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信的教育故事

2013-08-14绥芬河市高级中学孙明强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信件书信班级

绥芬河市高级中学 孙明强

绥芬河是一个边境商都,大多数学生的父母经常在国内其他地方或国外谋生,许多孩子与父母聚少离多,有些学生甚至对父母很陌生。面对这种现状,我思考着如何给家长与孩子搭建一个亲情交流的平台,促进子女与父母的感情交流,以便使家长更好地与班主任形成教育的合力。

3月8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子,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好主意。刚上早自习,我就发给每名学生一张印有“绥芬河市高级中学”的稿纸,并对大家说:“在‘三·八节’之际,大家动笔给自己的妈妈写封信吧。”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议论纷纷:怎么还写信呢?给妈妈写什么呀?现在几乎没有写信的,都电话、短信、Email了……

面对学生的反应,我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信封展示给学生,并要求他们下自习时写完信并装进信封。看我态度认真,学生也开始静静地写起来。

快下自习时,学生纷纷将写好的信纸装入信封,用胶封好,交上来。等学生交完后,我问:“有人写‘祝母亲节日快乐’了?”全班37名学生没有没举手的!面对此情此景,大家面面相觑,也领会了我让他们写信的意图。我原来准备到邮局邮走这些信,可是当我看到有些信地址不详无法寄出时,决定还是由学生亲自带回交给母亲或是写清楚地址自己邮寄给母亲。同时,我又另外发给每个学生一个信封,希望母亲收到信后,能给自己的子女回信,写完封好由学生交给我登记,再转给学生。

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给母亲写信,也愿意向我这位老师坦露他们的心声。他们用纯真诚挚的心灵和质朴流畅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情,其中有对母亲操劳的感激和心酸,也有对成长历程的反思和困惑;有倾诉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自己的愿望的,也有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心。有些学生写不出多少字,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华丽的文辞,但是他们用心去写,简单的语言就能表达出对母亲的真情实感。有些孩子因为太想念远方的母亲,流着眼泪写完感人至深的信……

从这些信件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其实有许多话要对母亲或家人说,以前是“爱在心口难开”,现在利用书信形式将积压在心中的感情释放了出来,同时家长也能静心凝思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得失。在整个活动中,我也幸福地成了家长与孩子共同的“知心人”,班级的凝聚力明显加强了,许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变得容易起来。

这次活动让我联想到如果把书信这种方式用到班级管理上,也应该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于是我尝试让学生不定期给班主任、父母、同学或自己写信。

我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邮箱,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难于当面说的话”。这种自由式的书写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时间我的信件数量直线上升,如雪片般纷沓而至。阅读学生的书信,我发现了许多平时在班主任工作中很难发现的学生心理、思想、困惑、情感变化等情况。信件内容丰富多彩:生日祝福、错误指正、真诚道歉,提意见和建议,倾诉烦恼,请教学习方法,与父母和老师(包括班任和科任)交流、时事热点讨论、历史评述……

有的学生在写给父母的信中写到:“爸、妈,每当我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你们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把我说的一无是处。本来,我心里己经很烦了,你们又这样训斥我,我常常想干脆不学算了。如果你们能给我一点鼓励,那将是无比巨大的动力,不知道我的要求是不是会让你们觉得是逃避批评,请相信我,我真的想提高,更想有你们的鼓励……”

有的学生写到:“妈妈、爸爸,你们让我整天在房间里学习,从来不主动让我出去活动活动放松一下,接触一下社会。现在是信息时代了,须要交流,须要活学活用知识,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学生之所以能写出平时不随便在家长面前流露的心理活动,是因为学生一般在家长面前不敢说心里话,怕家长训斥。这让我认识到,如果班主任通过书信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与家长间的沟通,那么家长就能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便于家长及时帮助子女调整心态,同时对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定起到推动作用。

我成为了许多家长的贴心人,他们会将自己跟孩子之间的问题全面详细地和我交流、探讨,我也能全面真实地了解我的学生。

许多学生碍于面子,犯了错误不好意思向同学或老师当面道歉,书信让学生有了一个坦诚交流的渠道,班级有一个邮箱,每天由专人负责打开将信件发给收信人,班级的学生每天都期盼着能收到信件,哪怕信件里写的是对自己的批评。

有一位同学在信中向我反映:“班级的管理只靠老师和班级干部,往往力不从心,许多同学都不服从班级干部的管理,班级干部也是干得又累又苦,要是有一个能让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纪律的办法就好了……”

看到这位同学的来信,我把问题提出来让全班同学商讨,大家商议后制订了班规,实施小组互助式管理的模式,班级各方面表现突飞猛进,我也从一个忙得焦头烂额的“班主任”变得轻松了许多,有更多时间研究教学了。

书信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的法宝,某同学有了缺点,我改变以前当面训斥的方式,而是由书信的方式告诉学生:“XX同学,今天课间你跟同学打闹时将班级的玻璃打碎了,你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狡辩是拿拖布时碰碎的。大家都看到了你的所作所为,从你当时闪烁其词的样子来看,你是知道自己的错误的。可能是我以前对你们犯错误太过于苛刻了,你是怕我当众训斥你吧?我也在反思自己,今天我就改变处理的方式,我想让你把改正错误的实际行动做出来,不要再像以前那样:我要求(也可以说是我命令式的)如何,你就如何,那不是真正的认识错误,我相信你能让大家看到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这位同学的回信:“老师,谢谢你给了我这个机会,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会用行动证明给大家看的!”信里还夹着学生送给我的一个粉色心形手工折纸,上面还画上了笑脸。

书信成了我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加了学生倾诉心声的途径。教师用书面形式给学生指出问题、提出表扬或批评,较之口头说教,更显得真诚、亲切、委婉,学生易于接受、体会深刻,教育效果显著,又可以及时、有效地解除师生之间的误会,消除情感隔阂,保证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

猜你喜欢

信件书信班级
班级“四小怪”
My Vacation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共 筑
不称心的新班级
别有用心
班级被扣分后
有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