因材施教做好准备。

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教学模拟实作,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并借助实操模拟,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给学生讲解运动损伤时,结合运动损伤的危害,将运动损伤的各种过程制作成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与自己平时的动作加以对比,自查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并使学生从中对不当运动形成认识,自觉规范自己的动作。

1.2 让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衔接

体育的课堂空间是开放性的,这就使得体育教学更适合开展教师与学生互动。体育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意中延展了体育教学的空间。为了有效地借助互动,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体育技术,就需要老师抓住生活体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使学生自愿接受教师的指导性教学。例如:就篮球投篮问题,老师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求相关的经验,从中掌握投篮的经验和技巧,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从实际来看,对于技术性的体育问题,尽管理论总结出来的东西有一定可行性。但都是一些大而化之的东西,对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帮助不大。然而,学生自身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就具有比这些理论较强的实用效果。例如:一个经常打弹弓的学生,他对目标和力道的认识是非常准确的,在投篮时,他通常会寻找比较好的力道和用力点,尽可能提高投篮的命中率,这些知识一经应用到篮球投篮中,就内化成投篮技术要领,教师讲解的任何动作要领都没有他的经验来得实际,更能提高他的投篮水准。如果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实际体育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还借助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促使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与全班同学分享,这样学生就会在实际中掌握更多的技巧,并从中筛选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法与技巧,真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1.3 让学生从互动中学会抓住要点

体育课堂教学通常都是循着一定的问题与技能开始的,要想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就要从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的短处和难点所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实战操作,从中发现其他学生的经验,从自身的问题出发,自觉克服自身在体育动作方面的不足。例如:让学生学前滚翻,就需要学生认真观看别人的翻滚动作,从中分析自身翻不过去的难点。并通过观察别人滚翻,学会别人滚翻的技巧,真正解决自身翻不过去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翻不过去的学生,认真观察其他翻不过去学生的动作,从中分析翻不过去的原因;然后,再通过前滚翻做得好的学生的示范作用,使不会前滚翻的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学会去扑捉其他学生的动作要点,从而将技术应用到自己身上,减少学生因不能顺利完成前滚翻动作而带来的压力,使学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相关体育知识或技能。

1.4 促进教学评价的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效果评价往往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实施的,师生都只是依靠考试分数来对自身知识水平有一个大致评价。学生无法真正了解评价的意义,教师也很难在教学中被评价。而实施教学互动评价分析,则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了解自身在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做得不好,并借助班级同学的评价,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使教师从中了解到自身教学方式方面的不足,并自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借助师生互动,形成一种师生间相互评价的机制,引导学生在评价教师的同时,对自身的体育技能水平进行自查,在互相评价中加深对自身的认识。例如,在体育锻炼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评价,教师就会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借助与学生的共同锻炼,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共同分析学生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也可以从对老师的评价中,认识到自身与老师间的差距,从而从教师身上寻求提高自身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

2 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互动应避免的误区

2.1 要把握师生间互动的度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物极则反”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经验。在体育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把握师生互动的度。要想掌握这个度,教师就要在体育教学中,始终牢记自身“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目的。教师在放下身价,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切不可一味为了营造一团和气,丧失与学生间互动的度,走上另一个极端,从而导致师生间的互动丧失了其根本的效用。例如:有的体育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与男学生称兄道弟,和女学生打情骂俏,不仅很难发挥互动学习的功效,还在学生间造成极坏的影响,丧失了基本的师道。

2.2 不要在互动中挫伤学生的自尊

由于师生间的互动,经过长时间的接触,难免会使师生间形成一种较为随意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加强自律,不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就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由对教师的反感,转而发展成对体育课的厌恶,从而逃避体育课,反而使师生互动教学产生了副作用,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深刺伤学生的心灵,得不偿失。例如:在健美操教学中,有的个别学生先天身体协调性较差,做出的动作不到位,不美观不大方。作为教师如果一味的点名甚至指责挖苦,或以开玩笑的方式模仿其不美的动作,那么这样就会使学生自尊心受挫,产生较大的挫败感,从而对体育课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无故不上体育课。

2.3 不要盲目夸大师生互动教学的作用

随着师生间互动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有的教师把其当做医治一切教学问题的利器,遇到问题便使出师生互动的法宝,自认为师生互动教学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不二选择。实际上,体育教学上师生互动只是诸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由于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功效,使得其逐渐占据主流的教学方法通道,日益被教育界所认可。在体育教学中,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能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避免对一种教学方法过于依赖。

总之,随着教改的推进,教师都在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使学生能够自觉探究知识的建构。教师与学生互动,则借助师生间营造的一种和谐,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各司其职,共同探讨体育知识。因此,要想使师生互动教学发挥应有的成效,就要首先了解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目的,并结合实际教学,对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进行多种尝试,从中总结出一般的发展经验,并自觉规避一些在互动教学中不应出现的问题。

[1] 冯秀华,刘辉.互动教学在大学体育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2] 赵志东.论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J].硅谷,2009(13).

[3] 肖丽娟,李建英.试析互动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

[4] 林强,康威.浅析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互动和创新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5] 谢小平.体育舞蹈选项课互动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岁月(下半月),2011(5).

[6] 林强,康威.浅析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互动和创新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7] 仝伟.普通高校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教学实施策略之研究[J].科技风,2010(22).

[8] 许金锋,向朝文.大学体育课互动教学初探[J].华章,2011(33).

猜你喜欢

投篮师生动作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投篮
动作描写要具体
今天你投篮了吗
麻辣师生
投篮王和盖帽王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