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的刺:我著名的同桌付秀莹

2013-08-15■赵

湖南文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鲁院黄酒博客

■赵 瑜

有一阵子,特别喜欢打电话给付秀莹。打通了以后,我会说一句:我们谈谈人生吧。她便会笑。的确,我们的谈话过于琐碎了,几乎和人生无关。所以,不得不借谈人生的名义。

一开始,我们说的多是日常的事物。内心里莫名的灰尘,鲁院窗外的鸟叫声,某个老师的声音的高度,茶水的颜色,鲁院的小闲事,云南菜馆的电话号码……关乎写作的内容,我们仿佛并没有说起过,只觉得那是各自的隐私。

一直没有向她说起的,是她的气息。在鲁院,多么巧合,我们坐同桌。

她文字以外的气息,都从她身体里散发出来。她的气息让我想到竹子,被风吹过以后竹林里的声音和气息。要是下雨过后,就更好了。付秀莹是竹子类型的女人,她很清新,内藏着风声。

关于付秀莹,我曾经做过一个好玩的试验。便是,在我的博客里虚构了一场付秀莹的轶事,那博客的点击率立即便会上升好多。

自然,这也是我们谈论的话题,说完以后,就又会笑。

在鲁院,我和写散文的沈念住邻居。刚到鲁院报到的当天,我们大多数同学均不认识。沈念敲我的门,我穿戴整齐地朝他打一个响指,说,走,上楼,带你见一美女。

那时对沈念来说,付秀莹的模样尚未揭晓,一路上,我用了多少形容词修饰付秀莹,至今已经无从查证,但最终的结果,是,付秀莹当天并未住校。沈念没有见到,又大约受了我描述的诱惑,有小遗憾。

彼时,付秀莹的模样,我已是见过的,是在她的博客里,只记得她的笑,露出三分之一牙齿的笑容。她是一个好看的女人,她的好看在于,她总将自己的某些好看藏起来,总让人觉得,她还可以更好看。

没有见到付秀莹之前,我们联系过。大体是,她所在报纸副刊发了我一篇书评,而我近乎淡漠地道了一声谢。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错过吗?是的,差一点,这一生就错过了付秀莹。

那时候,她在一家行业报纸编一版豆腐块。我虽然也偶做豆腐块文字,却总以为自己的豆腐是珍珠。现在想来,真好笑,是啊,多么虚伪。

熟悉以后,偶尔还会说起,当初的情形。总觉得世间的事有太多的灰尘,不打扫自己的过往,总是不知道,过往的我们丢失了什么,又或者错过了什么。

过往。付秀莹的过往对于陌生的阅读者,一直是有奖的谜底,但至今少有人猜中。

付秀莹的过往有一个温暖的院子,那是盛放她无助的时光的院落。有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在房间里读完了她的《旧院》,激动不能已。被她用文字建筑的院落吸引,在这个院落里,我看到付秀莹全部的孤单,我同时也看到自己的过往。差不多,我知道那过往里的无助。在灰尘随时都有可能覆盖尊严的乡村,在一个有着敏感内心的孩子眼里,世界那么强大,它不给我们任何撒娇的机会。

我在房间里来回散步,已经是深夜,打电话到她的房间,才知,那天没有课,她并不在宿舍。有许多话就那样散落在枕下,梦里,第二天便捡拾不到了。

成年以后,男人和女人的交往无法单纯。然而,那天晚上,我相信自己,如果打通电话,我一定会和付秀莹讨论表达。《旧院》里有独立于当下的气质,付秀莹在这个文本里呈现了她的耐心、她的刻摹内心的能力、她的躲藏着的却又温暖的底色……我在文字里阅读了她的成长史,我仿佛在她的院落外听到她少年时代的一声叹息。我甚至还在一缕寒凉的月光里窥见她紧张而单纯的十七岁,被雪覆盖的她的某段心事,被某种食物填满的某个夏天。

有太多的磁场交杂在个体的回忆里,我觉得,我抵达了付秀莹的过往。

刚好抵达,这差不多有了更多的内心暗示。

我在自己的博客日记里表达这样的念想,差不多是那天晚上,我开始有跟着付秀莹的想法。我觉得,在某篇文字里,她将我的孤独感写尽了。我想跟着她,将剩余的孤独感索要回来。

这样说近乎无耻,但有时真理常常接近裸露,我顾不得那么多了。在上海滩的风里,我跟着她,拍下她在下午的三种姿势。在乌镇的一条船上,我跟着她,拍下她幼稚的花裙子,或者尖叫声。

写字的人,常常会因为极小的一点交集而相互欢喜上。也有可能因为极小的一些距离,便厌恶上了。

让我常常觉得庆幸的是,不论是说到北京的地铁,还是说到乡村的植物,我和付秀莹总是合拍。那种不必刻意照顾对方的聊天总让我想到友谊,或者更为坦荡的大词。有一阵子,我总是试图将某个夜晚撕破,将一朵月亮撕下来,放到情诗里,或者放到更为亲密的字句里,给她。而她,总是将月亮重新放回到天空,将情诗里的过于甜腻的字词随手删节,并深情地说,她喜欢我的某几句诗。

和付秀莹的亲密缘自我们总混在一起。四个月的时间,我们一直同桌。若是授课的老师稍显得枯燥,那么,我们便会用纸条问答。实行导师制,是鲁院教学的一种好的尝试。将一些知名的作家或者期刊的主编收纳过来,把五十二个学员当作草,瓜分掉。这是一件非常趣味的事情。五十二个学员的名字被写成了纸团,我和付秀莹又被《十月》杂志的陈东捷老师抓到了一组。

除了这种组别的划分,还有就是,我们被共同的朋友拉到同一个酒桌,或者被共同的网站拉在同一个论坛里。

酒桌上的事情?呵,或许更值得描绘一下。

一开始,我们均是矜持的,近于节制和虚伪。总之,一开始,我是不喝酒的。我不喜欢白酒直截了当的气味,是的,我喜欢月光,不喜欢锄禾的时候日头当午。相比之下,我更情愿喝些干红,在杯子里晃动几圈之后,闻一下它的味道,会想到月光的味道。

恰好,付秀莹也喜欢红酒,便在某次通电话的时候储存了一个共同的词语。

然而,最后将我们长时间联系在一起的,竟然是黄酒。是的,黄酒的黄,黄酒的酒。

在绍兴,我们喝得醉了,一路到杭州,还念念不忘。

终于没有忍住,我们五个人,跑到了西湖边上,对着一湖水,喝着黄酒,念起了可以穿越时间的诗句。五个人,分别是宁肯、修白、王必昆、付秀莹和我。我们被西湖的水打动,觉得应该赞美一下她。

五个人中,我们四个是先到了西湖边的,付秀莹后到,她仿佛怀揣着一个美好的秘密,没有能忍住,和我们分享了。那便是喝酒的理由。在西湖边上,我们哈哈大笑,将黄酒杯子碰响了,将藏在内心里的时光分别化作小雨和诗句,扔到了西湖里。

那天,我们五个人口占了三首诗,组在一起,起了一个热情而幼稚的名字,叫做《西湖三叠》。于是,后来,我们便以西湖三叠的名义,多次聚餐,而每一次,我们又必喝黄酒。

她的醉酒,也和黄酒有关。有一天,她突然打电话至我的房间,说是醉了酒。

我十分担心地上楼看她,她大约借着酒意,蓄意温习了自己的伤心事,在房间里哭。我大声地敲门,惹得整个楼道的人都知道,我在晚上敲了她的门。这件事情影响颇大。我后来不得不在自己的博客日记里解释,才算功德圆满。

醉酒后的付秀莹让人担心,每每,我会想到旧院里的她,敏感,自尊,紧崩,被月光的清澈洗过的付秀莹,突然醉倒在一瓶黄酒里,总会让我想到竹林里一只蝉的叫声停了,又或者旧院的墙上挂着的一件东西掉落在地上,整整一个夜晚,没有人知道她的疼痛。

同桌四个月,我隐约地知道了她的一些秘密。那些秘密都是旧院里长出来的。我们活着,就是建筑自己秘密的过程,我相信,每一个丰富的人,都要有自己的秘密。付秀莹用文字将自己的秘密封存好,几乎,她消失在自己的生活里,成为一个旁观生活的写作者。哪怕是在她个人史的讲述里,我仍然能看到她旁观的眼神。她心疼自己的过往了,会停下笔来,深呼吸几次,嚼一下时间缝隙里的尚存的自卑或者孤单,继续在文字里前行。

日常生活里的付秀莹不施朱粉,几乎,她从未香气袭人过。她的美好在于,她从不经营自己的模样,她有单纯的气息让经过她的人喜欢。

喜欢付秀莹的人甚多,有的活在暗夜的腻想里,有的活在她无限忙碌的短信息里,但我也能断定,那些只是从照片里生出来的喜欢没有办法进入她的磁场里。

这是真的,她是一个有磁场的人,只是她的磁场并不向外开放,她内敛、传统、低温。差不多,她打开自己的时候便是写字的时候。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而付秀莹却带来流水的声音。我喜欢付秀莹的文字,差不多,阅读她的文字,就阅读了她的声音。我在电话里问她,在做什么呢?她会懒洋洋地答,在思考人生。我又说,我们讨论一下人生吧。她便哈哈地笑。

这是真的,你如果想打电话给付秀莹,那么,一定要说,我们讨论一下人生吧。如果她不理会你,那么,你就说,我是赵瑜。

猜你喜欢

鲁院黄酒博客
黄酒小记
冬季饮黄酒,花样喝法更营养
散文《梦在“鲁院”飞翔》节选
鲁院启思录
梦在“鲁院”飞翔
黄酒:秋冬常饮防感冒
在鲁院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育儿博客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