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翻译中的默认值识解——兼论《聊斋志异》英译

2013-08-12陈吉荣

关键词:聊斋志异译者译文

陈吉荣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引言

识解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 世纪80年代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20 世纪90年代的认知识解阶段,以Langacker为代表;2000年以后的的动态识解阶段,以Croft & Cruse为代表。认知识解理论可以深入描述知觉过程与认知参与的约束,在认知语言学中被广泛应用。尽管最早是起源于结构语言学,识解理论近来不断拓展,有很多研究者已经将其应用于翻译研究(参见王寅,2008;谭业升,2009;王明树,2009;文旭,2007;Kussmaul,2000)。应用认知识解来分析富含大量默认值的古典小说翻译将会在分类、策略以及原则等方面产生新的认识。本文将根据Croft &Cruse的动态识解理论,分析《聊斋志异》6个英译本,对翻译中的默认值识解做出解释。

二、认知识解

认知语言学研究非常注重认知模型,而认知域成为认知模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Taylor,Lakoff和Croft等对认知域都有相关的论述,其意义相当于框架,包括基于认知参照点的基底和被突显的内容。在认知域所构成的意义网络系统、概念结构和经验空间中,识解是理解言语意义的理性行为,可解释言语实践内部的层级性和复杂性。

1991年,Langacker提出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用这个术语来指称“人们为达到思维和表达的目的可从不同视角、选择不同辖域、突显不同焦点、以不同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的一种认知能力”(王寅,2006:23)。Langacker将识解分成五个方面: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1991:4)。这是基于认知参照点对认知能力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关于识解的概念,最早是由语言学家Moore与Carling 提出的。后来,随着认知语言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对识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心理学领域也对其进行相关概念的平行研究。Langacker还从认知参照点原则的角度对人的识解方式进行了研究,指出识解行为影响突显的事物(1991:170)。Taylor则研究了识解过程中的内在连贯性,并以认知参照点区分了射体和界标(1996:136)。Croft &Cruse 对识解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意义是我们使用语言元素特征识解出来的,例如,局部线索、非语言知识、语境能提供的信息、与言说者心智状态相关的知识和推断等”(2004:74)。比 较Langacker和Croft &Cruse的识解研究,可以看出13年来认知识解研究不断发展的新趋势,详见下表:

由上表的对比可见,Croft &Cruse的研究在Langacker的识解研究基础上更强调动态识解过程。与Langacker的识解研究一样,Croft &Cruse也重视对外界观察的详略程度、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其他表达式的意义结构、描述事物的认知参照点、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确定等内容。在此基础上,Croft &Cruse特别强调语境参数对识解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语境识解约束和默认识解两个新的概念。

Croft &Cruse认为,在意义的很多方法中,在建构一个阐释的过程中有一个决定性的起始点和一个未具决定性的结束点。对一种语言的阐释,其任何特点自身就是一种识解,其所涉及的因素更具格式塔特点。但是,对语言的识解受到语境的约束,这些约束很多且多样化。各种语境约束可能会互相强化也可能互相抵消,这些弱点可以通过认知能力来克服。不过,约束越强,所需的认知努力越多。在变化的语境之下,识解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社会是如何习惯性地识解语境、如何使用词汇等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识解惯例约束,而惯例约束对语境非常敏感,诸如语言语境、身体语境、社会语境和所贮存的知识都可能形成语境识解约束。

Croft &Cruse进一步解释说,在语言交流活动中,惯例约束在稳定语言用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使得语言交流成为可能。虽然惯例约束可能在个别言说者的头脑中呈现,但其本源位于个体之外,存在于话语交际之中。不同的惯例约束在力量上有差异。一个很弱的约束将产生一个个体喜好的、或者更可能的识解,并且很容易无视语境约束。一个很强的约束将需要极大的补偿性的压力来克服。识解的不同方面将受到惯例约束的不同影响:约束的结果将成为一个全面识解的意义,而且很可能成为一个前意义,只包含一个边界的位置,并为由识解进一步丰富的意义预留空间。

惯例约束并不一定独立于语境:有些可能只在一定的语境类型中操作,有些约束是不可废止的,但是将会影响识解的某些方面。如果语境没有提供足够的识解所需要的线索的话,这些约束的结果将作用为默认识解。默认识解有时候也可能是语境约束的,也有可能默认识解提供了固定意义的假象。

如果将Croft &Cruse关于识解语境约束和默认识解的理论应用于翻译分析,会为翻译的认知活动提供新的理据,特别会对典籍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因为典籍作品多用文言写成,即使是白话的古典小说也充满了大量的默认值。下文将以《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娇娜》为例,详细分析默认值识解英译表征、策略和原则,以及默认值识解对英译结果的影响。

三、默认值识解的分类

默认值是框架理论(Minsky 1975;Fillmore 1982,2003;Lakoff 1987,2003;Taylor 1995)的一个子范畴。Lakoff认为认知框架有无数槽孔,框架就是由这些槽孔组成,激活了某个框架,这些槽孔就会被明示或隐含的信息所填充(1987:116)。“槽孔值本身是开放的,需要在意义结构网络中给予填充。默认值就是在没有提供明确的语篇信息的情况下的槽孔值,是框架中未特别指明的方面,是隐匿于符号之下的不言而喻的语义值”(汪立荣,2006:211)。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默认值能在读者的认知记忆中被特定的语境激活。就《娇娜》来看,其古典文学的简约特点形成了大量的未特别指明的语义框架,这些隐匿于语言符号之下的语义值具有很强的语境识解约束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Croft &Cruse对语境识解约束的4个分类,分别进行具体阐述。

(一)语言语境约束下的默认值

这是指受限于古文语法的特点,古典文言与当代语言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语法默认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类别。第一,施事默认值。例如“为人蕴藉,工诗。”“落拓不得归;寓普陀寺,傭为寺僧抄录。”这些句子中的施事者是主人公,描述了孔雪笠初到天台时的境遇,虽然这些句子都省略了主语,但是读者根据上下文的默认语境可以填补出主语,而这样的施事默认值有很强的语境约束性。第二,受事默认值。例如,“又呼水来,为洗割处。”这是写娇娜为孔生割除身上腐肉的过程,施事者是娇娜,受事者则不同,补充其默认值为:(娇娜)又呼(僮)水来,为(孔生)洗割处。这里的受事默认值也有很强的语境敏感性。第三,处所默认值。例如“偶过其门,一少年出,丰采甚都。”此处是指孔雪笠经过单先生家门口,因为上文有提到单先生家族背景,此处将处所默认值省略了。第四,方式默认值。例如“未几,割断”。这里是说娇娜用刀割断孔生身上的腐肉。上文已经提到了“解佩刀,刃薄于纸,把钏握刃,轻轻附根而割。”此处省略了所使用的刀具,是方式默认值。另外,还有表示对象、结果、目的、原因、时间、致使的默认值,在整部小说中屡次出现。这些语言语境约束下的默认值虽然所涉及的内容不同,但都体现出极强的语境约束性。

(二)身体语境约束下的默认值

这是指基于个人身体经验(或者是个人体验)基础之上的语境约束下的默认值。例如,个人的听觉体验、视觉体验、心理体验等生命体验和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固有心理模式对特定情境的识解型式。《娇娜》中涉及到此类体验的例子很多。第一是视觉体验。例如,“一日,大雪崩腾,寂无行旅。”此处是描述雪后人际稀少的情境。原文只给了一个框架,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此框架进行默认值填充,并将场景可视化。不同的译者在雪天所见的场景有差异,对人迹稀少的识解也会不同,因此对此处默认值的填充也会不同。第二是听觉体验,例如,“僮入白:‘太翁来'”。这一场景中的通报语究竟该如何识解,不同的译者将会将其还原到各自的生活体验中,依据自己的听觉经验来进行分析。第三是触觉体验。例如,“少年先起,入内,生尚拥被坐。”“拥被而坐”就可能涉及到译者不同的触觉体验。第四是嗅觉体验。例如“把握之间,觉芳气胜兰。”不同的译者对“芳气”也会有不同的体验。从这些人类最基本的生命体验和生活体验来看,虽然在生命体验层面,人类的识解方式有共同之处,但是,从生活体验来看,每个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差异,而每个个体的身心体验也有差异,所以,当译者对原文这些体验性描写进行解读时,其对原文现实的认知就会受到身体语境的约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默认值填充。

(三)社会语境约束下的默认值

这是指译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会对识解行为产生影响。例如,译者本身的身份、职业、对文学作品所起到的社会功能的认识等都会对其理解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文学翻译过程中,出版社、赞助商、主流诗学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也会对不同的译者产生社会语境约束。以《娇娜》的英译为例。1926年的翟理斯译文深受当时社会语境的影响,译者的语言默认为古典派而且学究气很浓,并且努力做注释。这是以原文理解为导向的翻译。当其时,正是中国文学外译的初始阶段,强调努力保持中国文学原貌。这些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译者的默认值信息将会影响其识解方式。60多年以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活动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如熊猫丛书海外版的发行),文学翻译中涉及到的读者因素越来越受关注,体现在译文语言上是更加生动、流畅而简约,充分考虑译文要实现的社会功能。这也是社会语境默认值对译者的影响。

(四)贮存的知识提供的默认值

除了由于个体生活体验差异所形成的认知识解差异,个体贮存的知识所提供的默认值也不相同。在《娇娜》的主要6个译本中,有外国人、香港人和大陆本土译者。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知识储备是不一样的。另外,这些译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多少,是否熟悉文化典故,是否理解中国文学隐喻,对中国的民俗学、文化学、语言学是否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对其翻译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者指出翟理斯译本对中国文学的误读,这与其知识储备不足有一定关系。

四、默认值识解的英译策略

不同的译者对默认值的识解不同,体现在英译策略上也有差异。本文选了《娇娜》一文的6个英译本,以具体翻译实例来分析不同译者的默认值识解策略。

(一)详略度

Langacker认为,“不同识解的形成对外界观察的详略程度密切相关,人们可从不同精确程度和详略程度来认识或描写一个事体”(王寅,2006:2)。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对原文识解的详略程度也有差异。例如《娇娜》小说的第三句话:有执友令天台,寄函招之。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寓菩陀寺,傭为寺僧抄录。6个译者分别译成:

就字数来看,6个译文分别是56个字,56个字,51个字,65个字,62个字,66个字。从内容来看,译文4、译文5、译文6在关键处都比译文1、译文2、译文3详细。例如,寄函招之的翻译,前3个译文分别强调动作:join his staff,join him和summon him,后三个译文分别是动作与结果:invite him for a visit和invite him to be his guest。而“落拓不得归,寓菩陀寺,傭为寺僧抄录”的翻译,前三个译文在层次上不如后三个译文分明,译文4,5,6都是先用一个句子描述原因,然后另起一个句子描述结果。译文4用了As分句和So分句,译文5用了for分句和So分句,译文6用了表示时间延续性和层次性的Finally分句。而对于“傭为寺僧抄录”的翻译,译文1和译文2都非常简略,译文3至6的翻译比较详细。

(二)视角

视角是指个体从哪种角度来看待事物和描述事物。视角的变化从表层来看是语言的起语特点不同,描述立场差异,从深层来看则与认知框架所形成的空间概念有关。例如,《娇娜》小说中有一句诗词引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6个译者的译法也各不相同:

译文2和译文3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译文1、4、5采用了第三人人称的视角,译文6采用了第二人称的视角。根据距离相似性原理,第一人称描述的体验离叙述者最近,第二人称稍远,第三人称最远。这样自然在翻译中形成了主客体关系之间的差别。使用第一人称最具主观性,使用第三人称最具客观性。

(三)背景

Langacker认知语法中提到的背景是指“理解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需要另外一个或数个表达的意义或结构来作为基础”(王寅,2006:28)。Croft &Cruse关于识解语境约束提到的贮存知识所提供的默认值也是指理解一个语言现实需要一个或者数个社会语言文化背景。这在具有文化传承传统的文学典故、诗词曲赋等的翻译中尤为明显。

例如,《娇娜》小说一开始写书生孔雪笠刚进单先生府第,一眼瞥见案头有一册书,名字是《瑯环锁记》。6个译者将《瑯环锁记》分别翻译成:“random notes from the land of langhuan”(Denis),“Miscellaneous Notes on Langhuan Paradise”(Lu),Jottings from Paradise(Giles),A Miscellaneous Account of Langkuan Fairyland(Mo),A Miscellaneous Account of Langhuan Fairyland(Xu),Langhuan Notes(Zhang).6个译者对“锁记”的翻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分别为注释、笔记notes,杂记Miscellaneous Account和随感、略记Jottings。三种翻译策略各有侧重点。Notes 与注释、笔记的概念更加相关,Miscellaneous Account 则有大而全的意义,Jottings突出简略、随意之意。

这里的《瑯环锁记》疑似从《瑯环记》虚拟而来。也许为了避免文字官司,所以作者虚拟了《瑯环锁记》,旨在表明少年读书之奇。对于“瑯环”这一虚构地名的翻译,6个译者三个策略,一是不突显,直接音译为langhuan;二是突显仙境之意,翻译为 Langhuan Paradise 或 者 Langhuan Fairyland。相比之下,两个外国译者翟理斯和丹尼斯的翻译较为简略,不突显langhuan的文化背景,而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译者对这一文化背景的翻译较为显著。

(四)突显

在Langacker认知语法中,突显是指个人有确定注意力焦点的能力,这种能力基于认知参照点,并受到注意力原则的制约。在描述突显时,Langacker用了侧面和基体、射体和界标等概念来描述突显和不突显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将描述事物的动态过程再考虑进来,则可以进一步分析在事物链上不同参照点所形成的关于过程和结果之间的突显差异。例如,《娇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昧爽,即有童子炽炭火于室。少年先起,入内,生尚拥被坐。僮入白:‘太翁来'”。

6种译文中三种突显方式,从突显对象来看,译文1和译文6是突显了说话者,即男仆的动作,所以将原文的直接引语变成了译文的间接引语。这是以男仆作为认知参照点的结果。译文2到译文5则是以太翁来这一事件作为认知参照点,从男仆自然过渡到太翁来。但是就太翁来的描述也有差异,有的突显动作过程,用了coming,有的突显了动作的结果,用了here。不过,不管是突显哪一点,都是紧紧围绕一个动作链来描述。

五、默认值识解的英译原则

由上述默认值识解英译的策略来看,6个译者在对原文进行最优化再现的方式上表现出理性的行为。不过,这种理性行为受到译者认知能力的约束。所以,就默认值识解来看,译者所使用的策略是涉及一小部分信息的、不足够稳定的体验。认知模型理论曾将认知策略分成三个主要的认知原则:

(一)经济性原则

即由于短期记忆能力,决策者操纵一小部分信息(Aschenbrenner &Kasubek,1978:Johnson&Payne,1985)。

(二)可靠性原则

不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标准,为执行决策的信息加工在质或量上必须要足够大(Montgomery,1983;Ranyard &Crozier,1983)。

(三)灵活性原则

就信息加工而言,决策者在相对较短的注意时间内、在一系列的变化之后做出的决定(Montgomery,1983;Svenson,1979)。

从默认值的识解翻译来看,6个译者在经济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方面表现出差异,但在可靠性原则方面体现出共性。就差异来看,译者认知参照点的位置不同将会对翻译中的突显、特别价值域的拓展产生差异,而对于翻译中是否使用亚原则(例如注释)、是否增添一个理解的前提或者假设(如分层次的原因、结果句)、或者是否移除一个前提或者假设,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方式,这就形成了其在翻译灵活性原则上的多样化。但就翻译活动本身的认知理解特征来看,最后的结果是体现于语言表征上,而“某些最初的领域特殊性的制约引导着逐渐建立领域特殊性的语言表征,但,一旦被重新描述,这些表征变成了可用于领域一般性的过程”(史密斯,2001:9)。从认知参照点来看,不论译者的注意力聚焦于动作还是结果,都是在事件链上的连续环节,不脱离整个事件链或者认知域,因此,体现出可靠性原则。

如果结合认知语境约束原理,则译者在语言语境约束下的默认值方面体现出共性,在身体语境、社会语境和贮存知识方面体现出差异性。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对于充满大量默认值的古文文本,译者要通过意义网格之间的联想和激活使其产生作用。我们把这一过程中译者体现的认知原则进一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经验驱动的原则。这是指译者对“现实-认识-语言”的体验所形成的翻译认知体验。例如,认知域的转换体验:从输入空间到输出空间,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从框架到场景,从场景到场景,从框架到框架,从场景到框架。第二,认知驱动的原则。这是指由高层认知修改而引发的知觉调整。例如认知域的补偿体验:同位补偿、分立补偿、异位补偿、生活体验补偿、生命体验补偿等。

[1]Ashenbrenner,K.Kasubek,W.Challenging the Custing Syndrome:Multi-attibute Evaluation of Cortison Drugs[J].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78(22):216-234.

[2]Croft,W & D.A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Fillmore,C.J.Frame Semantics[A].In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ed.)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C].Seoul:Hanshin,1982.

[5]Fillmore,C.J.Double Decker Definitions:The Role of Frames in Meaning Explanations[J].Sign Language Studies,3/3:2632295,2003.

[6]Johnson,E.,Payne,J.Effort and Accuracy in Choice[J].Management Science,1985(31):295-314.

[7]Kussmaul Paul.Types of Creative Translating.In Andrew Chesterman,Natividad Gallardo San Salvador and Yves Gambier(eds.).Translation in Context[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117-126.

[8]Lakoff,G.Framing a Democratic Agenda.http://www.alternet.org/story/16828/,2003.

[9]Langacker,R.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Langacker,R.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1]Mona B.&G.Saldanh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12]Minsky,M.A Framework for Representing Knowledge[A].In P.H.Winston(ed.)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Vision[C].New York:McGraw Hill,1975.

[13]Montgomery,H.Decision Rules and the Research for a Dominance Structure:Toward a Process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In Humphery,P.C.,Svenson,O.,Vari,A.(eds.).Analyzing and Aiding Decision Press[C].Amsterdam:North-Holland,1983.471-483.

[14]Ogle,M.B.Further Notes on Classic Literary Tradition[J].Modern Language Notes,1914(8):243-247.

[15]Ranyard,R.Crozier,R.Reasons Given for Risky Judgment and Choice:A Comparison of Three Tasks.In Humphery,P.C.,Svenson,O.,Vari,A.(eds.).Analyzing and Aiding Decision Press[C].Amsterdam:North-Holland,1983.338-343.

[16]Pu,Songling.Selected Tales of Liaozhai[M].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Gladys Yang,Hu Shiguang,Xu Gongli.Beijing:Chinese Literature Press,1981.

[17]Pu,Songling.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M].trans.H.Giles.Shanghai:Kelly &Walsh,Limited,1908.

[18]Pu,Songling.Strange Tales from Make-Do Studio[M].trans.C.Denis& Victor H.Mair.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89.

[19]Svenson,O.Process Description of Decision Making[J].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79(23):86-112.

[20]Séguinot,C.Pragmatics and Explicitation Hypothesis[J].TTR,1988(2):106-113.

[21]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 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M].Oxford:OUP,1995.

[22]Taylor,J.R.Possessives in English-An Exploration in Cognitive Grammar[M].Oxford:OUP,1996.

[23]Ungerer,F.& H.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Limited,1996.

[24]汪立荣.隐义显译与显义隐译及其认知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25]王明树.翻译中的“主观性识解”——反思中国传统译论意义观[J].重庆大学学报,2009(15).

[26]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3).

[27]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